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本文系作者銀狐易購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公元1123年6月的乾順皇帝是開心的,接連不斷的好消息,沖淡了夏日興慶府內的炎熱。這些消息中,有兩條最為重要。第一條是,大遼王朝天祚帝派使臣前往西夏,封乾順為夏國皇帝,這是西夏自李元昊建國後,第一次得到遼國的正式冊封。第二個好消息來自西夏的皇宮內,乾順皇帝的一個姓曹的妃子為他生下了長子,給四十歲的乾順皇帝送去了令他興奮不已的禮物。按照史料記載,這個男孩出生時,屋子裡充滿了彩色的光芒。乾順的女兒成安公主非常喜歡這個異光中降臨的弟弟,向乾順皇帝請名為“仁孝”。

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李乾順繪圖

乾順五十六歲駕崩時,仁孝已經十六歲了,和他的爺爺、父親因為幼年即位而使西夏陷入母后攝政的局面不同,仁孝即位後就開始親政。他汲取爺爺、父親執政時後黨謀位的經驗教訓,辦理完父親的國喪後,頒佈的第一道聖旨就是尊任氏、曹氏兩位母后為兩宮太后但不允許她們干預皇權。公元1140年2月,仁孝又立党項族中的大姓罔氏女子為皇后,這個聰敏賢惠、知書達理的党項大姓女子登上後位,不僅幫助仁孝在後來的政治決策中起了作用,還加強了西夏皇權傳到第四代時的皇族勢力,避免了第二、第三代皇帝在承領皇權時的後黨執政局面。冊封罔皇后之後三個月,金朝就派遣使臣冊封仁孝為夏國王;公元1141年8月,西夏群臣又集體上書,請仁孝尊為“制義去邪”皇帝,這表明他在即位兩年時間內,皇權地位得到了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認可。

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仁孝繪圖

仁孝即位初期,北宋被東北崛起的女真滅亡,宋室南遷,中國的大勢進入南宋、女真人建立的金和党項人經過整整一百年苦心經營的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個王朝之間開始了微妙的外交關係:夏受制於金的進攻,仁孝採取附金和宋的國策,而且這個國策在仁孝五十四年的執政期間,沒打折扣地得以實施;同時,仁孝並沒有放棄和南宋王朝的交往,尤其是對他深深敬仰的儒家文化,開始了大規模的吸收和融合。公元1143年3月,西夏王朝的京城中興府(原興慶府)突然發生了強烈地震,不僅震級較高,而且餘震持續一個多月,造成京城及周圍地區宮殿、民房倒塌,城牆斷裂,人畜傷亡上萬。一個月後,西夏境內的夏州一帶又發生更為強烈的地震,地下噴出的黑沙埋沒了民房、林木、田野,人畜死亡不計其數。連續兩場大地震,不僅給西夏正在恢復的經濟帶來損毀,更動搖了人們對新皇帝即位後的信心。

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古代城市

御史大夫蘇執義向仁孝皇帝進言:“京城和夏州相繼發生地震,這是上天給陛下的警示,您不可不察。”於是,仁孝親自深入災區視察。看到地震災情後,他下令這兩個地震災區的民眾,因遭地震地陷家中死兩人者可免稅三年,死一人者可免稅兩年,傷者可免稅一年等免稅制度。倒塌的房屋和城牆,則由朝廷責令有關部門負責修復。一些災區的民眾群起為盜,州兵請求朝廷出兵鎮壓。這時,升任樞密承旨的蘇執禮再次進言:“這些人本來都是良民,因為災情帶來的饑荒才出事,不能把他們和盜賊相比,應該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仁孝再次採納蘇執義的建議,於8月頒佈了《賑恤法》,命令各州按照災荒的輕重程度賑恤災民。一系列仁政避免了社會矛盾的激化,使仁孝得以順利渡過繼位後的第一次社會危機。

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古代勞作的人

隨著西夏王朝封建化進程的加快,一些貴族在接受中原文化的同時,開始沾染宋王朝中地主貴族的斂財習氣。仁孝的叔叔就是一個典型。他因為助乾順有功,擁有重兵而居功自傲,搶奪民間宅院為自己建造府邸,七十多歲仍然妻妾成群,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一時成為党項貴族效仿的對象,引發党項上層貴族的攀比風氣。仁孝下令制止這種奢靡之風。當時,一些發生饑荒的地區,民眾生活艱難,加上地震帶來的經濟苦難,導致各地災民暴動,規模最大的是西夏北部黨項部族起義。仁孝命西平王任得敬統兵鎮壓起義,終於將即位後的第二個社會危機消除。

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古代打戰

西夏早期的土地、水利設施等隨著其封建社會制度的逐步建立,逐漸出現了私有化傾向。仁孝時期制定和頒佈的《新法》明確了土地的私人所有制,這是西夏曆史進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皇帝和高層貴族成了土地的最大擁有者;武將通過軍事擴張為自己爭得領地;一些高級文臣則強迫兵民為自己去侵耕邊境地帶的土地;普通的民眾只有靠開墾荒地來為自己謀取耕地,這種方法得到了法律的保護。西夏的《天盛律令》規定“生荒地歸開墾者所有,他和族人可永遠佔有,並有權出賣”。這也導致西夏境內的大片牧場被損毀、森林被砍伐,許多原本林草茂盛的地方環境遭到破壞。土地的私有制合法化後,仁孝開始仿照宋朝的政治結構形式,改革政權機構,從法律上確立官員的等級制。除了奉行乾順時期的統一官職名稱和實行分封外,從法律上確立了王朝內部的七個官僚等級制度,其官職機構的完備、品位系列的完整以及等級界限的嚴格,和宋朝的官職系列相差無幾。

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古代朝堂

公元1144年6月,仁孝皇帝下令各州縣仿照宋朝辦學,設立學校,並實行科舉考試;甚至在宮廷內設立“小學”,專門讓宗室貴族中7~15歲的子弟全部入學,接受儒家教育,仁孝皇帝自己還常常帶著皇后去“小學”察看教學情況。1145年8月,仁孝又模仿宋朝,在西夏境內設立太學,根據學生的成績優劣,分別給予不同程度的賞賜;通過科舉形式來選拔和任用官員,確立了西夏的科舉取士制度。1146年3月,仁孝做出了一件令宋王朝的儒家知識分子都吃驚的事情:他親臨太學祭奠孔子,並下令尊孔子為文宣帝,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孔子尊到帝位的皇帝。隨後,又下令西夏各州郡建立孔廟、祭祀孔子,讓百姓頂禮膜拜。這是西夏向中原學習漢文化邁出的最大一步,標誌著西夏開始進入文官集團統治時期,党項人身上的凌厲殺氣逐漸從這個王朝的血脈中淡去。

仁孝在位的時候是西夏王朝巔峰中的盛世,他採取了哪些政策?

孔子石像

1148年3月,仁孝又下令設立內學,親自挑選儒家學派的著名人士主持授課,更進一步推行儒家文化。仁宗對漢文化的引進與推崇,推動西夏文化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仁孝皇帝不僅重視和宋朝的文化交流,還於公元1154年9月派人前往金國,請求在西夏和金國交界的邊境(金國境內)設立書市,出售西夏國內翻譯的有關儒、釋、道方面的書籍。這個做法得到了金國皇帝完顏亮的允許,為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道橋樑。1161年1月,仁孝完全借鑑宋朝,設立國內最高學府翰林學士院,將那些還未走上仕途的學子納入其中,給他們為西夏皇權出謀劃策的機會。一旦國內的官職出現空缺,就從翰林院中進行選拔,使翰林院不僅成為皇朝的智囊團,更成為文官的儲備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