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爾袞的試探

讓我們從一封信開始看起:

“大清國皇帝致書於西據明地之諸帥:……茲者致書,欲與諸公協謀同力,並取中原,倘混一區宇,富貴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馳書使,傾懷以告,是誠至願也。”

這封信沒有具體的收信人,凡是西北造明朝反的農民義軍首領,大概都能收到這封信。信中的意思是希望能夠和農民義軍合作,共同推翻明朝,然後大家平分天下。

這封信寫於1644年正月——即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

這一年,崇禎三十四歲,順治七歲,李自成三十八歲,多爾袞三十二歲。在這個食物鏈的角逐中,最終結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李自成攻破北京逼死了崇禎,多爾袞山海關一戰逼死了李自成,順治默默的裝著孫子最終熬死了多爾袞,斬草之餘還順便除了個根。在這個你追我趕的生物鏈中,我總結出一個相當靠譜的結論:年輕就是本錢,年輕真好。

其實這封書信有一個最大的漏洞,就是寫信的人。

順治的文化水平有限,這封信寫的水平也算不上高,是下屬給上級行文的典範(不會寫公文、報告的同志可以學習一下)。但是7歲的順治也剛剛進入啟蒙教育,能寫好自己的名字就不錯了,至於這封信,上面的字能不能認全都很難說,讓他寫就更強人所難了。憑藉歷史經驗,如果皇帝還是幼兒園水平的時候,很明顯是有人代為操刀。在順治初年能比皇帝還牛的就只有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了。

沒錯,這封信是多爾袞寫給李自成和其他小夥伴的。要求簡單,目的明確。就是要和闖王平分天下。

是的,你沒看錯,是寫給李自成的,是兩大集團從未謀面的首腦的非正式對話。這件事在多爾袞眼裡非常重要,說不定在寫這封信之前還沐浴更衣齋戒三日。然而這件重大外交事件,並沒有引來李自成和崇禎太多的關注。李自成之所以沒看到,是趕著去滅崇禎;崇禎沒理,是忙著應付李自成。估計李自成看了也不會理,土包子你連山海關都進不來,憑啥揩我油,也好意思舔著臉要跟哥平分天下?做夢!

作為第三者的多爾袞很著急。

眼巴巴的瞧著李自成已經合不攏腿的步入成功人士的行列,而自己依然死磕在山海關門口喝風吃土,太不上算了。可是孫承宗留下的心理陰影還沒能克服,都已經兩代人了,以八旗目前的攻城能力,土城炮臺還能打兩個,想攻破山海關難度和登天差不多,再看看牆頭上那些黑乎乎的炮筒,兩條腿就直哆嗦,八旗又沒有遠程攻擊的火力,這可咋辦?

正當多爾袞抓耳撓腮的時候,主動投靠的范文程給多爾袞出了個主意:既然摸不清楚狀況,倒不如咱帶上傢伙什兒先去瞅瞅?范文程的意思很明白,這事兒利潤很大,甭管有棗沒棗,先掄兩竿子再說。

范文程這個建議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去找多爾袞的,本以為是良策,可到了多爾袞那兒……

多爾袞聽了差點沒掀了桌子,瞅瞅?瞅啥?瞅著李自成統一天下的時候老子連口湯都喝不上口熱的?話雖這麼說,但多爾袞有預感,這次要麼不動,要麼傾國而出。必須三思三思再三思!滿洲國力微弱,把籌碼全都壓上,贏了還則罷了,要是輸了,就真的沒有活路了。

這一等就是三個月,傳到關外的消息接連不斷,比如今天農民軍攻佔了哪裡啊,明軍又有那些將領投降了啊,一直到李自成攻克北京的消息傳來,多爾袞敏銳的直覺告訴他,崇禎要不行了,不能再停留在山海關外跺腳了,一定要想辦法入關,就算沒有和農民軍建立戰略合作,起碼先去碰碰運氣。他叫來范文程,下達了自滿洲開國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動員令: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滿八旗、漢八旗、蒙古八旗等,只要好腿好腳的,都迅速集結。

滿洲自努爾哈赤開國以來最大的軍事動員行動開始了,這是一次空前軍事徵集,整個東北都知道攝政王要起傾國之兵攻打明朝了。多爾袞在滿洲的聲望開始急速上升。順便說一句,空前的徵兵規模,也就不到十萬人,放在明朝也就是個儀仗隊,放在李自成那裡就更擺不上臺面了,人家李闖王手下光拖家帶口的就比多爾袞的人多。

所以這點人對李自成和崇禎這種大地主來說,也就是擺個儀仗隊;對多爾袞來說,真玩兒命了!就好像追女孩子,你有一千萬,給我十萬,我並不覺得你愛我;你有一百塊給我一百塊,會覺得你很在乎我。對於山海關裡面的風景,多爾袞很在乎。

一心玩兒命的多爾袞很激動,這次真的要摸到從未摸到過的東西,這次如果成功了,我多爾袞的名字將成為難以企及的榜樣。激動歸激動,腦子還是在的,在出徵之前拉著朝廷裡的頭頭腦腦們開個會很有必要,會議的議題並不是如何攻打山海關,而是要不要攻打山海關。經過激烈的討論,會議一致決定:避開山海關,繼續走曲線救國的套路,由薊州、密雲兩處發動攻擊。

這個“曲線救國”的政策談不上英明,繞個大圈不說,後勤糧草能不能供應的上也是個問題。多爾袞也是沒有辦法,山海關都已經熬死了自己的老子和哥哥,眼下之事迫在眉睫,熬不起也hold不住。

作出這個決策真的不怪多爾袞,山海關這地方早就讓老孫頭打出恐懼症,一提起來就渾身直哆嗦,和得了帕金森似的。多爾袞對於打仗這件事和他父親努爾哈赤相比,進步了很多。他執著於勝利,卻不執著於攻克堅城。過日子總要節約一些,手下的兵很能打,單兵作戰能力也很優秀,但兵力卻很有限。多爾袞明白“好鋼用在刀刃上”的道理,對於山海關這塊硬骨頭,啃不動就先不啃了。

這次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迂迴計劃沒能實現,因為一個人的反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