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存在建築

啟行西港營地位於秦皇島市西港區,屹立於有著120年建港歷史的開灤港西港產業園區。河北港口集團將港口歷史文化風貌區等部分區域與城市開放相連,是秦皇島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將佔地逾1200畝的西港區舊址,建設成為一個新興文化產業園區。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建築體量C ©張弛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存在建築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存在建築

啟行西港營地地塊呈長方形,位於西港花園一號門南部,地塊北側為青松路。圍繞該地塊南側是將鐵路改造成“鐵路花海”的綠化帶,整個景觀一覽無餘。啟行西港營地由地塊上原有的八棟老建築改造而成。由於獨特的位置,它也扮演著聯繫基地與城市、文化園區的公共角色。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鳥瞰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存在建築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存在建築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接待中心中庭 ©存在建築

八棟承載著營地教育功能的建築體量,“如初”地散落排布。這既對地塊中原有建築給予尊重,也為建築組群各部分帶來獨立運營的可能性。人們可以通過北側青松路和東側停車場進入營地。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體塊示意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小劇場 ©存在建築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小劇場 ©存在建築

青松路一側有兩種進入方式:參觀者既可通過營地前廣場進入藝術中心再步入園區,也可以通過廣場西側接待中心庭院進入園區,地塊留有大面積綠地,並通過步道平臺相互勾連錨固。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張弛

八棟建築勾連錨固一起,形成了三個新的建築體量。體量A由東部三棟建築構成,功能內容包括藝術展廳,烘培工坊,親子公寓。體量B由中部兩棟建築構成,內容包括接待中心,衍生品商店,多媒體展廳,導師工坊。體量C由西部三棟建築構成,內容包括木工工坊,傳統文化工坊,小劇場,自然工坊。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料理工坊 ©張弛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烘焙工坊 ©張弛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自然工坊 ©存在建築

《桃花源記》有文,“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經藝術中心步入園區,一切風景盡收眼底,各工坊散落入一個避世、安靜祥和的自然環境中,遊走其中彷彿身處田野鄉間。叩門而入,工坊尺度大小各有不同,室內開窗取景有度。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親子公寓 ©張弛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李永春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 ©張弛

項目圖紙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場地區位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總平面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平面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立面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立面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剖面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藝術中心剖面圖

秦皇島市啟行西港營地,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新興文化產業園

體塊示意圖

項目信息

建築師:如而建築

地址:青松路西港花園一號門停車場西側,海港區,秦皇島市,河北省,中國

項目年份:2019

建築面積:2600.0 m2

主創建築師:張晨露、張彩

設計團隊:張承龍、耿成玉、趙鑫、吳崢、郭秀麗、朱宇豪

結構設計:河北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景觀設計:上海如而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方:河北金潭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委託方:河北港口集團、啟行營地教育基金會

攝影師:存在建築,張弛,李永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