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新影像大賽優勝獎作品“白領藍領”是如何產生的(歪李邪說)

#2019華為新影像——情緒標籤#我的作品“白領與藍領”獲得了優勝獎,

這也是我連續三次在華為新影像大賽中得獎。

2019年2月20日,我帶廣東的一個團拍攝陝北的正月,正月十六下午大家坐飛機離開榆林。上午我計劃外帶大家去看長城最大的烽火臺——榆林鎮北臺。

因為來過好多次了,我就沒有進去,只是在大門外等。正月這裡沒有遊客,我就在外面轉悠,路過這個宣傳的噴繪廣告牌,上面是景區裡一群西裝革履的管理工作人員,底下有個石磨,當時沒有人,我也沒有什麼感覺,就過去了。轉了一圈往回走,遠遠的就看到廣告牌底下有了個人,因為是黃色的衣服,很明顯,我就直覺的走過去。眼前的場景還是吸引了我。很多時候我說現場的想法一定是有的,不管你是誰。有人說現場的瞬間根本不可能有想法,其實是他們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在那一刻按下快門,為什麼構圖會是這樣,這一切都是自己平時的積累讓自己有了潛移默化的選擇。只是有人的選擇是有意識的,有人是無意識的,有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每次快門都是在

大腦控制下做出的舉動(選擇)

那麼,我走到跟前看到了什麼?廣告牌下的石磨上坐著一個環衛工人,估計是打掃完衛生勞累了,便坐在石磨上閉目休息。這在陝北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場景,陝北民間有句俗語,“沒有什麼比在太陽底下曬陽陽更暖的事了”。這一刻我瞬間想到的是,在同一片陽光下,上面一群人西裝革履,陽光笑臉,黑色皮鞋;底下一個人工裝裹身,低頭閉目,白色布鞋,他們之間形成的一種情緒對比。我便用手機把這個場景拍了下來,在拍的過程中她感覺到了便抬頭看,手機的便捷隱蔽性讓她沒有意識到我的拍攝。於是,就有了這幅“白領藍領”照片。彩色轉黑白是我不想讓色彩干擾到人物間情緒的對比。當然,這張照片能讓我第三次進入華為新影像#2019華為新影像——情緒標籤#

,有點意外。@今日頭條青雲計劃@頭條號管理員@今日頭條@頭條攝影@李建增的陝北記憶#榆林頭條#@視覺中國


華為新影像大賽優勝獎作品“白領藍領”是如何產生的(歪李邪說)

上面一群人,西裝革履,陽光笑臉,黑色皮鞋;底下一個人,工裝裹身,低頭閉目,白色布鞋。他們之間形成的一種情緒的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