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我真的只想單純和你交個朋友

文/山哥 圖/山下印象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一則這樣的故事,我們暫且把主人公叫做小宇,小宇從小錦衣玉食吃喝不愁,家裡條件還不錯,家裡不是北京本地人,目前家裡在北京三套商品房,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三年多換了三輛車。

同事!我真的只想單純和你交個朋友

小宇哥的懊惱

小宇現在在一家互聯網大廠上班,做的還是基層技術工作。做了有一年多。平時也沒開車去工作,上班穿著也很隨意。

那問題來了,剛去公司時公司裡同事對他並不友好,經常吆喝他去買個外賣和咖啡什麼的,在私底下也不怎麼看好他。有一次他家裡人開車來接他下班,被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碰見,之後同事們對他180度轉彎。經常找他聊天套近乎,小宇很不習慣,他很懊惱為什麼交朋友還要看家裡條件嗎?

同事!我真的只想單純和你交個朋友

職場中真沒有單純的友誼嗎?

步入社會,進入職場。我們很少看到像在大學時那種單純的友誼。要是把這間辦公室的每個人放到校園裡,都是家裡供養的,沒有太多經濟壓力,自然交往就很單純。進入職場,每個人也都被各種利益所累,友誼之間當然不會單純。也沒有多少精力去談友誼這種東西。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職場中每個人都為自己利益奔波,那我們會說越是這樣的有條件的交往是非常不利於工作開展的,過於在乎自身利益在職場中游走並不利於團隊團結。

比如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裡面,每個銷售都只為自己能簽到單而活,那麼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間公司會是什麼怎樣狀況呢?一個穿著一般顧客進來大家都不願意接待,穿著考究的顧客進店大家都搶著去接待,我們都知道,很多城市真正有實力買房的都是穿得不怎麼好的大爺大媽們。要是有這樣的處事法則,咱們這間銷售公司肯定漏掉許許多多的顧客。

同事!我真的只想單純和你交個朋友

職場交朋友真要看對方家庭條件嗎?

有人說:職場是上班族的人生中第二個家。

我之前在一家通信運營商上班,我們是在一個地級市的分公司工作。那我們這個部門是社會招聘進來的,而市場維繫部就有很多“關係戶”,家裡以前都和領導多少有點關係的,也有錢,他們部門員工的工作就是每天開個代步車跑大代理商那邊檢查、維護關係就回家了,工資還不賴。

而我們集團客戶部清一色都是大專生,沒什麼家庭背景的,我們每天的工作都是跑工地、小代理(小門店)、街口擺攤賣手機卡賣光纖入戶等產品。月薪還不到對門部門普通人員一半的工資。

大家可想而知,相同一家公司內部兩個部門差別如此之大,氛圍也不一樣,在這樣的氛圍中工作很壓抑的。所以基本上兩個部門的同事工作了兩三年基本上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

同事!我真的只想單純和你交個朋友

怎麼讓不同層次的同事在公司其樂融融相處?

那家庭條件各不同的員工能不能在一起工作並相處融洽呢? 我覺得是可以的,那必須要在公司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成員之間追求的目標要一致。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這是良好溝通的基礎。

二、制定一個公平的工作評價標準。這個非常重要,不管是什麼學歷什麼家境,在咱們這個公司就以業績論英雄。這需要管理者從制度和平時管理上去引導。

三、每位成員都有他當下階段的個人目標,並去追逐。比如說你家有三套房了,還是租的房子那你在我們公司可以不可以奮鬥一套自己花錢買的房呢,新增量作為員工的目標。這樣引導的話,員工就是以入司為新的起跑線,我們管理層造出這樣話語和氛圍,那同事之間還會在乎誰家之前有幾套房嗎?

四、市場開放、絕對不搞特權。也就是說每位員工面對的市場都一樣,不以血緣、家庭條件、遠近高低來分工。

五、老闆要有更高層次的思維來引領下屬。

咱們經常有看到網上的段子說某某老闆創業遇到困難缺錢週轉,這時候員工覺得老闆做人可以對他還不錯,拿家裡人錢來幫老闆渡過難關。

事實上在這幾年這事情也有發生,員工家裡不缺錢老闆缺錢才創業嘛。那老闆靠什麼來引領員工呢?

同事!我真的只想單純和你交個朋友

靠思想境界?

對,很多時候老闆就是靠思想境界、格局來支撐企業發展的。膚淺的說法就是老闆就是充當搭臺子賣夢想的角色。馬雲沒把阿里巴巴搞這麼大之前他也不確定阿里巴巴是怎麼樣的,但是他就是敢想並堅信不疑,阿里巴巴的未來就是這樣的,大家相信他,孫正義給他錢、蔡崇信來幫他、阿里鐵軍給他做、廠商們供貨賣貨,結果搭成了平臺好每個人維度的人都獲名獲利。不同的人在這個平臺上都為了這個夢想成真努力,結果成了。

所以說,不同層次不同條件的人是可以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共事的,要看這家企業以什麼標準以及什麼氛圍來決定。

本文只是拋磚引玉,你在職場中碰到和你三觀不同的人你怎麼和他們相處呢?請留下你的腳印。

編輯/SHANER

視覺/山下印象

策劃/SHAN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