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已來 氫燃料電池為何這麼受投資人追捧

風口已來 氫燃料電池為何這麼受投資人追捧

一段時間以來,氫能源以及氫燃料電池,變成一個熱門的詞彙,在人們的談論中,以及資本市場,時常被提及。彷佛一夜之間,火了起來,那它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未來重要的清潔能源--氫燃料電池

風口已來 氫燃料電池為何這麼受投資人追捧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把氫和氧分別供給陽極和陰極,氫通過陽極向外擴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後,放出電子通過外部的負載到達陰極。

通俗的講,乾電池、蓄電池是一種儲能裝置,是把電能貯存起來,需要時再釋放出來;而氫燃料電池嚴格地說是一種發電裝置,像發電廠一樣,是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發電裝置。

也就是說,氫燃料電池,就像給你提供了一個發電廠,氫能源用盡之前,它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電能。

而且,氫能源還是清潔能源,它的反應過程,只會產生電能和水,對環境是無汙染的。地球上有大面積的海洋,海水的儲量大到無法統計,而海水正是蘊藏地球上氫元素最多的地方,儲量驚人。

所以,對環境無汙染,零碳排放,同時,儲量又足夠大,氫能源便自然的成為人們在考慮未來能源的時候,首要的選擇之一。

20世紀60年代,氫燃料電池就已經成功地應用於航天領域。往返於太空和地球之間的“阿波羅”飛船就安裝了這種體積小、容量大的裝置。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人們不斷地掌握多種先進的制氫技術,很快,氫燃料電池就被運用於發電和汽車。

風口已來 氫燃料電池為何這麼受投資人追捧

氫燃料電池車的工作原理是:將氫氣送到燃料電池的陽極板(負極),經過催化劑(鉑)的作用,氫原子中的一個電子被分離出來,失去電子的氫離子(質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正極),而電子是不能通過質子交換膜的,這個電子,只能經外部電路,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從而在外電路中產生電流。電子到達陰極板後,與氧原子和氫離子重新結合為水。由於供應給陰極板的氧,可以從空氣中獲得,因此只要不斷地給陽極板供應氫,給陰極板供應空氣,並及時把水(蒸氣)帶走,就可以不斷地提供電能。燃料電池發出的電,經逆變器、控制器等裝置,給電動機供電,再經傳動系統、驅動橋等帶動車輪轉動,就可使車輛在路上行駛。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車能量轉化效率高達60~80%,為內燃機的2~3倍。燃料電池的燃料是氫和氧,生成物是清潔的水,它本身工作不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沒有硫和微粒排出。因此,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零汙染的車。


氫燃料電池 未來市場前景巨大

風口已來 氫燃料電池為何這麼受投資人追捧

根據《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預測,到2020年,我國以能源形式利用的氫氣產能規模將達到720億立方米;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0000輛;氫能軌道交通車輛達到50列;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氫能產業將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200萬輛。

英國政府將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計劃在2030年之前使英國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到160萬輛,並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場佔有率達到30%-50%。

風口已來 氫燃料電池為何這麼受投資人追捧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根據新能源和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的目標來看,未來日本的氫燃料電池車的續航里程將延長至目前的1.5倍,或將會達到1000公里。而到2040年該燃料車型的保有量將由目前的2000輛增加至300萬-600萬輛。

投資界早已聞風而動

可以說,在全球能源行業大變革的背景下,被視作人類“終極能源”的氫能如今備受青睞,成為了熱門標的。以嗅覺敏銳的投資界,也早已開始佈局。

1月17日,大洋電機(002249)發佈午間公告稱,將出資650.38萬歐元參股HT公司,持股10.20%,佈局氫能設備市場。HT公司全稱Hydrogenious Technologies GmbH,是全球液體有機氫載體(LOHC)技術的領導者之一。

近期,凱龍股份(002783)與深圳市君豐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華盛基金,用於氫能源項目投資。

由富瑞特裝(300228)參與的上海第一套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則已於2017年底開工,該加氫站預計於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可為上海嘉定及周邊地區的200臺物流輕卡、50臺燃料電池公交大巴提供加氫服務,加氫站建成後將為推動上海氫能及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做好示範服務工作。

投資圈對於氫能源的投資不斷,熱度不斷提升,投資氫能的風口也開始到來, 2018年或將出現氫能投資的爆發期。

風口已來 氫燃料電池為何這麼受投資人追捧

但是,還是需要強調一下,氫能源是好能源,投資也是好事,但投資還是要保持冷靜。

一擁而上,對於產業來說,有時並不一定是好事,甚至會帶來傷害。用好資本的力量,實現了產業共贏,也實現了能源升級和環境友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