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採訪當天,房子斌的新戲《昔有琉璃瓦》剛剛開機,戲中他飾演了一位在故宮修文物的老師傅。在與深度文娛(ID:shenduwenyu)記者交談的過程中,他主動分享起自己最近的“功課”,“我看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所有相關的書和資料,包括這兩天我和幾位在故宮修文物的老師一塊接觸學習,他們的專注和嚴謹特別打動我,他們可能用一年的時間才把一塊表修好,每天就面對這些零件,沒有什麼名利心,一輩子就在做這一件事情,通過跟他們的接觸我也慢慢找到了人物狀態。”房子斌透露,從進組到現在,他不拍戲的時候,就上午一個人走過去聽聽課,回來看一本書,完全進入了一位“老師傅”的角色狀態。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一個演員,一個和創作較勁的演員,一個不想成為明星的演員。”這句話是房子斌的微博簽名,在最開始的聊天過程中,記者曾對他簽名中的“較勁”產生疑惑。但隨著對話的展開,談起國慶期間在央視電視劇頻道和愛奇藝熱播的都市情感劇《小大夫》中的“姐夫”吳漢唐一角,眼前的“佛系老師傅”逐漸開始顯露出了他“較勁”的一面。他說,雖然入行這麼多年,但面對角色,他還是在跟自己較勁。

角色合理化:先說服自己,再說服觀眾

在電視劇《小大夫》中,房子斌飾演的“姐夫”吳漢唐是一名經驗老道的養生醫生,是觀眾眼裡性格好、為人好,脾氣好的“絕世好男人”。吳漢唐在家中地位不高,只要“姐姐”黃彩雲(劉敏濤飾)大聲說一句話,他都會精神緊繃。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然而在近期的劇情中,吳漢唐因為汞中毒性情大變,不僅容易急躁,控制不住情緒,甚至開始對黃彩雲亂髮脾氣。在房子斌精準又略帶喜劇化的表演中,這段被網友稱為“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情節被拿捏得恰到好處,一句“黃彩雲,我的扇子呢?”更是讓網友為之稱道。然而聊到這個角色的創作歷程,房子斌卻感嘆,為了劇情呈現的更加合理,他又沒少跟自己 “較真兒”。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為了證實劇本中喝藥酒導致汞中毒,以至於性格變化這一劇情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房子斌特意去請教了專業醫生,得到的回答卻是:基本上不太可能,“只能是有一些焦慮、暴躁,還是能夠剋制住的”,大夫這樣告訴他。之後,房子斌和導演針對這段情節反覆探討,最終考慮到《小大夫》整體輕喜劇的風格,他選擇用輕鬆、詼諧的表演方式來呈現,“因為這個角色從頭到尾給觀眾一種挺好玩兒的感覺,所以我還是希望能處理得有反差一些,但又不敢變得太過,這樣喜劇就變成鬧劇了。”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入行多年,房子斌大大小小參演了幾十餘部作品,角色跨度從愛美人不愛江山的霸王項羽,到細數家長裡短的北京胡同爺們兒,當被問到“還有沒有想要挑戰的角色類型”時,他坦言,剛演戲的那幾年,他總想挑戰一個跟自己完全不一樣的角色。但隨著年齡增長,現在的他已經不再去想自己“要去演什麼”,而是攢著勁兒琢磨“這個要怎麼演”,“我現在做的,是看到一個劇本、一個角色,哪怕他就一句話,我也可以抓到他的亮點,然後在這個亮點上去延伸和創作。”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比起挑戰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房子斌現在更希望演好每一個不同的人,無論大小角色,都能通過自己的處理讓角色儘量合理化,讓人物更為豐滿、真實。“我覺得就是開發自己的潛能吧,有的時候戲裡沒寫到,導演沒有想到的細節我演出來了,他會說‘你這個好,演的好’,這才是我現在能為每個角色去做的”。

“體驗派”表演:讓角色融進我,再演出“我”

提到演員房子斌,多數人的印象都是“演技精湛”“實力派”“老戲骨”,作為舞臺劇累計表演場次1000場、表演經驗20多年的國家話劇院演員,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他的表演應是行雲流水、駕輕就熟,然而房子斌本人卻遠沒想象中的那麼從容自信。到現在他仍常常為角色焦慮、失眠、糾結,“哎呀,每天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房子斌一直認為,演員演戲,沒辦法千人千面,什麼性格的人都可以上來就演。比如《小大夫》中的吳漢唐,戲中他沒有孩子,從小帶大了妻子的妹妹黃蓉(張嘉倪飾),所以他和黃蓉的相處更接近父女的感覺,因此在處理和張嘉倪的對手戲時,房子斌借鑑了很多自己對女兒的寵愛日常。但面對吳漢唐對老婆唯唯諾諾的個性,擁有妻子楊雨婷這樣“頭號粉絲”的房子斌便很難體驗到這種狀態,“首先就得說服自己,然後就想要是我會怎麼做,把內心深處埋著的東西開發出來,再把平常房子斌的性格塞進去,但有時候自己內心掏不出來,自己平常性格又加不回去,就變成了自己永遠在跟自己較勁。”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在新戲《昔有琉璃瓦》開機之前,房子斌剛結束了《我和我的三個姐姐》的拍攝,戲中他飾演“大姐夫”,“他是一個特別特別小心眼兒的人”,一回憶起這個角色,房子斌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痛苦”的三個月,“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從自己出發,但我內心還是善良的,我現在回想都不知道自己每天是怎麼過來的!”在塑造這個角色的過程中,他的朋友圈風格都因此變得陰暗,甚至太太楊雨婷還懷疑他出現了心理問題。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也許是大學四年學習的“體驗派表演”對他的影響根深蒂固,房子斌說,他的表演從無捷徑,把角色融進自己,是他進入人物、塑造角色的唯一方法。他將每一個角色的靈魂注入自身,再將與角色“格格不入的”,屬於“房子斌”的那部分暫時拿出來,用每一個“新的我”,給觀眾呈現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最後將一切的“後遺症”留給自己。而正是因為有房子斌這樣的演員對角色的付出,才成就了角色,也成就了一部部經典的影視作品。

“出走”到歸來:命運教我懂得珍惜

入行21年,對於角色,房子斌從來都是在和自己較勁,與角色較勁。如他所說,表演上,他是較真兒的、忘我的,然而角色之外,面對市場,面對角色的主導權,房子斌卻表現得判若兩人,清醒、淡然,沒有半分執著。他說,曾經他也有過心態失衡的時候,但現在,他卻珍惜每一次還能演戲的機會,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命運。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1999年,房子斌出演首部作品《九九歸一》。2002年,《玉觀音》熱播,憑藉“好男人張鐵軍”,房子斌火速成名。剛被觀眾熟知的那幾年,話劇和片約接踵而至,他的事業也隨之進入高速發展期。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市場不斷髮生變化,房子斌慢慢感覺適合自己的好劇本好角色越來越難遇到,他逐漸開始質疑自己和這個行業格格不入。之後,他試圖逃離過演員的身份,他開過影視公司,下過海,就這樣“出走”了三年。直到他突然意識到,內心深處那顆熱愛表演的心還在隱隱牽動著他,最後,他還是選擇回來演戲。

誰曾想,老天就像怕他的決心還不夠堅定,2016年,房子斌剛回歸的第一部戲,就因道具車剎車突然失靈不慎從50米高的懸崖墜落,當場昏迷,萬幸沒有危及生命。“好多人都說人生要悟,怎麼悟呢?這次的生死一線讓我豁然開朗,我悟到了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待身體完全復原後,從2017年開始,正式迴歸演員身份的房子斌彷彿脫胎換骨,他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開始一部戲一部戲的拍,“因為中間放棄過,然後命運又讓你回來,所以就格外珍惜。”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四年前,房子斌曾和太太楊雨婷一起參加了訪談節目,節目中楊雨婷“控訴”丈夫玩命工作,身體透支,血壓幾度升高,讓她十分擔心。時隔四年,當記者再次提及這個話題,房子斌先是回答:“現在也開始學會注意,讓自己別太透支了。”然後自己想了一會兒,又半調侃半無奈地補充道:“但有時候陷在工作狀態裡,自己也沒意識是不是在透支。”在他描述的那個“工作狀態”裡,房子斌是一個“不會累”的人。

他說,如果當天自己的戲份多,他可能一天都不怎麼坐著,“有時候一個鏡頭拍完,工作人員會叫我們先回去休息,但我基本上還會站在現場,給燈光老師看光,或者給攝影老師看機位,等整場戲全都拍完,或者中午吃飯的時候才會坐一會兒,一直在那個狀態裡。”如今的房子斌,珍惜著自己被延長的演藝生涯,享受著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作為職業的人生。他說,只希望能遇到讓自己保持熱情,足夠投入的角色,不想給自己設限,也不想給角色設限。

專訪房子斌:入行21年,我與角色“較勁”如初

當記者問房子斌,“想成為一個怎樣的演員”時,他笑稱,年輕的時候,自己努著一股勁兒,告訴自己,一定要做一名好演員。然而人到中年,經歷了起起落落,如今,房子斌只希望自己能當一輩子演員,“我希望85、90歲的時候還能上舞臺、上電視,能不忘詞兒,不老年痴呆,這就夠了。”但在深度文娛看來,於房子斌而言,做好一個演員,已經成為了他的本能,正如那句話所說: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