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子同行PMC基礎講座 pmc的績效分析及提高

前面說了那麼多內容,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出來成績。那麼那些績效可以體現PMC的成績?怎麼提高了?

PMC的主要績效,其實前面已經分計劃達成庫存週轉兩篇文章講過了。大家可以點鏈接回顧一下。這裡主要再強調一下處理思路,另外再特別強調關於成本方面的績效。

這裡特別說一下,績效體系不一定有考核。也就是說如果你自己有數據意識,就可以整理數據,每月彙報。這樣也可以算一種績效體系。不過,這樣就意味著,你需要特別的勇氣去較真,如果你自己渴望成長,或許你真的會這樣去做。

計劃達成率相關績效

統計口徑

這個模式有很多,比如按訂單數量,按訂單行數,按總數量,按總產值。選擇不同的統計口徑,數據可能差異很大,不能為了數據好看,採取不符合公司實際需求的模式。不過績效公式是公司內部的人為改善管理定下來的,自然可以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定義,只要口徑保持前後一致就算合理。

其中是否允許修改交期,這裡面的爭議比較大,不同行業的影響也相差很遠,要根據自己公司的情況確定規則。

劃分子績效

準時交貨率是一個二級績效,一般掛在客戶滿意率下面。為了讓大家同心協力,需要分解到每個職能崗位上。一般有兩個分法。

按計劃實現需要的事物流的先後順序,比如不同工序的完成情況。

按會影響計劃完成的公司內部不同職能,比如下單及時率,入庫及時率,檢料及時率,BOM準確率,庫存準確率。

可以先參考別人公司現成的。然後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改,比如把不是關鍵點,又從來沒有出過問題的刪除。如果出現新的問題,發現沒有績效監督,就追加上。比如廣東這邊南風天,星期一回來上班,大家經常因為電腦啟動不了,影響工作,你就可以增加一個電腦故障的績效考核電腦部門;但如果你抄到別人的公司的績效,發現你們公司電腦基本沒有異常,完全可以刪除這一個績效點。

改善

獎懲只是提高績效的一個重要工具,但績效的作用不是獎懲。他更多的是讓經辦人員聚焦於核心過程。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改善了?

第一步是收集數據,分析出來各種影響點。

然後圍繞問題,改善流程,培訓人員,PDCA循環直到問題徹底解決。

這裡特別提醒下,要自己心裡有譜,哪些是流程的問題,哪些是人員能力的問題,哪些是資源的問題,不要明明資源沒有給足夠,反而怪下屬能力不夠。

庫存週轉率相關績效

統計口徑

這個和準時交貨率其實是一樣的,之前週轉率,特別說了統計口徑的問題,這裡不重複了。

劃分子績效

庫存週轉是一個二級績效,一般掛在利潤下面。這裡比較尷尬,因為一般是按原因分解到產生呆滯及庫存的部門或者個人的,比如工程更改產生的,預測取消的,訂單延期的,最小採購量,風險採購不可以取消。但這些往往是強勢部門,喜歡以,你這樣考核,那我不接單,不交貨,不工程更改來口頭威脅。因為很多時候和正常生產物料關聯在一起,偶爾高層也會屈服,同意暫時不考核。

PS:對於業務的租賃,售後的配件,這些部分是可以單獨計算週轉率的,鼓勵他們合理預測,加快回收。

改善

這裡強調一點,跨部門協作,從研發和接單過程就介入,預防呆滯的效果比最後處理好很多。

成本因素的隱形績效

其實這主要指運營指標分解後的績效,但很多公司管理精度不夠,沒有劃分的很細。往往是用出事就倒扣績效的模式操作。對於PMC,最常見的是成本指標,比如庫存成本和急件成本,比如庫存金額,採購現貨溢價,上機費,空運費用等等。

但尷尬的一點在於,有些費用是不經過PMC控制的,如果真的要統計,需要財務的配合,再加上,有些公司單價信息是保密的,不好搞。但不考核這些績效,日常中會發現很多部門不重視PMC的指令。

統計口徑

統計口徑比較簡單,一般是按額外增加的費用或者車間人工工時累計。

劃分子績效

業務的急單,按單歸集;因為內部人員問題導致的損失,按部門或者人歸集。主要是從成本和費用類型加上責任主體,這樣來分解。

改善

這個和錢掛鉤,只要你真正統計出來,影響比較大的,相關部門會比較重視,然後改善的。

整體改善

前面是按結果導向進行向下細分,但實際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因素是相同或者矛盾的,所以最終我們需要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整體分析,採取合適的方案,才能真正有效提高績效。

方向*方法*堅持*運氣,這四個大因素綜合起來,才是最後的結果。在企業管理裡,決策必須對;內部的框架必須完善;對應崗位的需要的最低要求的能力必須有。遇到問題,首先應該分析他是否違反了大方向, 然後分析是方法有問題嗎?接著分析是人員能力問題嗎?千萬不要反過來。出現問題先找人背鍋,指責別人能力有問題。而上面的三個類型解決的方法是不同的,原則也是不同的。

方向的歸方向

方向問題指的往往是決策方面,是需要跨領域收集信息,找對有經驗或者天賦的人才能搞定的。

PS:你如果只是執行層和管理層,不能違背決策層的,成為阻力。比如公司主打高科技,要求快速反應,你去鬼扯要大批量生產,不換線,那是找死。

方法的歸方法

方法指的是企業內部管理能力,比如職責劃分,流程這些。一般是跨部門多溝通,達成共識,規避風險。

能力的歸能力

能力指的是執行個人的問題,一般是先培訓,實在不行,調整分工,再不行招聘人。

因為困難,才需要我們存在

作為計劃人員的PMC,“計劃沒有變化快”這句話應該經常聽到或者自己也調侃。但如果企業內部穩定,異常少,他們往往就會把計劃職能讓其他職能兼職,不會單獨設立這個崗位。所以就是因為亂才找你來。不困難,我們也就沒有這份工作了。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抱著一種沒有異常的幻想。只能儘量評估各種風險點,提前預備機動資源以應對。但是也不要預備太多,因為想零風險,增加的成本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承擔的。

攜子同行PMC基礎講座 pmc的績效分析及提高

攜子同行PMC基礎講座 pmc的績效分析及提高

攜子同行PMC基礎講座 pmc的績效分析及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