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一季度淨利潤腰斬!創2008年以來最大降幅

伊利營業利潤一季度大降四成,此外,造成淨利潤腰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去年8月該公司收購的新西蘭乳企Westland的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 

4月28日週二,伊利股份發佈2020財年一季度業績。

財報顯示,一季度伊利實現營業收入205.44億元,同比下降10.98%;營業利潤16.66億元,同比下降39.17%;淨利潤11.43億元,同比下降49.78%。

此外,公司2019年度營業收入900.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97%,淨利潤69.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7%。公司擬10派8.1元。報告期,公司液體乳系列產品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2.31%,奶粉及奶製品系列產品營業收 入比上年增長24.99%,冷飲系列產品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2.70%。

市場難免有疑問,同樣作為食品生產商,為什麼伊利在一季度的業績遠不如三全等公司?淨利潤甚至出現腰斬?

營業利潤降四成 子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

伊利在財報中解釋了利潤表項目發生大幅變動的狀況及原因。

首先,關於營業利潤減少近四成,伊利稱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率下降、費用支出並未與收入同比例下降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和2019年一季度相比,2020年前三個月,伊利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下降超過500%,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

伊利解釋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少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子公司持有的商品期貨合約和權益工具公允價值下降所致;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原因是報告期內子公司 Westland Dairy Company Limited 因存貨成本高於可變現淨值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增加所致。

伊利一季度淨利潤腰斬!創2008年以來最大降幅

Westland是新西蘭第二大乳製品企業,在去年8月由伊利集團收購。

疫情對乳製品行業影響或將很快過去

伊利稱,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國各地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疫情對國內乳品行業的影響是短期的,從中長期來看,以乳品為代表的健康食品行業仍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進入3月尤其是下旬,隨著渠道通路的打開,預計三月消費力可達到正常水平的80-90% 。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國內曾引發一輪牛奶消費熱潮,2003年伊利3、4季度的增速均超過60%,比上半年增長了20個百分點。今年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建議多喝牛奶,這也被市場解讀為利好國內乳業消費。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稱,從2003年的經驗來看,疫情會對國內乳業消費有促進,不過在目前市場集中度很高的情況下,利好程度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目前市場在恢復,但更有利於龍頭企業,對於中小乳企並不友好,過去中小乳企的產品跟隨大乳企,目前大乳企正在促銷消化春節庫存,直接擠壓了中小乳企的市場空間。

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1-2月,規模以上乳企液態奶產量339.14萬噸,同比下降17.5%,進入統計範圍的乳企561家中虧損企業237家,比2019全年數據增加110家,虧損比例42.2%。

此外,宋亮表示,目前國內原奶供應屬於緊平衡,下半年隨著原奶供應進入淡季和市場需求的回暖,國內奶價還會進一步上升,也會對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壓力,但對伊利這樣的龍頭企業衝擊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