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鼻咽拭子採樣作為一種無創操作,是診斷、監測、鑑別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首選方法。其採樣隨機性較高,刮取標本位置、力度、時間不同都可能造成檢測結果假陰性,對疫情防控工作產生不良影響。操作過程中患者嗆咳、噴濺產生氣溶膠,醫護人員極易發生職業暴露。筆者作為援鄂醫療隊質控組長,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發布標準咽拭子採樣規範標準化教程基礎上,採用非常規平臥位鼻咽拭子採集法,成功採集數十例,現將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有效溝通、護患合作助力鼻咽拭子採集成功

操作開始前,應對患者合作程度進行有效評估。將採集目的、注意事項等提前告知患者。接受鼻咽拭子採集的人群通常分為兩類,一類為疑似新冠待確診患者,多存在焦慮恐懼,擔心檢測結果並對採樣安全性及舒適度存在不確定感,亟待通過核酸檢測排除與確診,以確定下一步治療方向。另一類人群為核酸複測準備出院患者,該類人群新冠症狀顯著緩解,心態已從接受期轉為積極應對期。採樣操作預示患者疾病轉歸與恢復,多數患者能夠完全配合。

「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圖1 採樣前與待採樣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標準防護是鼻咽拭子採集成功的根基

操作者準備:三級防護標準,有條件者推薦佩戴正壓呼吸頭套,並檢查確保防護嚴密。

採樣準備:操作平臺;採樣用物,包括採樣試劑盒、檢驗單及條碼、運輸袋、手部消毒液,確保滅菌效果及有效期。

操作過程:協助患者取平臥位,頸部墊軟枕,患者下巴上揚15°,將口罩下拉遮住口腔,充分暴露患者鼻腔;將1根聚丙烯纖維頭鼻咽拭子通過鼻孔後,以垂直於頭部冠狀面深入,經下鼻道深入抵達鼻咽後壁,遇到阻力可輕輕上抬鼻咽拭子,直至有觸牆感即可,鼻咽拭子進入鼻腔深度約為鼻尖到耳垂距離,囑患者正常呼吸;拭子抵達鼻腔後穹窿停留15秒,然後旋轉棉籤3圈,緩慢轉動後退出,成功留取;必要時,為提高病毒載量,以同樣方法採集另一側鼻孔。上述兩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 mL 採樣液的管中,尾部棄去,旋緊管蓋,試管垂直放置,保證拭子尖端浸泡在採樣液中。

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提示

鼻咽拭子插入動作迅速,切忌猶豫。部分患者對鼻咽拭子探入鼻腔操作不耐受,會出現流眼淚、異物感等,操作前囑患者如有不適,大口深吸氣,避免嗆咳。

當棉籤插入到達預期深度,切忌繼續深入,以免造成鼻黏膜損傷出血。停留期間同患者一起用手指筆畫來讀秒。可分散注意力,消除緊張情緒,激勵患者保證採集成功。

切忌讓患者充分仰頭、折彎拭子,這將導致鼻咽拭子頭停留位置不正確,最終影響標本採集結果準確性。

操作者可根據自身左右利手選擇操作者的左/右側,站於患者頭與肩部位置進行操作。患者頭部無需偏向對側,側頭時難以掌控棉籤進入角度,可能引起患者黏膜刺激症狀。對於過度緊張患者,操作者可以緊握患者手,給予安慰。

「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圖2 與患者一起用手指筆畫讀秒

「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平臥位鼻咽拭子樣本採集有如下優勢:(1)降低鼻黏膜刺激和損傷。患者平臥位採集姿勢較坐位有較高舒適感,且易於患者頭部固定,便於鼻咽拭子順利進入到達鼻咽後壁,減少操作過程中患者因異物感條件反射躲避位置偏移,造成鼻黏膜損傷出血;(2)便於採樣操作。該姿勢順應人體生理學結構,且符合人體力學,方便操作者進行樣本採集;(3)降低職業暴露風險。操作者站立於患者側位,可直接避開患者咳嗽等噴濺動作產生的飛沫、氣溶膠。該臥位從細節著手,爭取採樣操作一步到位,快速準確出具核酸檢測結果。不僅降低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還可降低新冠病毒假陰性率,節約防疫資源,值得臨床推薦。

「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作者:詹慶娟

工作單位: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經驗分享」鼻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總結 --以平臥位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