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直奔1.2元!漲得都不好意思了!玉米還能漲多高?

高速收費也已經開啟,臨儲本月也將開拍,玉米市場或將再次上演“全武行”,貿易商VS廠家大戰又要開啟了。

五一小長假開工第一天,玉米市場來了一撥全線上漲來“慶祝”,雖說不是什麼大漲,但是按照目前連續上漲的節奏來看,華北地區主流價格已經突破1.1元的大關,直奔1.2去了,回看這五天的假期,是不是感覺企業又輸了呢?經歷了連續幾天的上漲,昨天多家企業竟然聯手提前放出今日漲價的消息,你品,你細品這波騷操作。

玉米價格直奔1.2元!漲得都不好意思了!玉米還能漲多高?

今日是高速恢復收費的第一天,不少人把當前玉米價格的上調歸結於這個原因,但是小編個人認為,高速恢復收費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是真的沒有某些平臺宣傳的那麼大,結合下漲幅,在看下運費,你還認為企業能獨自承擔運費的成本嗎?至於到貨量少,山東廠家提價吸引到貨量這一招,是常見的招數,但是小編想提醒的是,別太樂觀,看下終端產品的消耗情況及價格波動,在結合當前企業的虧損狀態,你認為還能漲多久呢?一旦企業積攢夠相對的庫存,必定全力調價,等待臨儲的到來啊!所以還是那句話,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最好還是分批分段的出售,落袋為安屬於上冊, 特別是準備做今年新麥的貿易商,而根據今年各地區客戶的反饋和咱平臺調研的新麥漲勢情況,貌似今年的小麥面臨質量不好和減產的風險!一旦成為事實,隨著飼料麥的入市,玉米的市場份額將被擠壓,再加上本月或將到港的進口玉米,好好琢磨下吧,別被某些平臺忽悠的信心爆棚而喪失自己的判斷。

玉米價格直奔1.2元!漲得都不好意思了!玉米還能漲多高?

據來自官方智囊公佈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顯示,玉米市場供求形勢將從偏緊到趨向均衡過渡。

一方面是國內玉米種植面積已經連續四年出現下降趨勢,2019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6.19億畝(4128萬公頃),比上年下降2.0%,導致玉米產量增幅有限,當年總產2.61億噸;另一方面則是需求的持續增長,全年消費量約為2.77億噸,玉米缺口已經出現。

臨儲經過幾年的連續拍賣,庫存壓力明顯降低,甚至有不少貿易商和小編溝通的時候認為今年臨儲的5600萬噸糧根本就不夠市場消化的,確實,如果單從這組數據來看,可能會真的不夠,但是別忘了,國家可還有2億噸的儲備糧,而當前的價格上漲基層百姓並沒有獲得多大的利潤(大部分糧源都在貿易商手中),一旦企業轉移壓力,勢必會造成終端產品價格的上漲(回看豬肉的漲價過程),那是逼國家出手啊!

玉米價格直奔1.2元!漲得都不好意思了!玉米還能漲多高?

需要重點關注的幾點:

1、新麥上市時間的臨近所帶來的貿易商出貨的情況

2、臨儲開拍時間的“官宣”

3、節後高速開始收費帶來的影響具體體現

4、下游企業收購策略的調整

玉米價格直奔1.2元!漲得都不好意思了!玉米還能漲多高?

建議有出貨意願的貿易商可開始分批分段出售手中庫存,鎖定利潤,至於那些想留到七八月份的貿易商,小編提醒一點就可以,確保糧質就是最大的勝利。


多地突破1元/斤


這一波玉米價格上漲是近四年來持續時間最長,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從春節過後價格整體就一直呈上漲態勢。


據瞭解這幾天,全國玉米平均價格最高出現在4月30日,每斤1.046元/斤,據瞭解,目前山東地區玉米企業收購的最高價格已經達到了1.14元/斤(山東百盛)。


市場主體看漲情緒依舊濃厚,國內玉米價格繼續上行,由於基層農戶手中餘糧基本售罄,貿易商惜售心理較強,深加工企業庫存普遍不足,預計短期國內玉米市場供應仍較緊張,價格依然偏強。 截至4月2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9348萬噸,同比減少1130萬噸。


華北地區玉米價格繼續上行,由於利潤較高,對未來價格抱有更多期待,出貨積極性不高。東北地區玉米價格穩中有漲。


由於到貨量下降,5月4日山東部分企業玉米收購價格繼續保持上漲之勢,其中沂水鴻源飼料漲5釐,最新價格1.085元,青州通慧飼料漲1分,最新價格1.07元/斤,壽光六和飼料漲5釐,最新價格是1.07元/斤。


玉米價格直奔1.2元!漲得都不好意思了!玉米還能漲多高?


截止目前,山東地區玉米主流收購價格已經提升至1.05~1.09元/斤左右,較一個月前的九毛多的價格漲了有0.1元左右,並帶動整個華北地區玉米價格處於1.03元上方;而在東北地區,目前則集中在0.9元以上的位置。


4月份,隨著基層餘糧逐步見底,國內玉米價格持續強勢上漲,全國平均價格已經突破2000元/噸水平。但下游企業對高價接受壓力較大,玉米深加工行業持續虧損,飼料需求普遍低迷。


存糧主體惜售


4月份,隨著各貿易主體將基層餘糧蒐羅殆盡,當前市場天平已經轉向賣方,企業收貨難度加大,被迫快速提價吸引到貨,然而屯糧主體卻並不買賬,惜售情緒強烈,不少屯糧主體不再主動找企業詢價,轉而開始掛價銷售,並且一日一價不接受預訂,相當強勢。


截至4月30日,全國玉米均價為2075元/噸,較昨日報價上漲3元/噸。玉米均價(15%水分)前五:雲南省2366元/噸、福建省2255元/噸、四川省2223元/噸、湖北省2177元/噸、湖南省2166元/噸;玉米均價(15%水分)後五:西藏自治區1850元/噸、黑龍江省1894元/噸、內蒙古自治區1900元/噸、北京市1944元/噸、吉林省1966元/噸。


玉米價格直奔1.2元!漲得都不好意思了!玉米還能漲多高?


盈利受到擠壓


企業盈利受到嚴重擠壓,部分地區深加工企業理論盈利持續為負,原料高價限制了整體開機率的提升,據有關方面統計,近期澱粉企業開機率報71.84%,較上月穩定略增,較去年同期下降5個百分點。


深加工企業下游產品銷售受疫情影響仍在恢復之中,隨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學校開學,深加工下游產品銷售會有所好轉,不過今年深加工新增產能較多,且整體消費市場預計不及去年,但原料玉米的價格卻遠高於去年同期100~200元/噸,因此行業競爭壓力較大,影響其對高價玉米的接受能力。


期貨持續上漲


4月份玉米主力2009合約震盪上行,價格重心不斷上移,最高上漲至2082元/噸,截至4月23日報收於2078元/噸,較上月上漲30元/噸,漲幅1.46%。


當前市場普遍炒作基層糧源售罄,屯糧主體惜售,持續炒高價格,而高速免費終止、拍賣提價等因素又進一步點燃市場熱情,因此期貨市場持續強勢。但目前需求端已經表現出疲態,需要關注接下來拍賣政策導向,以及是否會增加玉米進口。


2020年3月我國玉米總進口量約31.84萬噸,總進口金額67126043美元,進口量同比去年減少23.47%,單價約210.82美元/噸,同比減少1.16%。


2020年臨儲玉米五月將開拍


當前市場基本達成共識,今年的臨儲玉米拍賣大概率在五月中上旬開啟,底價保持與去年一致。以黑龍江地區為例,二等糧拍賣底價1640元/噸,算上升貼水以及出庫費用,其價格也遠低於當下市場1860元/噸的收購價,因此不難預見,拍賣初期勢必呈現往年同期的高溢價高成交的狀態。


雖說這種狀態短期內並不會對現貨市場形成利空,但從供需角度來分析,較高的成交率甚至說全部成交就意味著每週200萬噸,每月就將有近800萬噸的玉米流入市場形成供應增量。如果一直保持高成交甚至全部成交的狀態,那麼就意味著現貨市場在短短五個月的時間將有近4000萬噸的玉米供應增量。在這個前提下,市場需求緊張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價格自然也就失去上漲的動力。


反過來,如果今年的臨儲拍賣跟去年如出一轍,成交率高開低走,那麼到了後期低成交率的狀態下,溢價成交的程度也將大幅削減。大膽設想一下,如果到了拍賣後期底價成為成交價的“天花板”,現貨價格順勢向下調整也就在所難免。


值得一提的是,超半數的臨儲玉米在黑龍江地區,受黑龍江新冠疫情影響,臨儲拍賣或有推遲的預期,5月中下旬拍糧的概率更大,預計臨儲拍賣啟動後價格將調整到位。


交通恢復收費增加玉米外運成本


結合當下的玉米市場,表面上來看高速恢復收費之後,玉米外運成本增加,從而推動終端玉米價格進一步上行。


而實際上,綜合當下玉米市場供需結構的發展趨勢,上下游的供需預期以及政策糧拍賣落地在即等因素,高速免費模式的結束或將引發玉米市場迎來一輪較為明顯的調整,換句話說,進入五月份之後玉米價格或將加速“見頂”。


雖然近期玉米價格漲聲不斷,漲幅也比較亮眼,但繼續上漲空間有限


第一,玉米需求雖有上升,但空間有限。就拿生豬這一塊來講,雖然目前出現生豬存欄環比上升幾個百分點,但是與去年總存欄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另外,受世界石油爆跌的影響,乙醇的消耗也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玉米的消耗。所以從消耗角度分析,玉米的消耗增量並不是很大。


第二,還有近期即將啟動的臨儲玉米拍賣,去年只拍出了2000萬噸,而今年卻仍有5600萬噸的庫存玉米待拍,仍然會對市場構成壓力。


第三,進口玉米價格或受到提振,但對價格的提升貢獻也是比較有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