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蓮之韻

七月,盛夏。正是樹木蔥鬱,百草豐茂之際,亦是“驕陽似火暑氣至,瓜果飄香正當時”之時節。

四季從來不曾寂寞。春夏秋冬千紅萬紫的花兒們輪流在不同的月份依次出場妝點著四季,扮靚著四季。或素雅如蘭;或高潔似蓮;或千嬌百媚若玫瑰;或凌寒傲骨之臘梅。無不向人們展示屬於它們獨特的美。

此時,掛於枝頭的花事已然碩果累累,花圃裡的花事經過兩月的怒放,殘花瘦朵開得意興闌珊。在這夏日炎炎的七月,一場盛大且與眾不同的花事理所當然遷至湖畔。

很顯然,七月的主角非蓮莫屬。

花中對蓮尤喜,此說恐有附庸風雅之嫌。喜歡美好的事物,我想,人人是,個個是。勿需任何理由,更無關乎其它!

蓮,花之君子者也。因其高雅脫俗之貌,冰清玉潔之品質深得眾人喜愛。古往今來諸多文人墨客為其吟詩頌賦。

南宋傑出詩人楊萬里當屬其中之一。他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稱頌蓮之佳句流傳千古:“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超強的畫面,有一種置身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即視感,極目之處無窮的碧綠,嬌姿挺立的蓮在驕陽的映照下有種別樣的美。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宋代詩人周敦頤在膾炙人口之詩句《愛蓮說》中如是說。

蓮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玩弄它啊。與其說蓮,實則喻人,稱頌如蓮般高潔品質之人,不被世間濁氣所汙染,一身正氣凜然。

蓮非稀罕物。

說來慚愧,由於種種原因,親眼目睹蓮之美,還得追溯到少年時期。依稀記得村莊堰湖種滿了蓮,堰湖,那可是我與小夥伴們夏季嚮往之所在,非但可在湖邊蓮葉遮陽戲水解暑熱,亦可偷食蓮子解饞。至於蓮之美,蓮之高潔,年少時的我們豈會懂!豈能懂!

時隔多年,想再次目睹蓮之心情,竟是如此的強烈。

一個雨初歇的清晨,終於得償所願。

遙望湖面薄霧繚繞,如夢似幻。清新的空氣中清香味兒繞鼻,那大片的碧綠盡收眼底,粉色、白色的蓮花點綴其間,煞是好看!

靜立於蓮池邊近觀其貌,但見碧綠的圓盤高低差此不齊。高者如傘般挺立,低者平臥於水面,那蓮,粉中帶白,舒展著三兩花瓣,亭亭玉立如二八少女,端莊高雅似大家閨秀,嬌羞欲語;亦有盛放的蓮,全然舒展花瓣,露出黃色嬌美的花蕊,娉婷之美態,仙女下凡莫不如是;青中泛白的花苞,靜靜佇立,含苞待放。偶有碧綠的蓮蓬如花灑般點綴其間。清風徐來,妙曼的身姿翩翩起舞,滿池的蓮葉如默契的伴舞隨風搖曳著,經脈可見的葉面水珠兒晶瑩剔透,似頑童嬉戲滾來滾去,不經意間掉入水裡激起細小的漣漪。

蓮花散發出的芬芳是淡雅且令人陶醉的。這份馨香將蜜蜂、蝶,蜻蜓也吸引過來,或飛舞在花間,或停留在花蕊處採食花蜜。偶聞蟬叫蛙鳴,水中可見三五之鯉魚自由自在遊弋其間,時而張嘴吐泡,時而飛快甩尾,發出“啪啪”之聲響,生人不懼,簇擁著前來討食,張著圓圓的大嘴,可愛至極。

湖畔,薄霧,垂柳,蓮,碧盤,水草……此情此景,唯美如斯,仿若置身於一幅秀美迷人的田園風光畫,這次第,怎一個美字了得!

愛蓮,愛它清新脫俗之貌,更愛它冰清玉潔之品質。蓮之難能可貴的高貴品質,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學習的麼!

做人,當如蓮!

散文:  蓮之韻
散文:  蓮之韻
散文:  蓮之韻散文:  蓮之韻
散文:  蓮之韻

頭條號:宛若央(2020.08.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