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開學將近一個月,我們也都聽過不少關於“搖號元年”的新聞,但凡是個改革,都沒有順順利利的,總少不了風風雨雨。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毫無疑問,一線城市是搖號新政整治的頭號目標。不過相比北京這種公強民弱的情況,對民辦高手如雲的上海影響是最大的。上海作為一線大城市,先鋒和榜樣作用不可少,老百姓也很配合。

雖然偶有搖號前的民辦轉公,頂尖民辦犧牲口碑也要吶喊出對精英生源的渴求,以及搖號後的各種後遺症,公辦老師驚遇牛娃,民辦老師對坐都坐不住的渣娃痛心疾首,還有一些撈人的小動作...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總之,上海搖號上學第一年,基本算是平穩渡過了這個前所未有的大改革。

但其他地區因為搖號引發的么蛾子可不少,各種急赤白臉的投訴,爭鋒相對的挑撥,分分鐘都是一場宮斗大戲要激情上演。

其中一些官方回覆,倒是有些看點。今天挑幾個典型案例,也算是給咱們各位家長開開眼,當個路邊社來說了。


01

頂尖民辦遇到佛系家長舉報學校補課

搖號之前,是民辦學校掐尖


越是雞血的學校,招來的就越是雞血的家長,無論是課外加餐,還是增加考試,風裡雨裡,家長都是勤勤勉勉的配合,沒有一句怨言。
但搖號之後,一切都變了。

雞血的民辦,遇到了佛系的家長,以前毫無怨言的補課,現在還要被家長投訴上學太早放學太晚,嫌棄補課太多接送麻煩?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這則投訴的主要原因是“補課給家長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文中具體列出的麻煩主要有以下3點:

  • 每天上學太早,6點家長就要早起,為孩子做早餐送上學太辛苦;
  • 下午4點放學時間太晚,因為限行只能打車(初中這個時間放學可算晚);
  • 孩子補課太多,接送堵車很煩心,為此家長還提出了建議,“上網課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是不被採納”....

字裡行間描述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說自己有多委屈,多辛苦,身為學校,你難道不應該給家長一個舒適流暢的體驗?

看到這裡,牛校校長該哭倒在路邊了。別說搖號後的學生不再是成績好的牛娃了,家長也不再是以前那個一門心思撲在孩子教育上的家長了。

搖號之後的家長對孩子教育倒沒有太大擔心,反而是開始關注自己作為一位家長的體驗,不要起的太早,不要接得太晚,能睡到自然醒,優雅的接送孩子,要有一個舒緩的情緒,要保持精神健康...

話說這類家長不應該去公辦快樂教育嗎,為啥要去民辦求虐呢?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果然不經過努力、不付出代價就能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不能給人帶來榮譽感和成就感,也往往不被珍惜。
估計學校也鬱悶了,不讓掐尖,不讓補課,不讓考試,那這大鍋燴的生源怎麼提高成績呢?


02

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

卻入讀當地頂級民辦初中


如果民辦搖號後,招來的的家長,都是像上面這位“自我保護“意識那麼強,別說出不了成績了,分分鐘關門都不意外。

沒有後臺的民辦只好自救了,你有張良計,擋不住我有過牆梯。

所以就下有了下面這則投訴,投訴的主要內容是:


搖號第一年,寧波某同學並未出現在當地名校的搖中名單上,但是卻被群眾發現,已經在名校就讀了。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吃瓜群眾認為,此舉違背了國家公民同招的頂層設計,破壞了教育公平,要求有關部門予以查處。

於是官方給出了這樣的一個回覆——

該生沒有被錄取到該校,只是家長為了讓孩子體驗該校的教育氛圍,懇請能讓孩子參加該校的國防教育活動,而學校心軟就同意了。

而且活動結束,就把學生送回原學校就讀了。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哦,原來是個誤會呀,畢竟:暑期國防教育結束後,該生已經回原學校就讀。

不過投訴者和一眾網友,多次回覆表示不服,解釋就是掩飾: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但尷尬的是,在官方回覆的第二天,群眾扔出來新的實錘證據: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如果如回覆所說,張同學僅是國防教育期間體驗4天,為啥還被選進正式的家委會,擔任文體委員呢?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如果張同學,僅僅是去蛟川書院體驗4天的國防教育活動,怎麼解釋張同學的媽媽入選家委會?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群眾對這個官方回覆,表示了更多的質疑:

  • 如果沒有這個投訴件,正式開學後,該生會回原學校就讀嗎?
  • 我也想體驗名校的教育氛圍,懇請學校能讓我參與體驗式學習三年...
  • “嚴肅批評和責令不得發生”是什麼處理?至少也要徹查此類學校的所有班級實際就讀學生和當初公示的搖中名單是否完全對應吧...

03

家長投訴分班考

教育局回覆,是因此施教


入學的分班考,現在已經變成民辦應對搖號的主要作戰攻略。這讓很多普娃家長心很不安,千方百計進入名校,最後卻落得個陪太子讀書。

所以針對此類的投訴也絡繹不絕,投訴內容主要是,分班導致有的班級都是尖子生,配備的老師都還是最好的,學校領導也是理直氣壯,就是按照成績來分班的。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投訴分班考不讓人意外,意外的是教育局的回覆並沒有一棍子打死,沒有如往常一樣高舉拳頭重重的落下:堅決打擊... 堅決禁止...

而是默默的站到了學校的一方,官方回覆說:分班,僅僅是根據學生文理特長愛好,作了局部分層和微調,保證因材施教。

好班的學生是建立了一個大的共同體,學生在這個共同體之間流動學習。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04

想法是美好的

現實是骨感的


把上面3個富有代表性投訴,串在一起看就會發現,搖號這個政策,初衷是大愛的,想法是美好的,官方的權威解釋是公平的,但現實是骨感的,政策是有縫隙的,實際操作是有各方利益衝突的。

很多人擔心,搖號之後民辦生源差距拉大,沒辦法萬眾一心的雞血了,好學生和差學生同處一室,讓好的不會更好,差的可能更差。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一點沒錯,這就是民辦學校最頭大的問題啊。

至於有什麼應對方法,答案大致就是上面的這些投訴了——

以掛靠學籍、體驗課程的名頭,開啟隱藏的優質生源渠道,以及分班教學的策略...按群眾看來,這些都是有違教育公平的,不符合人間大義的,按通告來說,一律應該嚴厲打擊,嚴格制止。

但從這些投訴和舉辦的官方回覆來看,一線的主管部門,對民辦的這些小動作,沒有嚴厲打擊,反而是默默站在學校這邊,甚至有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意味。

大家不是生活在烏托邦社會,每個人都無慾無求的,假裝殘酷激烈的競爭不存在。在市場化的經濟規律下,高質量、多元化的教育資源,仍然是家長的強烈追求。
比如國際化的教學理念,雙語個性化小班,優質生源集中培養的圈子氛圍,滿足在公辦“吃不飽”的孩子,高效率的學習方法等等。

這都是民辦能滿足家長追求個性化教育的需求,當然這也是民辦高學費的價值體現。


前幾天剛進入上海某區一線公辦初中就讀的家長,情緒激動的吐槽了一個多小時:公辦初中簡直是在浪費生命,英語居然還停留在雙語學校2年級階段...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不僅有錢人對優質的教育資源有需求,一線城市裡被學區房拒絕的“窮人”,或是無學可上,或是性比價高,只有民辦學校才能給這些人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

家長和民辦學校雙方,也算是你情我願,兩情相悅,互容互賞了。

遏制民辦,能讓家長少花錢嗎?並沒有吧,這些錢只會流入房產,讓學區房一波一波的漲。

當然了,如果政策也遏制了公辦熱,全區大搖號,把房價降下來,每個人都搖號上一梯隊公辦,你看有些人還會說搖得好麼,還會像諷刺民辦那樣——不治治你們,還真以為學區房價格高是因為學校教得好?
如果學區房的房價也那麼大同,那麼佛系,那麼公平,估計有些人要哭暈了。畢竟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利益。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民辦教育取代不了公辦的公益性,也取代不了學區房的強投資性,但公辦教育也無法滿足家長的多元化的需求,低收費、高質量素來不能兩全,否則就沒有民辦的如火如荼了。

在深入改革開放、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經濟大環境下,無論公辦、民辦,都應該是“市場條件下的教育服務提供者”。

生源是民辦的生命線,這沒有什麼好否認的,如果不能擇生源,民辦學校存在的意義也不大;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也是家長的強烈需求,兩者不謀而合。

無論是放在臺面上的合規渠道,還是像上面這些或明或暗的小動作。在搖號政策往後要延續很多年的前提,民辦開啟優質生源補充渠道,也真沒什麼可意外的。做父母的,又有誰不想讓孩子的命運之路走的更平緩,更順暢,更自由呢?

我們持保留意見,你們又有什麼看法呢?

緊張!頂尖民辦遇佛系家長舉報補課,不在搖號錄取名單上卻能入讀

想了解更多2020幼小、小初及國際學校和英語培訓最新消息(如面試策略、政策解讀、學校信息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bxuetong,或者直接搜索“學通Elite學前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