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我就是要演甄嬛……”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會選果親王……”

以上兩組獨白聽起來是不是似曾相似?沒錯,之前的李溪芮也是這麼說的。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李溪芮在排演前就為自己能選到“顧裡”這個角色而興奮不已,話裡話外都透露出一種態度:自己就是為顧裡來的,不能演顧裡會是一生的遺憾。在這樣的“引導”下,觀眾對李溪芮的演繹充滿了期待。只是很可惜,李溪芮最終以“卡殼了兩次”的方式收場,連自己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我就是顧裡,我內心很脆弱”。這是郭敬明、趙薇、爾冬升等幾位導演相繼安慰李溪芮後,李溪芮內心依舊不變的想法。在李溪芮看來:因為她是顧裡,所以這個角色不能演不好;也因為她是顧裡,所以可以在臺上哭哭啼啼,以顯脆弱。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李溪芮的“哭戲”,伴隨趙薇的一句“大可不必”,給節目貢獻了長達一週多的熱搜。可誰曾想,關於選角的問題,李溪芮踩過“坑”後,之後的演員們依然重蹈覆轍。

《甄嬛傳》在剛剛上線的第五期《演員請就位》裡,是一段觀眾很期待的戲。期待在於它的原劇足夠經典,更期待它將由陳凱歌親自來導演。只是很可惜,觀眾不僅頻頻跳戲,最後乾脆直接把該片段當“喜劇片”看。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別的先不說,就陳宥維剛出場的時候,在一旁的“歪頭”,很多觀眾當場就笑出了聲,網上更有網友覺得:這一歪頭頗有葛大爺的神韻!(大家以為如何?)

之後孫千飾演的甄嬛,和陳宥維飾演的果親王,本是一段悲情戲,卻因為雙方“奶聲奶氣”的臺詞,讓觀眾是各種恍惚。怎麼感覺甄嬛不痛了?果親王似乎也不悲了?甚至在果親王拿起“御賜酒”準備一飲而盡時,連導演席的郭敬明都跳戲了。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在大鵬邀請郭敬明對這段表演做出點評時,郭敬明是一直在笑,好半天才做好“表情管理”,還自嘲:如果鏡頭一直有捕捉到他,那真的會出很多表情包。

但令人發笑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更令人擔心的“隱患”在哪?陳宥維在飽受質疑後,還信誓旦旦表示:如果重來一次,自己還會選這個角色。也就是開篇說的那句話!這就值得討論了。

從陳宥維的角度,可以理解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從現實的角度,真的不可取,。所以,趙薇、爾冬升雙雙都忍不住給演員們好好上了一課。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趙薇直接告訴陳宥維:你可以非常喜歡一個角色,但以現在的表演功力,太複雜的角色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而或許是有了李溪芮的前車之鑑,太輕的表態可能沒有辦法警醒這些後輩,所以趙薇最後用了重詞,就《甄嬛傳》的這段表演,趙薇表示:如果古人真的是這樣,自己可不願意活著。言外之意就是:幾位的表演太刻板,太生硬,讓人看著憋屈。就這番評語,後臺的李智楠直接脫口而出:“這是我看趙薇姐最嚴厲的一次”。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趙薇的嚴厲,其實或多或少都是因為孫千等人犯了和李溪芮同樣的“錯誤”有關。一個演員可以喜歡一個角色,並且為之爭取都不為過,但在競技舞臺,“合適”或許更加重要。畢竟,哪怕是孫儷自己,當年演甄嬛也是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所以,就《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一兩天的時間,讓一群后生挑戰《甄嬛傳》這樣的經典,難怪連陳凱歌都帶不動。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你以後自己選角要小心”。這句話是爾冬升導演說的,是對陳宥維說的。可見“選角”的坑,導演們也是操碎了心。不過爾冬升更重要的一堂課,還在後面!

對於孫千執意要演甄嬛,雖然同樣也沒有演好,但因為上一次是“S級”的表演,所以爾冬升還是想拉一把孫千。以下是爾導大方送出“A”卡保住孫千後,雙方的一段很有意義的對話。

爾導:“你有那麼堅強嗎?我可以罵你嗎 ?”

孫千:“您打我都行”。

爾導:“化妝也要聽我的行不行?”

孫千:“以後您說什麼就是什麼”。

……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可以看出,孫千終於“學乖”了。說明幾位導演真是願意幫助演員的。如果當初李溪芮不回答“我就是顧裡,我就是那麼脆弱”,或許爾冬升也會願意給出一張“A卡”保一下吧?畢竟,李溪芮的表演其實並非一無是處,就最後收尾的眼神,爾冬升都說是有戲的。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再說一個選角比較典型的例子!

在趙薇導演的《昨天》這部劇裡,李智楠頻頻沒有進入角色,最後趙薇採取什麼方式?直接換角!讓李智楠和王智來了個角色對調。這一操作的結果是:最後《昨天》這個短片大放異彩,很多觀眾都表示有想去看原劇的衝動了。

趙薇的一個對調成全了三個演員,最後李智楠、王智、賀開朗,全部得以晉級。這就是選對角色最好的正面例子!而一些手持“S”卡的年輕後生,還完全不明白這個道理,仗著自己有選擇權,憑藉愛好來選,殊不知在功力不夠的情況下,“愛”,是有代價的!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又一個李溪芮?甄嬛雖好,不宜“貪杯”,爾冬升趙薇這一課上得好

最後,還能留在舞臺的上的演員們,其實應該慶幸爾冬升和趙薇上的這一課。現在的年輕演員,或許是機會來得太容易,以至於對“選角”沒有太多的概念。覺得什麼角色“火”就選什麼,可轉念卻忘了更重的一點:“火”,在自己能力控制範圍內,就是暖的,一旦失控,那可就燙了。所以,怎樣控制“火”,好讓自己“紅”而不“燙”,或許對於演員們,也是一堂很重要的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