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條約要李鴻章簽名,他卻只寫肅字,三種原因只有一個正確

作為晚清洋務派重臣,李鴻章代表清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甲午中日戰爭清廷失敗之後,李鴻章親自前往日本馬關和談,並簽訂了馬關條約。義和團事件之後,又是李鴻章代表清廷出面,同西方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

不平等條約要李鴻章簽名,他卻只寫肅字,三種原因只有一個正確

李鴻章深受外國人尊重

因為雙方軍事力量懸殊,清廷不得不在條約中割地賠款。因為這些條約,中國一度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些條約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不平等條約。作為當時大清朝的脊樑骨,李鴻章當然知道簽訂這些條約後自己會淪為千古罪人。在這些條約簽訂之後,李鴻章立刻遭到了國人唾罵,被許多人認為是賣國賊。

不平等條約要李鴻章簽名,他卻只寫肅字,三種原因只有一個正確

李鴻章出面簽訂馬關條約

除此之外,所有李鴻章簽訂的條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李鴻章的簽字不是一筆一畫的楷書,也不是龍飛鳳舞的草書,而是一個看似為 肅 字的簽名。這是為什麼呢?

不平等條約要李鴻章簽名,他卻只寫肅字,三種原因只有一個正確

有一種說法認為,李鴻章實在不願意把自己的名字留在這份不平等條約上,不想讓後人看見這份條約就想起自己。所以極力淡化自己在這份條約中的存在。於是別出新裁的把自己的名字,李鴻章三個字擠在一起,寫成了肅字。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李鴻章把名字寫成肅字是在報復大清朝。李鴻章知道誰簽訂這份條約誰就是千古罪人,誰就得揹負萬世罵名,但是皇命又不可違背,大清朝除了自己也沒人擅長和洋人調價還價,所以這個條約又非要自己籤不可。於是他就結合清廷給自己的肅毅伯封號,把自己名字李鴻章寫成一個肅字。李鴻章把大清給自己的封號留在了不平等條約上,以後受萬事唾罵的就是大清的肅毅伯,而不是自己了。

不平等條約要李鴻章簽名,他卻只寫肅字,三種原因只有一個正確

辛丑條約文本

可實際上上面兩種說法都不對。李鴻章把自己名字寫成肅字只是當時慣例。因為我們現在人不懂,所以才胡亂猜測,以至於有上面兩種說法。

不平等條約要李鴻章簽名,他卻只寫肅字,三種原因只有一個正確

崇禎皇帝花押

我們現代人在文件上留下的證據是簽名,但是古代人認為簽名不正式,他們在看完一份文件之後要留花押。有人認為花押就是簽名,我們也常說簽字畫押,實際上花押和簽名是根本不同的兩種東西。李鴻章在條約上留下的是花押,辛丑條約李鴻章花押的旁邊就是慶親王的花押。古人的花押是一種自己設計的文字符號,什麼樣的都可以。李鴻章的花押像肅字,但不是肅字,更不是李鴻章三個字擠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