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繡花功夫”,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連日來,蘭山經濟開發區將“繡花”功夫用到人居環境整治中,通過精準和精細的“穿針引線”,把耐心、專心、恆心融入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各個方面,全力提升轄區環境面貌。

耐心,爭取群眾理解

群眾是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和受益者。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至關至關重要。為此,蘭山經濟開發區充分利用村廣播、宣傳橫幅、宣傳彩頁、微信群等方式及時向村民傳達政策規定和工作要求,使人居環境整治政策深入人心,全面提升群眾愛護村莊環境意識,營造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

回想剛開始整治的時候的處處碰壁的場景,前洞門村網格員曾昭海仍然記憶猶新。“當時我們著力整治門前亂搭亂建和門前柴草的擺放。群眾不願意拆,我和村幹部多次入戶講解政策,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工作做通為止。還有一些人藉口廢棄的木頭物料有用,沒地方放,我們齊動手幫忙抬到院子裡給整理好,乾的多了群眾自己也不好意思了,紛紛加入進來,後面工作也就好開展了。”如今每次路過這條街巷看著乾淨整潔的庭院環境,大家無不豎起大拇指。

專心,開展通透整治

為把轄區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蘭山經開區嚴格工作標準,制定了街巷“通透式、立體化”整治要求,務求達到街巷條條一望通透,沒有“五堆”、“三亂”、旱廁的目標。

各村嚴格執行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制度,拆違建、改廁所、掃街巷,開展常態化清掃保潔、垃圾分類直收直運,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垃圾桶等關鍵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特別是在街巷整治上,黨員帶頭,發動群眾,勸導大家將房前屋後打掃乾淨整潔,柴草堆碼整齊,雞鴨實行圈養,鼓勵群眾在房前屋後栽上花草竹樹。

同時,蘭山經開區根據產業發展、風貌特色、設施配套等情況,劃分為一般村、提升村和特色村三類,因地制宜,連片打造。針對一般村,推行“四清”行動;針對提升村及特色村,充分利用家前屋後、道路兩旁、水塘庭院等地,種植綠植,設置醒目的村規民約、村名標牌,營造自然淳樸、富有層次的景觀效果。

恆心,建立長效機制

在整治過程中,蘭山經開區堅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注重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因素,加快建立一套有制度管護、有資金維護、有人員看護的長效機制。

經開區人居環境領導小組每天調度工作開展情況,對動用的黨員數量、群眾數量、機械數量以及清理整治的“五堆”、旱廁、溝渠、亂貼亂畫、庭院數量進行詳細統計通報,按照評分標準,對各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量化排名,全面考核村居人居環境整治情況。經開區安排60萬元資金,支持村級環境整治,讓各村“比學趕超”的整治氛圍越發濃厚。

在具體工作開展中,經開區從上到下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新格局。科級以上領導幹部親自帶隊一線開展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現場排除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爭相精心打造自己的工作亮點,從點到面都能顯現幹勁沖天的場面,自始至終熱度不減,你追我趕成為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新常態。

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正在蘭山經開區加速推進。家家整潔、處處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