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根部病害——白紋羽病不容小覷,“三點”防治手段,管用

白紋羽病。這種病不僅在獼猴桃果樹上出現,同時也會在葡萄、蘋果、梨樹、柿樹等多種果樹上發生,危害目標廣泛。主要以危害果樹根系為主,病害嚴重後就會造成樹體根系腐爛,導致果樹沒有吸收水分與養分的器官從而造成樹體死亡,影響甚大。

一、發病症狀

果樹根部病害——白紋羽病不容小覷,“三點”防治手段,管用

在根尖形成白色菌絲,老根或主根上形成略帶棕褐色的菌絲層或菌絲索,結構比較疏鬆柔軟。菌絲索可以擴展到土壤中,變成較細的菌索,有時還可以填滿土壤中的空隙。菌絲層上可生長出黑色的菌核。菌絲穿過皮層侵入形成層深入木質部導致全根腐爛,病樹葉片發黃,早期脫落,以後漸漸枯死。

二、發病規律

白紋羽病菌主要以菌絲(或菌絲膜)、菌索及菌核在田間病株、病株殘體及土壤中越冬,菌索、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及以上。近距離傳播(果園內及其附近)主要通過病菌及病殘體的移動擴散,也可通過病健根接觸傳播。直接穿透新根的柔軟組織侵染,也可從各種傷口侵入危害。遠距離傳播為帶病苗木的調運。甘薯、大豆和花生是白紋羽病菌的重要寄主,在幼樹園內間套種甘薯、大豆、花生等病菌的寄主作物易造成該病傳播擴散與嚴重發生。樹勢衰弱病害發生蔓延快而較重,樹勢強壯病害發生蔓延緩慢而輕。

果樹根部病害——白紋羽病不容小覷,“三點”防治手段,管用

褐座堅殼[ Rosellinia necatri(Har)Ber。],屬於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目;無性時期為白紋羽束絲菌( Dematophora necatrix Hart。),屬於半知菌亞門絲孢綱束梗孢目。自然界常見其菌絲體階段,有時可形成菌核,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非常少見。該病菌寄主範圍較廣,可侵害60多種高等植物。

三、綜合防治

果樹根部病害——白紋羽病不容小覷,“三點”防治手段,管用

1、加強栽培管理

育苗或者建園時,儘量不要選擇老苗圃,老果園,舊林地等場所,如必須使用這些場所時,首先要徹底清除樹樁,殘根、爛皮等病殘體,然後再對土壤進行翻耕,覆膜爆曬,灌水或者輪作,促進殘餘病殘體的腐爛分解。增施有機肥及農家肥,增強樹勢。

2、減少菌源

扒開病樹根際土壤,尋找患病部位,先挖開樹基土壤,暴露根頸部,尋找根頸部的病斑,然後再從病斑向下追尋主根、側根的部位,先從重病側挖起,再詳細追尋發病部位。對整條根腐爛的要從基部剪除。並向下追尋,直至將病根挖掉,仔細刮除病斑皮層,集中燒燬刮下的病皮及剪下的腐爛根等。要徹底清除所有病根,不要隨便拋擲,同時細心保護無病根,不要輕易損傷。清理患病部位後,要在傷口處塗抹殺菌劑。

3、藥劑灌根

以樹幹為中心,在早春、夏末、中秋及果樹休眠期,開挖3~5條輻射溝,超過樹冠投影外10%,用【滿奇苯醚甲環唑+春雷·寡糖素+阿卡迪安海藻肥】進行藥劑灌根,然後再覆土或換新土。

4、其他措施

發現病樹後,應挖封鎖溝對病樹進行封閉,防止病健根接觸傳播,一般溝深50~60釐米,溝寬20~30釐米。病樹治療後及時進行根部橋接或換根,促進樹勢恢復。

【聲明】

本文圖片收藏自網絡,曾嘗試聯繫作者未果,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本公眾號,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