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恆

劉恆(前202~前157),西漢弟三代皇帝。母薄姬。7歲時被封為代王。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劉恆被擁立為皇帝,在位23年。諡號“孝文”,廟號“太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對“文景之治”功不可沒。

漢文帝劉恆

漢高祖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除了老大劉肥和漢惠帝劉盈外,其他多為呂后所害。到呂后去世的時候,劉邦的兒子中,只剩下了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

由於劉恆的母親薄氏,是魏王豹子的宮人,劉邦俘獲器姿色出眾,就收入後宮。薄氏出事淡泊,為人謹慎,朝臣們對劉恆的印象很好。由於他們母子地位低下,7歲時,劉恆被封到偏遠,狹小的代地,從此遠離了漢宮這個是非之地。

呂后死後,諸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所誅殺。經過權衡,大家人為代王劉恆在現存的劉邦兒子中年齡最大,仁孝寬厚,舅舅薄家的人謹慎善良,且立長子為帝名正言順,於是劉恆就在眾人的擁戴下稱帝。

漢文帝劉恆

劉恆繼位後,採取了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主要政策有:

1.重農抑商,降低田稅,促進農業發展。

2.減刑節用。文帝時期廢除和減輕了許多種刑法。如廢除了連坐法和肉刑法。同時劉恆在位期間,皇宮和苑囿都無所增加,節約為先。

3.為保持邊疆的穩定,對北方的匈奴採取和親和防禦的政策,還採納了晁錯的建議:招募內部居民前往邊塞,提供生活和生產條件,亦農亦兵,長期居住的形式防禦匈奴。

劉恆從不文過飾非,他自己從善如流,並努力糾正自己的錯誤。

公元前157年,劉恆在長安未央宮病逝,終年46歲。後葬於霸陵。

文末小結:

一般經過動亂或戰亂的社會,休養生息可能是統治者最重要的治國方略了。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也是經過我國勞動人民的不懈努力,才在經過五年計劃之後,建立了初步的工業基礎。

可能漢朝離我們確實時間太長了,我們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放到現代,我們的先輩經過努力建立的新中國,為我們每個人找到了方向和美好生活的期望。其實,劉恆2000多年前的政策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有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記得點贊關注哦,每日更新,感恩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