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紅木傢俱的歷史

紅木傢俱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收藏紅木傢俱也是很多傢俱愛好者經常購買紅木傢俱的原因。那麼為什麼會收藏紅木傢俱呢?下面就讓

勝芳在線的小編帶您來了解一下收藏紅木傢俱的歷史,以便在您瞭解紅木傢俱的歷史時有個參考。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助到您。


收藏紅木傢俱的歷史

中國紅木傢俱的收藏之風始於洋人。1944年,德國人古斯塔夫.艾克著書《花梨傢俱圖考》,1971年美國人安思遠又著書《中國古代傢俱》,再度將中國古代傢俱以圖錄昭示,反映了洋人的藝術價值觀。

在這兩個時期,中國或者處於內憂外患之際,或者置身文化大革命的烽火連天,很少有人拿出充裕的資本做那等“玩物喪志”之事。

有人將中國紅木傢俱的收藏曆史分為了三段:第一時期為民國至1985年;第二時期為1985年至1995年;第三時期為1995年至今。

第一時期,除中國的少數收藏家外,如肖山朱家,北京費家等,西方藏家蜂擁而至。當時的收藏標準是家中的精絕之作,漆傢俱價值遠高於其它傢俱,今天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美國費城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中都可以看到鴻篇鉅製的漆傢俱,這都是這一時期流散出去的。至於硬木中的紫檀黃花梨傢俱,也有不少漂流在外,無法統計。

第二時期,是中國古傢俱流動的最快時期。僅十年時間,成千上萬的優秀中國古傢俱以奔湧之勢流向境外。由於國內剛剛改革開放,百姓們都奔向新的幸福,對古老的傢俱棄之毫不心痛,致使古傢俱收藏的最好時機喪失。洋人卻在這場變革中大大受益,境外的中國古傢俱的收藏家基本上都在這一時期完成了收藏,包括美國加州的那座知名的中國古典傢俱博物館(1996年在紐約將其全部藏品拍賣,大獲成功)。

第三時期,中國開始有自己的拍賣行。古傢俱在拍品中雖數量寥寥,但影響非凡。殘存在大街小巷的傢俱身價立刻倍增,國人自己開始注重傢俱帶來的樂趣,注重古傢俱中蘊含的巨大財富。幾百萬元一件的傢俱讓國人目瞠口呆。價格的飛速上揚,從客觀上保存了一大批傢俱留在本鄉本土。

由於信息業的發展,今天世界各地的拍賣均在同一起跑線。國人可以通過電話將遠在萬里之外的對手擊翻,將心愛之物收入囊中,但前提是得預備足夠的子彈。在這場爭奪財富的戰鬥中,國人與洋人側重不同,往往打不起來,使許多學者認為的重器依然滯留海外。國人的收藏熱,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膚淺、勢利、缺乏遠見卓識。今後是否漲價似乎是收藏的唯一標準。

看了本篇文章您一定對收藏紅木傢俱的歷史有了大致的瞭解了吧。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傢俱的資訊,請關注勝芳在線,讓小編帶您瞭解更多的傢俱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