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疫情期間,

大部分人都長時間在家待著,

用眼時間也越來越長。

孩子不僅看電視,還要每天上網課;

老人時刻追新聞,微信聊天不停歇;

年輕人復工電腦,下班手機不離手;


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手機、電視、平板,電子產品換著玩,

時間一久,感覺眼睛酸脹、視力下降。


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很多人就開始各方面搜索護眼良方,

比如藍光眼鏡、投影儀、護眼燈......

這些到底管用嗎?

這些護眼方式靠譜嗎?

1.防藍光眼鏡

有人指出:電子產品所發出的高能短波藍光是造成眼乾、眼澀、眼疲勞的罪魁禍首。於是防藍光眼鏡應運而生,並且銷量不俗。

其實藍光這個東西不是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屏幕獨有的,而是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處處都有。藍光會影響睡眠、情緒和晝夜節律,但是相反的,還可以促進生長和視力的發育。所以說,藍光對身體不是完全有害的。

針對防藍光眼鏡的宣傳原理來說,戴防藍光眼鏡預防近視這件事是不靠譜的。

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2.投影儀

很多人覺得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因為有顯示屏,所以很傷害眼睛。聽到商家宣傳:投影儀是反射光,光線接近自然光,比起電子產品的直射光對眼睛的刺激及影響要小得多。於是很多人選擇用投影儀追劇。

眼睛疲勞及受損,是在屏幕清晰度、亮度、觀看時環境亮度等情況綜合決定的。投影儀是需要在暗光下使用的,再加上投影不如電視清晰,會加重用眼程度。

經過實驗得出,同一批人看了同等時長的電視和投影儀後,通過客觀評估數據發現,看投影的人明顯比看普通電視的人出現了更嚴重的視覺疲勞。

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3.護眼燈

很多商家說:護眼燈是Led燈,比白熾燈更亮更省電,具有很好的護眼功效!於是,不管是孩子寫作業的檯燈,還是大人電腦旁邊的照明燈,都換成了護眼燈。

其實,不是所有的護眼燈都能護眼!

護眼燈原理就是提供了一種標準的光源,以保護人的眼睛。但是部分護眼燈可能出現頻閃,頻譜窄,反而會影響視力。

所以,我們在選擇檯燈時,首先要選擇沒有頻閃、足夠亮度、頻譜寬的檯燈;其次,不要一味的指到Led燈選,建議可選擇白熾燈和熒光燈,這樣才能達到護眼功效。

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這些護眼方式很有效

1. 用眼環境

儘量在明亮的地方用眼,如果環境過於黑暗,一定要打開燈。

因為黑暗環境中,人眼的瞳孔會在昏暗中散開,注視手機屏幕的光亮時會受到更多刺激。不僅會增加視疲勞,還有可能誘導青光眼。

2.正確姿勢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看書寫字時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即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胸口離桌一拳,書本離眼睛一尺。

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在日常使用電腦、電視及平板時候,也要遵守1:2:10原則,即手機與電子書的觀看距離應為1英尺(30cm);電腦觀看距離應為2英尺(60cm);電視的觀看距離應至少為10英尺(3m)

3.注意時間

不管是看書還是看手機、電腦、平板,觀看時間都應該遵循20:20:20原則,即閱讀、書寫、看手機及電腦等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20英尺(6米外)遠方至少20秒以上。

4.多次眨眼

長時間盯著屏幕看,大家經常會因為過於專注而忘記眨眼。

人眼需要通過眨眼來把淚液均勻地塗抹到角膜上,長時間不眨眼,角膜表面淚液蒸發,容易引起眼睛乾澀。如果不矯正眨眼習慣,還可能誘發乾眼症等問題。

要想減少眼部不適,要保證每分鐘至少眨眼 15 次以上。

5. 熱敷

眼睛除了能分泌淚水,還能分泌少量的油脂,幫助保溼,減少淚水蒸發。但有時候,分泌油脂的腺體會被堵塞,從而造成眼部不適。

用熱毛巾敷眼睛,能疏通堵塞的腺體,有效緩解眼睛乾澀;也可選擇早晚熱水洗臉時,用熱毛巾熱敷雙眼1-2分鐘

6. 人工淚液

顧名思義,人工淚液就是用各種材料模擬天然眼淚。它們的成分相對比較單純,副作用極少,其中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更為安全,是目前國際公認治療乾眼的藥物。但是所有眼藥水都只可救急,不可長期使用。


防藍光、護眼燈、眼藥水.....到底哪種護眼方法最靠譜?


出現這些症狀趕快就醫

眼睛出現輕微不適,可減少用眼後,持續觀察眼睛情況。但是如果眼睛出現以下情況,就要趕快就醫檢查。

1、眼睛出現不能緩解的乾澀、異物感、脹痛、視物模糊等情況,先試試使用人工淚液眼藥水,每天4-6次,1-2天后還是沒有緩解,就需要就醫了。

2、突然視力下降、眼外傷、出血、視野缺損、甚至失明等這些特殊的情況要及時就醫。

推薦科室:眼科(可掛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