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來份鴨腸!”

我的小學,就讀於重慶市沙坪壩區雙碑嘉陵廠子弟校。這個學校的老師非常朋克,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副業。

我的音樂老師,跟學校邊上的文具店勾搭上了,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到那家店買指定的6塊錢的豎笛(相當於現在50塊吧)。具體他提成多少不知道,反正每節課都要檢查,不買或者型號不對,就要罰站。我雖然名字裡面有個笛字,但是因為豎笛型號不對,經常被罰站。


“老師,來份鴨腸!”

我當時的體育老師,據說是四川全興(當時甲A的一個足球隊)三隊被刷下來的。一個小夥子,才19歲,業餘時間收錢去幫別人踢野球,後來因為跟學生打架被調離學校了。是的,你沒看錯,是跟小學生打架。

學校當時明令禁止小學生放學去網吧。我當時的數學老師,可能是學到了巴菲特“別人恐懼時要貪婪”的精髓,在學校附近開了個網吧,專做小學生的生意。

中間有一任班主任,姓蔣,經常給我穿小鞋,處處排擠我,後來還跟學生家長(不是我爸)搞婚外情。當然,婚外情這個事情,也許搭著能撈點錢和好處,但是嚴格來講不算副業。

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的自然老師(不知道現在小學還有沒有這堂課,和生物課差不多)。他脖子很長,我們背後都叫他“長頸鹿”。長頸鹿老師在廠裡開了家火鍋店,有一次我父母帶我去吃,一落坐,我看到是“長頸鹿”老師在那裡給客人端茶倒水,搞得我有點不好意思。中間要加一次菜,不知道怎麼開口,只能對著他喊:“老師,來份鴨腸。”

“老師,來份鴨腸!”

“心態關”和“政策關”

老師要賺錢呀,首先要過一個心態關。因為老師這個行業,大多都是知識分子,比較清高,不太喜歡提“錢”。像我父母,都是老師(我爸退休前是校長,我媽以前是自動化老師)對於賺錢這事兒沒有那麼多想法。但是生活壓力大,老師們吶,也要對自己好一點,也不是所有人熬到最後都能熬成副校長,一顆紅心,兩手準備,有個賺錢的副業,也不錯。

有的老師,他想法就多,賺的錢也多。我的老師裡面,最賺錢的,我都不知道他有多少錢,幾個億應該是有的,名字說出來大家也知道,劉歡。哈哈,就是那個《中國好聲音》的導師劉歡,他是我們對外經貿大學的音樂老師。現在外經貿的同學應該不怎麼見到他了,估計也就校慶時露個面。

“老師,來份鴨腸!”

其次,老師要賺錢,要過“政策關”。很多學校明令禁止老師校外辦學,《中國合夥人》裡面的主角成東青(原型是新東方校長俞敏洪),就是因為校外辦學被開除了。不準校外辦學,那怎麼賺錢?其實還是有辦法的,不准你校外辦學,沒說不準你做自媒體呀,也沒說不準你賣東西呀。你玩點別的東西,不就繞開監管了嗎?!

哪怕是不准你賺錢,你把業務主體人換成你的另一半,你的父母,業務實際還是由你來執行,也是可以的呀,反正你只要心思夠活,總能找到空子鑽。

一般來講,老師要做副業賺錢,有下面四種方式可以考慮:

1. 自媒體

2. 知識付費

3. 微商模式

4.相親生意

1.自媒體

自媒體這個行業特別適合老師。

第一,老師這個職業,和醫生一樣,本身就是流量和信任感的保證。特別是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學生的流量很大,你要有個自媒體賬號,讓手底下學生關注一波,很快粉絲就漲起來了。像很多新東方老師最後都成為了大V,比如李笑來、羅永浩,最早都是被他們的學生捧起來的。

“老師,來份鴨腸!”

第二,很多老師業餘時間挺閒的,做自媒體很合適。

第三,自媒體這個行業,社會地位還可以,不像微商或者其他生意爭議那麼大,老師的面子上也過得去。

具體怎麼做呢?

原則上是你教什麼,就發什麼內容。你是老師,專業度應該還是沒問題的,剩下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證專業度的情況下,同時兼顧互聯網傳播所需要的趣味度。

你說我一中學語文老師,只會教學生刷題,做自媒體誰看啊?難道天天在某音上背唐詩宋詞嗎?這個還真不一定。現在社會上這些打滾青年,很多人話都說不清楚,羅裡吧嗦說一大堆,不知道想表達什麼。你就分享一些表達技巧,口語的也好,寫作的也好,大眼鏡一戴,抬頭一亮,小技巧一教,說不定就火了。

不管是視頻還是文字,一上來就記得亮抬頭。如果是牛校,記得寫XX學校十佳老師;如果學校不行,記得寫XX年教育經驗,XX獎項獲得者,XX資深教師。

做起來了,接點留學機構或者培訓機構的廣告,搭著賣點網課,可能比你主業掙得多。

2.知識付費

有人問我:“知識付費到底是啥意思?”其實說白了,就是互聯網培訓。只是叫“培訓”,聽起來有點老土,互聯網圈的人最怕被人說老土了,就給他整個新概念。

很多老師,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對於互聯網知識付費平臺都不太熟悉,其實你只要接洽一下,其實是有新機會的。如果你專業背景還比較硬(名校+名師),可以跟這些平臺接觸一下,他們網站一打開,都能找到聯繫方式。

比如騰訊課堂、網易雲課堂、得到、千聊、知乎、喜馬拉雅等。像我在電子科大的音樂老師,名字我忘了,但是我記得,她到哪兒都說自己是鬱可唯的啟蒙老師,我覺得她這背景入駐啥平臺都是大咖。

“老師,來份鴨腸!”

當然,你要是名氣沒那麼大,找不到大平臺和你合作,也沒關係。你自己不是有這麼多學生嗎?你去千聊上講幾節課程,每節課單人收20元,系列課程收個一兩百元。你不是還有這麼多學生嗎?有些沒聽過癮的,或者考試前要著急突擊的,你讓他們去千聊上付費聽,搭著也能賺點。

3.微商模式

有人說,老師當微商?瘋了嗎!

別激動,別激動。

先聽我講個故事。冷戰時期,蘇聯的情報部門克格勃開始研究幽靈,想訓練幽靈來當間諜。你說這不是扯麼?!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幽靈。蘇聯人覺得美國人和你想的一樣,要是他們真研發成功,那不就有獨佔優勢嗎。

“老師,來份鴨腸!”

老師來當微商也是這樣的。大部分老師,是想不到,也絕對拉不下臉來做這事兒的,你要是願意,那你就厲害了,獨一份,沒有同等身份的老師和你競爭,就像研製出幽靈間諜來一樣。

具體操作也很簡單。

就是把學生的流量,直接導到你個人微信裡面。你是老師,學生們當然聽你的,當然,你也可以你給些加微信的理由,比如答疑、交流、事務通知等。然後你在朋友圈想賣啥就賣啥。

有的老師沮喪的說:“我是小學老師,學生都沒微信呢?”這種情況呀,你就把家長流量導到微信裡面。家長有時候想討好老師,也不知道怎麼辦。那就買三瓶老師朋友圈中3288的深海魚油吧。老師,我直接給你打一萬,不用找了哈。老師一聽,這學生家長真懂事,把他家孩子座位調到第一名旁邊。

這還是直營的部分,學生或者家長要當你代理的話,可以再圈一波錢。老師一天到晚給你們孩子辛苦改作業,眼鏡度數都加深了,你們當爹媽的,幫老師我賣賣貨不行嗎?!

4.相親生意

前面說的幾個生意,估計一些老師還是能想到,接下來這個生意,估計只有我想到了,就是相親生意。

有的人看到這裡,想到老師去當媒婆,覺得好笑。

老師做相親生意有幾個優勢:第一,老師有天然的信任優勢,市面上婚戀機構魚龍混雜,還不如老師可靠;第二,老師的學生一般都有比較接近的階層,比如舞蹈老師的學生,家裡不可能特別窮。

“老師,來份鴨腸!”

如果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做這事兒是有點不太現實。但是你如果是民辦培訓機構的老師,或者是做技能培訓的老師,比如瑜伽老師、駕校教練,做這事兒還是沒那麼大的偶像包袱。特別是優質女學生的資源,其實是非常值錢的。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成都那邊有個開在高校的健身房,老闆想把健身房的女生和年收入30萬以上的社會男士對接起來,搞點相親活動什麼的,其實想法很好,我估計市場需求也很旺盛,不過動靜太大,被學校叫停了。但是如果你所在的培訓機構,沒那麼多限制,還是可以考慮一下。

弄個公眾號,免費登優質女生資料。有人看中了誰,找你要微信號的話,收100塊錢。

或者主辦個線下活動,來的人每人收200塊錢,一場線下活動來個幾十百來號人,也能賺個萬把塊錢。具體操作方式可以看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相親生意如何賺錢?》。

相親是各地青年男女的剛需,但是現在真沒啥好的相親渠道。朋友介紹的條件不行,父母介紹的長得難看,相親網站上全是酒託,老師介紹的呢?!說不定還真就最靠譜,隔壁王二娃和李翠花就是在她舞蹈老師的相親派對上認識的。最後要真成了,也是善事一件,回頭給你包個大紅包。

結語

實際的變現方式肯定不止這些,比如出書、給企業做培訓、挪用科研經費等。現在是市場經濟,各位老師們也不要因為賺錢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只要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值這個價的,那就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