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70%不知道的秋繁管理

立秋過後,龍蝦池開始進入秋繁階段,龍蝦對於外界環境越來越大,很多稻蝦朋友們有意識到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小編這裡給大家說說,立秋過後應該注意的哪些問題呢?

立秋過後,70%不知道的秋繁管理

立秋過後,直接性影響到秋繁,什麼條件下會刺激呢???

龍蝦的繁殖是個系統性的階段,目前主要是龍蝦的備孕階段,龍蝦在過程中對於營養的需求,水體環境,底部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需求,這類情況下如何細細把控,小編一一分析。

對於外界的營養需求,是為了提高龍蝦的交配率!

稻田落溝後,龍蝦開始發揮本能,掘洞性(龍蝦受到水體中的水位影響,開始進入掘洞階段,立秋過後這時龍蝦開始進入性腺成熟。)我們經常會有落溝後3~5天左右龍蝦體表變紅,龍蝦開始進入性腺成熟階段。

在交配階段,公蝦和母蝦充當的個個作用,你是否知道麼?

公蝦負責掘洞,還需要負責交配。

母蝦負責備孕。

  • 公蝦由於整體勞動強度大,對於外界環境的營養的掠奪是非常強的,這時很多養殖朋友們給出的實際管理則是不投餵或者是大量投餵飼料,這些其實上就小編看來都是錯的,如何改變這種困境呢?建議這時由於部分龍蝦進洞,存塘量是下降的飼料的比例應該是下降的且隨時間梯度下降且需要做到定時,定量,定點。最後慢慢不喂飼料階段,這時是利用飼料最大的價值,盲目投餵不是有錢,就是嚇搞?
  • 母蝦,這時營養需求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身更要滿足對於蛋白的需求。

針對以上龍蝦的現狀:小編給出的建議,飼料和黃豆等粗糧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投餵,飼料比例呈現遞減趨勢,慢慢提高蛋白含量。

立秋過後,70%不知道的秋繁管理

水體環境充當的更多則是催化劑,好的壞的都取決於對環境的理解與把控

1、水溫

夜晚氣溫與白天相差6-10度左右,導致晚上水溫較低,龍蝦容易由於消耗體力後應激,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上午8-9點左右加水(建議井水最好),打破溫度封層。

2、水體藻類管理,提高水體藻類的應激性

龍蝦的所有活動與水體中的藻類息息相關,藻類是池塘氧氣的主要來源,這是浮游動物的食物,沒有良好的藻類,也就是沒有良好的水體環境。

  • 藍藻:藍藻是一種類是油漆狀的小顆粒的物質,長時間存在水體,釋放毒素危害龍蝦的存活率同時也會較低龍蝦的受精率
立秋過後,70%不知道的秋繁管理
  • 浮萍:龍蝦塘在有一定的水體肥力的情況,大量生長,抑制水體中的藻類生長,水體整體生產力下降,影響龍蝦的受精率。
立秋過後,70%不知道的秋繁管理

3,ph值的關注,這點寫在最後,主要目的把前面做好,一般不會引起較大的ph波動

白天和夜晚由於氣候問題,水體中的ph值會有波動,如果水體中的ph值變化在1~1.5,水體就會出現不穩定的階段,這時我們就需要及時控制,

防止水體劇烈變化引起的藻類和養殖品種的應激性以及缺氧性死亡。

那麼在立秋之後,我們的小龍蝦養殖要提高應對水體環境的正向催化呢?

  • 晴天上午適當加水,井水和藻相均勻分佈的水體最好。
  • 做好培菌培藻工作,及時的降低水體中有害藻類的爆發,提高水體中的溶解氧。
  • 勤解毒,降低水體中的毒素對於蝦的刺激和影響。
  • 及時關注水體中的ph值,做好過高過低處理措施。

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目前為潛在的殺手,更多的則是水體底部的持續性氧化發酵的結果

硫化氫:

硫化氫是一種無色帶有臭雞蛋氣味的可溶性有毒氣體,具有不穩定性、強還原性和酸性。可與養殖動物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魚類等)或血藍蛋白(甲殼類等)結合,降低其攜氧能力,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硫化氫主要由底泥中的硫酸鹽在厭氧條件下分解產生及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殘餌糞便等含硫有機物降解產生。硫化氫與金屬鹽結合生成黑色金屬硫化物,這也是池塘底泥呈黑色的原因。

立秋過後,70%不知道的秋繁管理

解決思路:

  • 降低環溝底部的有機質含量,
  • 定時的降低水體底部溫度,
  • 降低發酵速率,
  • 提高水體底部溶氧。
立秋過後,70%不知道的秋繁管理

養殖不迷茫,老漁來幫忙,來波關注,不迷路!!!龍蝦的秋繁工作,最終還是需要你們能夠意識到並且落實下去,感恩相遇,願老漁能夠真正的幫助到個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