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32歲一事無成,人生還有沒有機會?

麥田芃野


本科、32歲一事無成,人生還有沒有機會

題主你好:作為同齡人,我非常理解你的壓力。咱們這代人,錯過了就業和購房的黃金時代,生活壓力確實不小。但是,如果因為沒有實現所謂的夢想(比如豪車、豪宅、好工作),就妄自菲薄,說自己“一事無成”,@愛扯愛分享 認為真的不必如此。


人的焦慮來自於比較

人過30,確實充滿了焦慮,我們經常遇到這些問題:

  • 已經35歲,還在做普通的工作,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

  • 35歲的男人月收入達到多少算正常水平?

  • 35歲,上有老下有小,何去何從?

  • 中年人在職場中還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嗎?


上圖:當“中年人”遇到“職場”,滿滿的“蕉綠”(焦慮)!大大的“蕉綠”(焦慮)!吃了它!


不知道大家還能不能想起小時候的夢想,如果你現在去問孩子,長大後你要做什麼。他們大概率會說要做“警察”、“醫生”、“鋼琴家”,這些職業,在孩子眼中都是給其他人帶來安全,帶來快樂的職業。孩子天生會為別人著想。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被告知“要比別人強”,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也不斷販賣著焦慮,就好像今天你沒在他那裡購買一個課程,明天就要落後時代一樣。家裡的老婆也會說隔壁老王家最近又買了什麼車,公司小張的男朋友又給小張送了什麼名貴的包包。


我們變得焦慮,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因為,我們的焦點在於比較。


可是,人與人之間有可比性嗎?有也沒有


說有,是因為財富客觀上是可以做對比的;說沒有,是因為人在獲得的同時也要失去,有多少人,為了賺錢,錯過了陪孩子的美好時光,有多少人,為了賺錢,消耗了身體。

人與人之間其實沒有那麼多的可比性,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也是這個道理

人最不應該和別人比,如果要比,也是和自己比,每天看看自己相比昨天的自己有沒有進步。


行動是改變狀態的第一步


焦慮是一種讓人停下無法行動的情緒,要解決這個情況,最重要的就是——行動。

行動不需要想的特別周全的時候再進行。哪怕沒想好未來要做什麼,可以從培養一些好習慣開始行動。舉個例子:


從今天開始
  • 每天早睡早起
  • 每天讀半小時的書
  • 每天鍛鍊10分鐘


如果上述幾個看似簡單的事情你可以堅持做一個月,你會發現你內心的焦慮就會得到緩解。


這時候,可以真正思考未來自己要什麼。


其實,焦慮不僅來自與他人的比較,還來自自己的預期與現狀的落差(本質上也是一種比較)。如果預期過高,而現狀未達到預期,就會失望。持續的失望會讓人陷入焦慮,甚至陷入自我懷疑之中。


適當降低慾望,知道自己大概率就是一個普通人,保持一個平常心,但仍然積極努力的去做事,這樣就可以逐漸進入正循環。因為,一方面你的預期在下降,但因為努力做事,自己的現狀在慢慢變好。這時候預期與現狀的落差會越來越小。


有一天,你會發現,現狀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在這時,你會獲得巨大的勇氣與自信。


前面說的這些,是讓人從心態的角度切入,進而改變行動,帶來改變。


當心態調整,持續行動後,就要認真思考未來“做什麼”


找到自己的優勢,不斷精進


其實看了題主的描述,我個人感覺題主應該是一個對細節非常敏感的人(從事安全評價工作),而這個優點有一個特點也和題主描述比較類似——不太願意做太多的人際交往。做事認真小心的人確實很多時候會關注事情,進而在人際關係方面不那麼敏銳。很多好的財務人員就是這樣。

因此,建議題主選擇後續的工作時,要多多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點。比如,可以考慮選擇用戶體驗改善方面的工作。


因為認真,會發現很多常人難以發現的細節,比如幫助商場或大型品牌門店提升用戶體驗滿意度。


只有依靠自己的優勢,不斷精進才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業績。


每次選擇工作的時候,都有意識的問自己:

這個工作和我之前的經驗有沒有關聯?自己的積累是否可以持續使用?這個工作是否可以發揮我自己的優勢或獨特性?


@愛扯愛分享認為:真的不要因為一份工作沒做好,就選擇一個不相關的工作並期待自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一定要關注自己優勢領域的積累。


總結:人遇到焦慮大概率因為比較,和別人比,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強。用現狀和自己的預期比,覺得自己的夢想沒有實現因而失望。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心態與情緒問題。


先放平心態,不和別人比,只關注自己是否持續進步,這樣才有變得更好的前提。有了積極的心態,在自己優勢的領域腳踏實地去努力,同時依靠培養一些好習慣不斷給自己增加自信,持之以恆,不敢說你的夢想一定實現,但你一定更幸福,更快樂。


最後,祝你穿過千山萬水,可以找到心中那條陽光小路。


關於@愛扯愛分享:多年學習成長實戰經驗,熟悉市場與運營等領域。熱愛讀書, 喜歡分享。


愛扯愛分享


有機會,但是確實不多了。

放平心態——找份工作——重新規劃——做一份副業——東山再起

1、放平心態:放棄自己本科的身份,放棄過去的榮耀,你現在跟剛畢業沒多久的的一些人競爭的,如果我是用人單位,我可能也會選擇剛畢業沒多久,有培養價值的人;

2、找份工作:不過你的職業生涯斷層了,現在疫情原因,企業也是受害者,很多單位都縮減編制,也不是那麼好找,不過應該也還有機會。如果沒有,找先活著的機會,比如送快遞、送外賣等門檻低一點的,可能對你後續的職業生涯幫助較小,但是至少可以讓你先活著,度過疫情,而且不管是什麼機會,都會讓你有所成長;

3、重新規劃:比如你還想重新開飯店,可能送外賣更適合你,讓你東山再起,畢竟送外賣你會知道哪家飯店好為什麼好,也可以結識到很多優秀的飯店老闆,他能活下來肯定有原因的。

4、做一份副業:就是花點時間做份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你可以在頭條等自媒體平臺上分享一些你安全評價的文章,可能粉絲不多,可能賺不到錢,但可能鍛鍊你的文筆,也讓你想通透的事情。

5、東山再起:深蹲是為了跳的更高,你做好了前四點,應該東山再起的機會很大,畢竟還年輕。

我今年33歲,情況和你差不多,也在找突破口,歡迎關注和私信交流,共度難關。


以心悅心


大把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