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年頭,什麼樣的人最吃香?


你可能會說,是有技能的人,是情商高的人。


其實還不夠,在互聯網時代,有“不同思維模式”的人才是香餑餑。


網上曾經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大英圖書館建了一棟漂亮的新樓,準備整體搬遷過去。


但是,要把裡面的書,都搬過去新樓是非常大的工作量,而且還需要花費350萬美元。


那,如果你是館長,怎樣才能用盡量少的錢,把海量的書,搬到新館去呢?


  • 僱更便宜的人?
  • 發動所有員工及其家屬?
  • 要求新館建設者承擔這個義務?


在“搬書”這個固有的思維模式下,可能很難找到更好的方案了。那些擁有不同思維模式的人,會怎麼辦呢?


後來,有位年輕人對館長說:我來幫你搬,只要150萬。


這個年輕人只做了一件事——


在報紙上登了一則消息:“從即日起,大英圖書館免費、無限量向市民借閱圖書,條件是從老館借出,還到新館去......”


年輕人只是換了一種思維方式,就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自己也因此成為了百萬富翁。


你看,同一件事,思維模式不同的人做,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每個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經歷,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這個世界。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牛人都在改變模型。


頂級牛人和普通人的差距,其實就在於他們的思維模式不同。


1


如何才能

轉換自己的思維模式?


那,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要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呢?怎麼才能像他們一樣,四兩撥千斤地解決問題呢?


其實,你只需要轉換自己的思維,思維轉換,就是改變你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


那,需要如何轉換呢?


我很認同樊登老師在《奇葩大會》分享過的一個觀點:


那些讓你苦思冥想的問題——關於愛情、關於升職加薪、關於創業,90%的人都經歷過。


而且90%的問題都已經被人解決,寫成了書,可以說,書就是絕大部分問題的出口


微軟中國的總監劉潤也曾說過,每一本書,都是一套“思維模式”,讀的書越多,就會理解擁有越多不同的思維模式。


因此,讀書就能讓你輕鬆地轉換自己的思維模式,理解更多不同的思維模式,改變自己看問題的方法。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但,你已經多久沒讀完一本書了呢——


  • 每次書店打折,都會買一堆書,但會認真去看的寥寥無幾,讀完的更是少之又少


  • 不知道看什麼書才能更有用的幫助自己,連選什麼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了;
  • 工作和生活的焦慮,一點點侵蝕自己的信心和鬥志,卻找不到化解的途徑......


那想要擁有高手的思維模式

該讀什麼書呢?


德國電視臺的一項調查表明,每4個德國人家裡就有一本《道德經》


  • 魯迅先生曾說,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 尼采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 毛主席也曾說,《道德經》就像一本兵書,指引著他前進;
  • 馬雲多次公開推薦,並說“道德經真是讀到了我的內心深處”;
  • 李嘉誠說:“我一生從未失敗,靠的就是源自道德經的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獲得巨大成功的人,每談起這部經典,已經不再是讀沒讀過的問題,而是一生讀了多少遍。


2000多年來,《道德經》就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高峰,無數偉人都曾在其中領悟到自己的不足,修身、養生、處世、治國,萬象森羅,盡收眼底。


那麼,道德經到底好在哪裡呢?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2


“成事者,無不熟讀《道德經》”


很多人把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經》當成一種深奧難懂的哲學,說的玄之又玄。


其實不然。


《道德經》全文雖只有五千多字,卻指明瞭天地人世的運行發展規律:


  • 讀懂了《道德經》,也就讀懂了做人的秘訣——平淡時,懂得知足;得意時,懂得知止;失意時,懂得知常;


  • 學會了《道德經》就學會了最高級的處世法則——所謂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做事要學會後退的哲學;


  • 《道德經》深藏成長之道,受益無窮——有時候退讓並不意味著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一躍。所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閱盡世間萬本書,不如讀懂一本《道德經》


不論男女,不論在什麼年齡階段,身處什麼角色,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都能從其中汲取到所需要的“處世智慧”


所謂帝王讀罷,方知九五之危苦;

王侯將相讀罷,始悟無為之妙處;

富人商賈讀罷,才曉慾念之災難;

名士賢達讀罷,更懂天地之化育。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只可惜,這麼一部好書,卻讓很多人望而生畏:


  • 一是古文釋義太多,微言大義,道德藏得深
  • 二是相關注譯書籍多且雜,分不清孰好孰壞
  • 三是老學究們講道德經,枯燥乏味,根本找不到共鳴
  • ……


市面上研究老子《道德經》的學者高人不計其數,但大多侷限於解釋《道德經》裡面的字句意思。


而關於《道德經》智慧的現代解讀,卻極少有人深入研究。


而有一個人,卻能在深入研究道德經的同時,把《道德經》解讀得別具一格。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李清泉老師

百家講壇主講人

戰略學碩士、工學博士

著有《英雄項羽》《人間詩話》《老子大義》


李清泉老師,小的時候曾經學過武,特別喜歡專研詩詞歌賦,畢業於解放軍理工大學、軍事科學院,獲戰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


2011年4月,李清泉老師受邀成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主講人,他講解的欄目《英雄項羽》受到了一致好評。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早在就讀於解放軍理工大學期間,李清泉老師就開始專研《道德經》,二十多年來,一直苦修“道德”之學,吸收了百家之學,結合自己講學的多年經驗,終成一家之言。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節課的所有錄像,李清泉老師分別專研了《道德經》5種版本、歷時1000+小時打磨、反覆精修了2.5萬字解讀書稿打磨而成的。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縱觀李清泉老師所講,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本文逐章逐句解讀,避免了斷章取義的錯誤;


市面上解讀《道德經》,通常會為了跟現實結合而錯誤地解析文中的語句,強行給人灌上雞湯就完事,沒有帶來實際上的幫助。


第二,語言通俗,雅俗共賞,男女老少都適合聽;


李清泉老師多年的講學經驗和知識積累,他認為,《道德經》本質上源於生活,完全可以用我們生活中的案例講出來。


比如:

在現代管理中,“無為”,是最大程度地發揮員工的積極能動性,而不是刻意的彰顯。


要幹大事就一定要想方設法調動周圍的人力物力,也就是現在講的整合資源。

這本傳世奇書,就這樣被他解讀成聽得懂、用得上的過來人經驗,滋養了無數人。


第三,力爭糅合百家之學,打通儒、釋、道之關節,將萬事萬理歸於大道之中。


3


人生裡的那些迷茫

《道德經》裡全都幫你解決了


說實話,人這一輩子都要讀一讀《道德經》。


不論是從20歲初入社會,30歲成家立業,40歲事業維穩,50歲樂天知命……都可以從裡面找到指引和答案。


現在,李清泉老師為你帶來這門《全解道德經》課程,用道德經裡的大智慧,教你解決人生中的10大常見煩惱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毛主席是它的粉絲,馬雲包裡放的也是

*來源:51取經(公眾號:qujing51),該平臺致力於職場人物故事及經驗的分享;文中李清泉老師,該平臺授課專家,如有疑問,請於平臺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