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一步步走向車裂是咎由自取?

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年邁的老人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的潛逃到秦魏邊境想要投宿客棧。而店家卻說:“商君有令,住店沒有證件店家要連坐的,不能收留你,還是另尋他處吧。”老人嘆息:“新法遺禍竟然如此之重”。無奈之下又來到了魏國,而魏國人又因他多次率領秦軍打敗了魏國而憎恨他。這個人是誰呢?天下之大,竟無落腳之地。

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商鞅,原名公孫鞅是衛國公子,在魏國相國公叔座門下。後因公叔座臨死前向魏國國君舉薦而不得重用,此時的秦國國君秦孝公昭告天下,求賢能之才。於是,商鞅便一路向西來到秦地,面見孝公。

商君一步步走向車裂是咎由自取?

商君變法,觸犯貴族利益

商鞅來到秦國面見秦孝公之後,一番波瀾壯闊的霸業演說打動了秦孝公,便開始任用商鞅變更新法。

商君一步步走向車裂是咎由自取?


變法初期,百姓都覺得新法不方便,難以實行。原因是,貴族上層觸犯而沒有做到一視同仁,新法面前一律平等。正當此時太子嬴駟觸犯了新法,在鬧市中駕車撞死了人,不能對太子施加刑罰,商鞅便依法處罰了監督他行為的老師公子虔,又墨刑的方式處罰了太子的授業恩師。就這樣商鞅與太子、及貴族產生了仇恨,不共戴天。

新法實施又過了四年,公子虔又觸犯了新法,被商鞅處以鼻刑。公子虔兩次被商鞅處罰,可見第一個放不過的就是公子虔。

商鞅在變法期間,百姓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富足,國家日益強大。百姓可以靠軍工封官進爵,從布衣變成吃國家俸祿的官員。而舊貴族沒有軍功不能在世襲爵位,可見士大夫階層很少有人支持商鞅的,不異於自掘墳墓。

秦魏交兵,陰謀取勝

商鞅變法取得成功,國家日益昌盛。秦孝公封商鞅為大良造。命其率兵攻打魏國,魏國派遣公子卬迎敵。

商君一步步走向車裂是咎由自取?


商鞅因與公子卬有舊交便差人送上一封信,說不忍心互相攻擊,可以與公子見一面喝杯酒,訂立盟約,快快樂樂的各自撤兵。公子卬信以為然,便答應了。等二人見了面,商鞅早已埋伏好了刀斧手,將公子卬擒獲,並趁機攻打魏軍,魏軍大敗,贏得很不光彩,甚至非常卑鄙。

此時,魏惠王非常惱怒且後悔沒有聽從公叔座的話,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了他,決不能讓商鞅活著離開,何至於此時國家屢屢收到重創。

此時,魏國人也恨透了商鞅,因商鞅設計使得公子卬被俘虜,使得魏國多次敗於秦國,割地賠款使得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秦孝公在位期間,商鞅變法為國家昌盛做出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得罪了太子、太子的老師、一些舊貴族等。待孝公死後,太子嬴駟繼位,他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公子虔等人誣告商鞅謀反,秦惠王下令捉拿商鞅。

商鞅倉皇出逃,來到秦魏邊界,投宿無門,便又跑到了魏國。魏國因之前的事情,也不可能收留。魏國人說商鞅是強大秦國的逃犯,不敢收留便將其送還秦國。

秦惠王捉住了商鞅,以車裂的極刑處死了商鞅,並將其家人滅了族。你覺得商鞅最終的結局是咎由自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