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康,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當代書法—岳飛《滿江紅》行書)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朝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南宋朝廷追贈諡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理宗時改諡忠武。他精通韜略,並長於詩詞、書法。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位列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嶽王廟)


岳飛於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三十日被南宋朝廷冤殺之後,天地為之慟哭,各地軍民紛紛自發悼念,秘密進行祭祀。

其高尚品格和愛國主義精神強烈影響著他的子孫後輩,也為歷代的人民群眾所敬仰愛戴,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困苦,自強不息!其精忠報國的情懷是華夏兒女前仆後繼、奮勇向前的精神動力!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岳飛、岳雲的墳墓)


岳飛育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岳雲、嶽雷、嶽霖、嶽震、嶽霆。個個都是忠勇保國的楷模。

岳雲,岳飛長子。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檜誣陷,岳雲與張憲被害於杭州官巷口棗木巷,死時僅23歲。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追封為繼忠侯。

嶽雷,岳飛次子。岳飛被害後,16歲的嶽雷隨同母親李氏夫人被髮配流放嶺南。景定二年(1261),追封為紹忠侯

嶽霖,岳飛三子。岳飛遇害時,嶽霖年僅12歲。歷任右承事郎,南贛都督,廣西欽州知州,川轉運判官,太常卿,左司郎中和提舉封椿庫等官職,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廣東經略安撫使,贈太中大夫。景定二年(1261),追封為纘忠侯,墓碑為"纘忠侯霖公之墓"。

嶽震,岳飛四子。岳飛被害時,嶽震年僅7歲。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戶部度制司郎中,江東提舉等職,寧宗贈保義郎。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緝忠侯。

嶽霆,岳飛五子。孝宗皇帝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時,才恢復嶽姓。初名嶽靄,孝宗皇帝賜名嶽霆,官授朝散大夫,監潭州(今長沙市)守宗正節使,寧宗贈修武郎、閣門祗侯、舉直大夫等。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續忠侯。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嶽霖雕塑)


嶽霖(1130-1192),字及時,號商卿,宋相州湯陰(今河南安陽湯陰)人。岳飛第三子。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於宜興唐門軍中。生母李娃李氏夫人。歷史和命運的選擇,嶽霖和廣西欽州續下了一段可歌可讚的情緣。


生於亂世,身世坎坷


嶽霖的童年在南宋的動盪時局中被戰火映紅。父親的英雄形象,給嶽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岳飛遇害時,嶽霖年僅12歲。之後和家人被流放廣南西路(包括桂州、邕州、賓州、橫州、柳州、高州、雷州、欽州、鬱林州、瓊州、儋州、萬安州、崖州等地,今廣西、海南大部分地區)和廣南東路(包括廣州、連州、英德府、肇慶府、惠州等地,今廣東大部分地區)。20年後,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內外交困、無心政事的宋高宗趙構終於“大發慈悲”,解除流放令,“於是飛妻李氏與其子霖等皆得生還焉”。嶽霖和嶽震“移於漳,因家焉”,暫居漳州(今福建漳州市)。

任職欽州,興學為民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趙構禪位於太子趙昚,自稱太上皇,退居德奪宮。宋孝宗趙昚登基後,立即宣佈為岳飛平反。《鄂國金佗續編》“卷十三·先兄甫等復官省札”記載:“故岳飛與追復元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宋孝宗趙昚)

擺脫罪人之身的嶽霖等忠良之後,得以進入仕途。嶽霖復右承事郎。右承事郎為正九品文官,這是非科舉的蔭補官職,屬於皇帝降恩的特批,算是趙家皇族給家破人亡的精忠岳氏一點小小的補償。嶽霖雖非科舉出身,但在流放之中,仍不忘家訓、發奮攻讀,因此亦完全勝任此官職。而嶽霖的書法由於得到岳飛真傳,頗受文人雅士青睞。

淳熙二年(1175年),嶽霖接替前任廣西欽州知州鄭人傑,因同年其生母李氏壽卒於江西九江,淳熙三年(1176年)到任欽州知州,沐浴著父親英烈之名的光芒來到廣西。但是,嶽霖很快以自己的政績,使當地百姓把對他的稱謂,從“岳飛將軍之第三子嶽霖大人”變成了“嶽霖大人”。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欽州古代建築)


南廣西遠離中原文化圈、地處邊陲,嶽霖見鄉人之中識文斷句的沒幾個,乃從加強文化教育入手,在欽州掀起“學文化、播禮儀”的新風。南宋著名理學家、湖湘學派代表、嶽麓書院創辦者、名相張浚之子張栻的《南軒先生文集》“卷九·欽州學記”記載:“欽之為邦,僻在海隅,地近夷而俗尚利;縫掖之士,蓋鮮有焉。唯候不敢以其陋而加忽也,故新其學以勸之。”嶽霖拓寬欽州學宮地基,劃地重建,廣招生源,希望能夠藉此擴大人才培養的規模。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南宋大學者張栻)


嶽霖並沒有把籌建學宮當做自己的政績工程,而是真心誠意、親力親為,由於注重學宮建設,建築質量過硬,直到明代後期仍在使用,真可謂“功在當代,利及千秋”。明代正德十二年進士、嘉靖年間出任欽州知州的林希元,在其纂修的“嘉靖版”《欽州志》中記載:“儒學舊在城南門外,宋治平元年移建城東門外,崇寧三年建三舍,以其狹隘,徙於州南。淳熙四年,知州安陽嶽霖拓而重建。” 張栻的《南軒先生文集》“卷九·欽州學記”也記載:“安陽嶽侯霖為欽州知州,明年,政通人和,乃經理其州之學,悉易故之庳陋,廟堂、齋廡次第一新。”

學宮建好後,嶽霖誠招各地教師,高薪聘請了隆興年間浙江進士、大學者周去非出任欽州學宮教授。周去非儘管是江南水鄉的儒雅之士,卻也深愛廣西的風土人情,曾兩次到欽州擔任教授,後被朝廷任命為靜江府(今廣西桂林市)通判,其傳世著作十卷本《嶺外代答》亦為重要的廣西地理志和史學資料。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嶺外代答》 南宋大學者周去非的著作)


大學者張栻作為周去非的師兄、嶽霖的好友,也應邀來到欽州參觀、遊學。張栻在《南軒先生文集》“卷九·欽州學記”中,對嶽霖的倡學之義、周去非的授經之功大加褒揚:“又明年,其學之教授周去非秩滿道桂,復以候意來請……詳其訓迪,以明夫人倫之教,聖賢之言、行薰濡之漸……異時人材成就,風俗淳美,其必由今日之舉!” 學宮以傳孔道為主,讀《詩》誦《經》。自宋紹興戊長科以來至光緒年間,登進士5人,中舉人30人。一個南越偏僻小城,實屬難得!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南宋大學者張栻的《南軒先生文集》)


嶽霖就是要為欽州培養人才,淳化風俗。此外,他大力興修水利,築堤防洪,獎勵生產,扶貧濟窮,為欽州人民實實在在辦了好事。


怒斥外使,鐵骨錚錚

嶽霖在欽州任職期間,留下了許多美譽,至今還流傳著這個故事:有一年交趾(今越南)派一大臣入貢南宋,其使者回去時停留欽州驛站,卻持傲態度囂張,大量毀壞驛舍。嶽霖大怒,當即趕到現場,拔劍在手,阻住這幫名為使節、實為無賴的傢伙去路,並提出嚴重警告:“儘管你們是海外使節,但也要遵守大宋律法,不可無理取鬧!拆掉的房子要給我重新修建,砸爛的物件也要給我照價賠償!不然,定當以軍法處置,別怪我劍下無情!”

那交趾大臣懾於嶽霖的威名,乖乖地按嶽霖的要求修好驛館賠了錢後,才灰溜溜地逃離欽州。此事古書亦有記載。據南宋紹興年間進士王象之編纂的地理總志《輿地紀勝》“卷一百一十九·欽州”記載:“淳熙四年,太守嶽霖以交使入貢,常為譯者所導,妄肆無禮。是歲交使到驛,拆毀驛舍。公封劍示其都監,若不葺而行,當以兵法相待!交人股慄,繕而後行。”

嶽霖不愧為將門之後,能文能武,英雄氣概不減。雖然南宋政府軟弱無能、屢受外侮,但嶽霖在外交事務中顯示的鐵腕手段,充分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令膽敢冒犯我國天威者自取其辱。嶽霖儘管是文官,卻也盡得其父遺傳,亦是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此外,嶽霖為加強水陸邊防,他常親自帶兵巡察州屬各地。嶽霖欽州知州任上頗有建樹,名播一方,深得欽州人民的愛戴。


刻詩巖壁,名滿青史


淳熙四年(1177年)十二月,嶽霖任滿,回京述職,“民眾攀轅挽留,截路塞巷”。其後,懷念這位父母官的欽州百姓,將嶽霖的牌位生祀於欽州名宦祠中,數百年來一直供有他的牌位,可見欽州人民對他的欽敬懷念。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靈山三海巖 嶽霖留詩石刻)


嶽霖自欽州啟程行返程京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市),路過靈山縣城(今欽州市靈山縣)時,作首句平起入平韻式的七言律詩一首,名為《過靈山述懷》。其詩序雲:“安陽嶽商卿守欽秩滿,蒙恩召還,歸道茲邑,作詩述懷。淳熙四年十二月二日書。”全詩如下:

折腰為米本憂貧,流落天涯瘴海濱。

千里江山空別悵,十年萍梗可傷神。

拊膺但覺丹心壯,攬鏡難窺白髮新。

歸去恩深知感激,只慚無德愧斯民。

這首詩悲壯高昂,直露而濃郁。詩文流露了嶽霖對身世不幸的滄桑之情,又抒發了他壯志未酬,自愧於民的感慨,表達了一個父母官對地處“天涯”的欽州民眾的深情厚誼。詩作刻於“靈山古八景”之一的三海巖月岩前廳東壁底部,詩序尚存,原刻中“為米本”、“難窺”、“慚”、“愧”等字尚依稀可辨。此詩不但見於“嘉靖版”《欽州志拾遺》,清雍正《靈山縣誌》裡也有記述。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靈山古八景”之首三海巖)


1996年,三海巖被定為廣西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每日瞻仰者絡繹不絕。

一代英烈,月白風清

紹熙三年(1192年)十月,時任敷文閣待制、朝請大夫、廣南東路經略安撫使、廣州知州的嶽霖,未能等到朝廷對他要求致仕回鄉的奏章批覆,病故於廣州任上,享年六十二歲。。嶽霖的遺書只有十六字:“平生列缺,到死分明。前程一路,月白風清。”彰顯了一代英烈後人冰壺秋月、光明磊落的人格。

其子岳珂當時年方十歲,長大成人後,不負乃父囑託,繼續收集有關岳飛、嶽霖等先輩的史料,終成《鄂國金佗粹編》《鄂國金佗續編》兩部煌煌史學鉅製。

嶽霖卒後由三子岳珂從嶺南護喪北歸,安葬於江蘇宜興縣城東四十里之唐門村顯祖庵側,伴岳飛衣冠冢之北。岳飛衣冠冢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從此父子守望相助,見證著神州大國風起雲湧的歷史變革。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嶽霖墓)


岳飛夫人、嶽霖生母李氏按她生前遺囑:“終後葬廬山,陪伴岳母姚太夫人。”孝宗皇帝賜葬九江市德化縣(今九江縣)南白鶴鄉山口橋村太陽山腰,距岳飛生母姚太夫人墓五里。李氏踐行了一代好兒媳孝良恭敬的諾言。現姚墓和李墓皆為省級保護文物。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岳飛夫人、嶽霖生母李氏夫人墓)

嶽霖:忠烈岳飛之子,情遺嶺南大地!

(岳飛生母姚太夫人墓)


一代英雄,萬古存情,繼往開來。嶽霖的後代人才輩出,光宗耀祖,報效國家。

長子:嶽琮又名璞,賜各旗,授承信郎致仕封尚書。

次子:嶽琛,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

三子:岳珂,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官嘉興軍府,總領浙西財賦,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