農產品銷路不暢,冷庫儲藏減少損壞率

今年開春以來,受大環境因素影響,國內農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銷售不暢、初加工放緩等難題。為避免損失,只能先將農產品進行貯存。但大部分的農產品保質期短,容易腐壞。農產品生產企業要想延長農產品的保質期,則需要利用冷庫等大型冷藏冷凍設備來貯存農產品。

農產品銷路不暢,冷庫儲藏減少損壞率

近些年,國內經濟水平發展迅速,農產品行業也飛馳在高速發展道路上。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我國農產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22401家,農產品行業營業收入達4.68萬億元,累計增長4%。農產品市場的擴大也意味著國內農產品產量的增長,企業也需要利用冷庫來確保農產品的穩產減損和質量安全。

食品冷庫是用於食品冷凍和冷藏的建築物,通過人工製冷的方法,使庫內保持一定的低溫。低溫環境能夠延緩微生物的活動,抑制酶的活性,以減弱農產品在儲存時的生理化學變化,保持應有品質。在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國內冷庫需求量不斷增加。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冷庫總量達到6053萬噸,同比增長15.56%。

隨著製冷技術的發展,冷庫的貯藏性能不斷升級,農產品的貯藏質量和時間都在進一步優化。據瞭解,目前在農產品儲存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的儲藏型冷庫。這種類型的冷庫是以商品儲存功能為主,商品品類較少,存儲週期少則半年,多則長達一年,所以在溫區設計上比較單一。

但如今,農產品行業向多元化發展,不同種類蔬菜的貯藏溫度各有差異。例如生薑的貯藏溫度需要控制在13℃-16℃左右,而蒜薹貯藏溫度則需要控制在0℃左右。這就需要冷庫的溫度能夠靈活調節,溫區方面需要更多功能化,滿足不同農產品的貯存需求。

其次,近兩年國內氣調冷庫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氣調保鮮庫是調整農產品貯藏環境中氣體成分的一種貯藏方法,它是通過主要是調節氧氣、二氧化碳、氮氣之間的比例並降低乙烯濃度的保鮮方法來延長農產品保質期。氣調保鮮庫能更好地保持農產品新鮮度和商品性,通常可比普通冷藏可延長貯藏期2—3倍。

除此之外,冷庫的節能型也不可忽視。據瞭解,目前部分冷庫還在沿用氟利昂製冷,這種製冷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大,環保性能差。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氟利昂製冷逐漸被淘汰,更加環保的氨製冷、氨加二氧化碳製冷等方式受到矚目。這兩種製冷方式不僅更加節能環保、安全性也更高。

近段時間內農產品銷路不暢,冷庫儲存這一方式將減少農產品的損耗,幫助種植戶減少損失。隨著冷庫優勢的凸顯,預計將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市場前景良好。冷庫建造企業也需要創新力的不斷注入,加大技術研發力度,開發出更多品類、品質更高的冷庫,促進冷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