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被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對“師德”的再思考

山東濟寧苟晶被頂替上大學一事,讓人在為苟晶鳴不平的同時,教師的"師德"又一次被放在了考量臺上。

如果說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讓她的人生被改寫讓人憤恨的話,苟晶的被頂替上大學不僅讓人憤恨,而且是讓人不寒而慄了。試想,學生時代,心目中信任程度較之其他老師信任度高的就是班主任了,如果說,老師是自己的再生父母的話,那班主任一定是第一父母。誰能想到,被自己"父母"算計的可怕程度?對老師,學生本就有一份崇敬,再加上這位老師還是教學能手,是聲譽很高的尖子班的班主任,誰不想做他的學生呢?苟晶,以為學習成績很優秀的學生,一般來說,也應是班主任眼中器重的學生,如果不是因為她長得和班主任老師女兒有幾分相像,那苟晶一定是班主任的得意門生之一,也一定會是社會棟樑之一。


苟晶被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對“師德”的再思考

可這一切都源於苟晶和邱老師女兒相像、源於"父親"對女兒的"溺愛",源於作為教師的邱印林心底下那壓抑的"小"。


雖然老師這份職業歷來都是社會爭議的焦點之一,但不能否認的是歷來對教師的"師德"都有過於常人的要求,這不是對教師的苛求,而是教師肩上的重任所要求的。因為,社會的未來,國家的未來,家族的未來都是在上學階段歷經無數老師的教育而成就的。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所以,教師,不只是因為你有多高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則是為師必須有高尚的師德,《禮記·文王世子》中就有"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之說。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更是為師們耳熟能詳的句子,可見,古往今來,但凡為師者都注重德才兼備,不僅要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學生"立世之德",而傳德尤為根本。

苟晶被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對“師德”的再思考

當然,教師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懷,也一樣是子女的父母,也會溺愛自己的兒女,也一樣在"皮袍下隱藏著一個小",這本無可厚非,但因為教師特殊的職業,他一茬一茬地帶學生,或許一句不經意的話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也會影響孩子們的一生,所以,為師責任之重大就在於要時時修養身心,把"皮袍下的小"儘量減少到不影響孩子的地步,卻不可任其冒頭或氾濫,否則,不僅影響孩子的未來也會將自己崇高的形象毀於一旦。

苟晶被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對“師德”的再思考

邱印林,苟晶曾經的班主任,中共黨員,多次獲得"區十佳班主任"、"優秀教師"的稱號,1998年,就是苟晶被頂替上大學的第二年,還獲得濟寧市五一勞動獎章。從這看,邱印林老師應該是我們口中的好老師,從苟晶那嚴謹條理、通俗而又溫情,柔軟中見堅強的語言中就可以看出邱老師的教學水平之高。不僅這些,看他歷年帶尖子班的經歷也可以看出邱老師是位教學水平很高的老師,當然我相信他也是愛學生的,但師德只有在面臨"私"的時候,才能得到更準確的表現,可以說,邱老師在"師德"面前不合格,他愛自己的女兒,甚至可以說是"溺愛",為了給女兒謀的一份穩定的職業,他放任了自己"皮袍下的小",而且還是以傷害自己的學生,準確地說是傷害自己另一層面上的女兒的前程,雖然此女非彼女,但為師雖不能做到一視同仁,但也不能出傷害之陰招,否則,真不配為師!


邱印林老師,真是被"皮拋下的小"衝昏了頭腦,為了一己之私,真是把自己"為師之智慧"用到了極致,如果說1977年邱老師還能坦然面對苟晶的話,或許是因為苟晶的成績直接決定著他女兒的未來,所以,當時應該還是能以一個老師的身份給予苟晶應有的鼓勵關愛等等,但面對1988年苟晶勤奮苦讀的身影,邱老師若還能坦然面對,那就不只是師德問題了,就是做人的良心了。或許作為老師,邱老師的良心,師德都受到了內心的譴責,可他的智慧卻讓他在2003年,也即是他女兒要回鄉工作的時間節點上託人捎封算是求得原諒的信,邱老師這個時間節點應該也是算好了的,他自信苟晶所處的境遇會選擇原諒他。所以,這樣一封輕描淡寫的信,讓他既能得到良心的解脫,也能讓女兒安然回到故鄉,可謂一舉兩得之舉。事實也確如邱老師算的一樣,苟晶選擇了沉默忍受。

終究人算不如天算,這一天終於還是來臨了,事實的真相也即還原了,邱老師還想像上次一樣用做秀式的行為感化苟晶,如帶著女兒一家登門致歉,如留下所謂的一點補償款,感化不成還跨省"堵人"。可此時的苟晶已不是彼時還不足以維護自己的權益的苟晶,網絡的力量也不是曾經閉塞期的孤單,邱老師也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為師行為了!

師者,不僅承擔有“傳道受業解惑”之任務,而且還有“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之重任。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為人師表的導向和標杆。為師者,在師德面前,必須時時事事自覺地進行自我考量。面對所有和自己兒女一樣的兒女,都要施與正確而健康的“愛”,切不可因一己之私偏廢自己一生崇敬而從事的職業形象。

為師者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