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分高考狀元媽媽:我最成功的教育,是勇於把孩子推向“火海”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應該親口嘗一嘗。汲取教訓的過程往往是這樣,因此有“吃一塹,長一智”的名言。

730分高考狀元媽媽:我最成功的教育,是勇於把孩子推向“火海”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應該親口嘗一嘗

(一)讓孩子在懲罰中體驗對錯

一個19歲男孩、是一所名牌大學的學生,因偷盜進了拘留所。為什麼呢?因為他對原畢業的中學不滿,想通過偷這個學校的電腦施行報復。據說,在偷電腦的時候,他也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可他還是忍不住要這樣做。這其中除了他父母離異,沒有人關注他的心理感受外,與我們以往的教育中,細微的體驗太少也不無關係。如果他小時候曾因拿了人家一塊糖、一塊像皮受到過懲罰的活,他就會體驗出為什麼不能偷竊的道理。

730分高考狀元媽媽:我最成功的教育,是勇於把孩子推向“火海”

讓孩子在懲罰中體驗對錯

在國外不少家庭中,孩子無論犯了大錯小錯,都要受到懲罰(懲罰不是體罰),比如不讓看電視,或幾天不許到外面和小朋友做遊戲等,就是你想做的事不讓你做,讓孩子在他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中來體驗對與錯。孩子就從這各式各樣的體驗中,明白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及做什麼是對的,做什麼是錯的,從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不要總是替孩子承擔貴任

孩子在外面玩兒,免不了要闖禍。男孩子在外面玩要,爭吵起來後又打了年紀小的玩伴,結果被打的小朋友的父母來找大人興師問罪。或者為搶玩具,而弄壞了別人的玩具,甚或踢球玩兒,一腳不小心打壞了鄰居的玻璃,父母有時還不得不掏腰包賠償。這些情況在有孩子的人家都是常有的事。

在以前,當孩子闖禍的時候,多是母親出來抵擋,總覺得是自己沒有把孩子管教好,所以孩子在外面欺辱了小朋友,或打壞了鄰人的東西。因遇到了這種事,做母親的總是說:“媽替你去道個歉,只是你以後不要再打別入!”

730分高考狀元媽媽:我最成功的教育,是勇於把孩子推向“火海”

不要總是替孩子承擔貴任

當然,為了避免和鄰人起衝突,搞好人際關係,父母代孩子道款偶爾也是可以的。但是對於已經能夠分辨是非的孩子來說,做父母的還是應該儘量從旁教育他協助他,使他認識到錯誤而主動去向受害人道款,養成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的責任感。這樣,孩子以後自己也會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所檢點。同時,孩子長大了在社會上也會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一切都由父母負責,孩子無任何內疚感和責任感,不但不會像母親所希望的“以後不再犯”,而且會變成一個缺少獨立性且無責任感的人。

歐美人土在這一點上就很注意。一位朋友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我在一個美國友人家做客。那天,主人還邀請了幾個美國朋友,有一位女士帶了她的一個四歲的女孩。那女孩子很活潑。在端茶喝的時候,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這時,她母親很快地用手帕擦去潑在茶几上的茶水,然後對女兒說:“你去向阿姨借一個盤子,把打破的碎片撿起來然後再向她道歉!”

730分高考狀元媽媽:我最成功的教育,是勇於把孩子推向“火海”

不要總是替孩子承擔貴任

這件事當時我看了感觸很深。要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父母肯定就會出來親自收拾殘局、然後代孩子向主人道歉,而不會要孩子做任何事情。雖然父母代孩子向主人道歉並不是什麼錯誤,只是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孩子沒有機會接受教訓,並且喪失獨立性和責任感。孩子在外面闖了禍,父母不在場,因而父母不知道,於是別人的父母找上門來告狀,這也是常有的。在外人來告狀時,孩子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害怕自己的父母責罵、而不敢承認,甚至躲藏起來,一種是怯生生地承認了錯誤。不管怎樣,當外人來告狀時,父母一定要冷靜而熱情地傾聽受害人父母或本人的申述,然後當著孩子的面弄清實情,應該向對方道歉的,應吩咐孩子向對方道歉,當然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認錯後,也應向對方父母道歉。損壞了別人的東西,應該在道歉後照價賠償,或者該付醫藥費的,就應該支付醫藥費,以此來教育孩子正確對待事物。這是正確的態度,也是不少父母所採取的態度。

(三)護短行為最要不得

但是應該看到,在我們的周圍,也有不少的父母不是採取教育自己子女,向對方道歉的態度,而是採取護短的態度。事實上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別人的孩子,或損壞了人家的東西,他不但不責備自己的子女,不教育自已的子女,反而認為對方來告狀是錯誤的,認為孩子在外面打架或做別的事,與他無關。甚或強詞奪理說:“我的孩子也捱了打。”或者“那東西根本不是我孩子打壞的,我孩子絕不會去損壞你家的東西!”

730分高考狀元媽媽:我最成功的教育,是勇於把孩子推向“火海”

護短行為最要不得

這樣護短的結果是孩子在外可以做壞事不負責任,於是越學越壞,並且做壞事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公然喊叫:“你去告訴我父母好了,他們根本不會相信!”後果當然不堪設想。

此外,孩子在外面玩兒,有時被一些大孩子或特別霸道的孩子欺負了,奪走了玩具,被打得鼻青臉腫或率得鼻青臉腫,而哭哭啼啼跑著回家來,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小學生中,相當普遍。這時有的母親心疼自己的孩子,又恨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惹了禍,便鬧著要去找欺負她孩子的孩子算賬,或者罵自己的孩子:“你就不會打他呀!下次他再欺負你,你就還手!”

仔細想一想,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算賬和報復,只會使孩子間的打鬥越來越厲害,而且可能使無意的傷害轉變成有意的傷害。

730分高考狀元媽媽:我最成功的教育,是勇於把孩子推向“火海”

護短行為最要不得

所以在出現這種不愉快的事情時,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靜,傾聽孩子的申訴,幫助孩子洗傷擦藥,教導孩子以後儘量避免與那些頑童玩要。同時,也可直接找欺了自己孩子的孩子問明事情真相,勉勵孩子們和睦相處,不要打鬥,以免事態大,結成仇家。當然,必要時還可以找對方父母,共同進行教育。但應注意一點,那就是找對方父母,不只為了算賬而是要冷靜友善,以共同合作教育雙方孩子為目的。

今天就先給大家分享這些,我會在下一篇文章繼續為大家分享母嬰育兒、孩子教育相關問題,如果您有任何的建議和想法也歡迎您評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