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迴應“青島2位患者住院感染新冠肺炎”及無症狀感染者情況

國家衛健委回應“青島2位患者住院感染新冠肺炎”及無症狀感染者情況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5日15時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做好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以下為相關內容實錄:

經濟日報社記者:

我們知道,最近青島市出現了2位患者在住院期間感染新冠肺炎的情況,想請教一下,隨著國家要求各地逐步恢復正常的診療秩序,醫院等重點場所應該怎樣做好防控,防止疫情的再次傳播?謝謝。

張流波:

謝謝記者的問題。實際上我們和你一樣,也在關注著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發生的一起境外輸入病例相關聯的2個病人的感染事件。咱們的醫護人員一直衝在新冠肺炎防治的第一線,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戰士。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醫院是新冠肺炎防控任務最艱鉅、最複雜的單位之一,醫院內的傳染病防控是當下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我們認為,各級醫療機構應該在新冠肺炎防治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要不怕疲憊、要連續作戰,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醫療機構在落實現有的各項措施的同時,特別要繼續加強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具體來說有幾個方面:

第一,醫療機構要不斷完善、改善發熱門診的工作,特別是預診分診制度,要嚴格發熱門診管理,要規範發熱病人的就診流程。要繼續做好傳染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繼續嚴格執行傳染病的網絡直報制度。

第二,作為醫院,應該嚴格落實相關的消毒隔離和防護制度。作為這一起疫情,特別是在發熱門診,在可能的疑似病例的觀察區,要嚴格防範病人之間相互的交叉感染。要加強環境以及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要注意做好醫務人員,也包含患者的個人防護。

第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是醫院裡面最重要的傳染病防治工作,要加強對感控工作的監督和指導,要落實醫療機構感染控制規章制度的落實,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醫療廢物的收集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第四,要加強就診患者的管理。要儘量減少患者擁擠或人群聚集的情況出現,要做好院內的引導服務,

要減少患者就診的時間以及在醫院停留的時間。要加強對醫院患者,特別是陪護人員的管理,要做好他們的防控指導。謝謝。

至14日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6764例 我國出臺管理規範嚴防傳播風險

國家衛健委回應“青島2位患者住院感染新冠肺炎”及無症狀感染者情況

記者從國家衛健委獲悉,截至4月14日,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6764例,其中境外輸入588例;累計轉歸為確診病例1297例,累計解除醫學觀察4444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023例。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通報了上述數據。

隨著武漢“解封”、各地復工復產復學,日常秩序逐漸恢復之下,隱匿在人群中的無症狀感染者引發了社會新的憂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印發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明確,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存在傳播風險,並且具有傳播隱匿性、症狀主觀性、發現侷限性等特點。

“規範要求各地對無症狀感染者採取嚴格的醫學管控措施。”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無症狀感染者應當集中醫學觀察14天,在14天隔離期滿後,經過2次核酸檢測都為陰性才能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對解除集中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應當繼續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隨訪。

他表示,實踐證明,我國對無症狀感染者採取的納入全國防控策略、制定嚴格的管理規範、加大篩查力度等管控措施是有效的。

多位專家認為,由於無症狀感染者無咳嗽、打噴嚏等臨床症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確診病例相對少一些。在當前嚴密的防控舉措下,由無症狀感染者造成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醫院、疾控機構只要充分落實傳染病防治“四早”要求,就能很好控制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

無症狀感染者是如何發現的?專家揭示有5種途徑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介紹了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的5種途徑。

稿件綜合自中國網、新華網

>>

來源:半島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