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拉磨”機械供水系統,清代帝后欣賞噴泉水景的設備

“驢拉磨”機械供水系統,清代帝后欣賞噴泉水景的設備

圓明園與高校合作最新成果,海晏堂機械供水系統首次亮相。

“驢拉磨”機械供水系統,清代帝后欣賞噴泉水景的設備

這套“驢拉磨”的模型格外搶眼。該模型復原的是圓明三園眾多水法景觀中海晏堂的畜力驅動引水機械設施,俗稱“驢拉磨”,由中國農業大學圓明園研究院完成。

“驢拉磨”機械供水系統,清代帝后欣賞噴泉水景的設備

其工作原理為,以畜力(驢或騾)為動力,驅動齒輪齒盤裝置,齒輪齒盤旋轉運動帶動曲軸連桿機構上下運動,將水平運動的畜力轉化為連桿的垂直驅動力,進而驅動柱塞上下運轉,利用柱塞泵工作裝置,將低處的水提升到高處,為海晏堂水法的供水塔(錫海)供水,實現噴水景象。

“驢拉磨”機械供水系統,清代帝后欣賞噴泉水景的設備

在圓明園盛時,清代帝后就是用這套設備欣賞噴泉水景,該模型的亮相,首次將清代使用機械原理進行的水力工程展示在世人面前。

“驢拉磨”機械供水系統,清代帝后欣賞噴泉水景的設備

2020年10月17日下午,各高校圓明園研究院把最新研究成果首次進行展示。今後,大家可身臨其境瀏覽觀賞圓明園遠瀛觀、大水法。此次展品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北京大學通過對圓明園遠瀛觀、大水法的全景拍攝和三維數據重建,形成虛擬二維影像進行視頻展示,觀賞者可以互動瀏覽,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

近年來,圓明園管理處採用建立世界級機構的通用做法,與多所國內高校建立圓明園研究院,先後在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大學成立6所高校圓明園研究院(中心),彙集了大批優秀的專家學者,合作開展了文化挖掘、規劃設計、水利植保、視覺傳達、文創藝術等50餘項研究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