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市花園鎮能人治村,10個社區集體收入超3萬元

傳統農業鄉鎮如何找到突破點,在鄉村振興中突圍?最近,樂陵市花園鎮黨委書記周強一直在思考的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農村集體經濟增收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傳統農業鎮必須順應農業發展新形勢,因地制宜做活土地文章,以集體的強筋壯骨推動農村美、農業旺、農民富。”4月16日,周強向記者介紹,近年來,花園鎮以基層黨建為引領,釋放返鄉能人的資源和能力優勢,打造集體經濟亮點村,帶動全鎮各村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長遠路子,取得明顯成效。目前,10個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3萬元,9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成功轉化。

原是花園鎮有名的軟弱渙散村的房家村,近3年間的改變,讓周圍村莊的很多村民感到羨慕。他們不僅羨慕村裡硬化的馬路、明亮的路燈、整潔的路面,羨慕村裡留蘭香種植合作社讓村民拿到分紅、增收致富,更羨慕的還是房家村有個時時刻刻為村民著想、有能力有擔當的村支書。

房家村的村支書叫房富民,是山東福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自2000年自主創業,房富民努力打拼,到2016年時,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談及回村任職的緣由,房富民感慨頗深:“最初很擔心自己離家多年,對村裡情況不瞭解難以勝任,但內心對家鄉的感情、對鄉親們的感情很深,加上鎮裡領導的勸說,最終下定決心回家鄉作貢獻。”

和房富民經歷了同樣心理歷程的還有北京戎威遠安保服務集團常務副董事長、大韓村黨支部書記韓向勇等,他們都是花園鎮的返鄉能人。目前,花園鎮已有8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任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村莊從無人管到有人幹有人擔,發生了明顯改變。

樂陵市花園鎮能人治村,10個社區集體收入超3萬元

房家村留蘭香種植基地綠意盎然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返鄉能人到村任職後,都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開展工作的抓手,配強村“兩委”班子。民有理念變一人,幹部有理念變全村。返鄉能人發揮頭腦靈活、眼界開闊、資源豐富的優勢,依託商會、流動黨員黨支部等平臺,將創業有成、思想先進、熱心為民的能人吸納進村班子,以“能人效應”帶動村集體增收,探索出“能人治村”新模式。比如,2017年4月,房富民回村任職時村集體收入為零,在房富民的帶動下,村裡通過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開展留蘭香和核桃間作種植,合作社運營採用投資模式和企業管理方式,打造了“1+1+X”模式,當年集體就收入5萬元,2018年集體收入30多萬元,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

“現在村裡的合作社越辦越大,我相信自己的投資是值的。”4月16日,恭敬李村村民陳磊說,村委會主任李方勇是返鄉能人,在他的帶領下,村裡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順利推進,以前沒人管的荒廢坑塘都成了養殖泥鰍的“聚寶盆”,村民們也當上了合作社的“股東”,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李方勇是一名外出創業人員,2018年,在北京市小胖餐飲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總經理的他積極響應樂陵市和花園鎮的號召,回村當選村委會主任。回村後,他不僅自掏腰包修建村文化廣場、安裝太陽能路燈,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還帶領村“兩委”班子清產核資,收回了68戶村民5年所侵佔的235畝集體土地,並對收回的坑塘進行整理,成立了含德厚水產養殖合作社,開展泥鰍養殖和淡水養殖。合作社實行股份制經營,共籌集資金200萬元。其中93戶村民入股171萬元、佔85.5%,村集體入股29萬元、佔14.5%,村集體是大股東。

樂陵市花園鎮能人治村,10個社區集體收入超3萬元

恭敬李村往日荒廢坑塘成了養殖泥鰍的“聚寶盆”

從集體單幹到全民參與,村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產業振興不再是村委會的“獨角戲”,每個村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今年,恭敬李村通過坑塘整理,擴大了養殖面積60畝,目前第一批魚苗已放養。

據統計,2018年以來,通過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花園鎮的12個村收回原來閒置的、荒廢的甚至被侵佔的集體資源,明晰了土地的集體權屬,成功發包集體資源450.6畝,完善簽訂發包合同435份,村集體承包收益45.97萬元,村內集體資產資源重新“活”起來、“動”起來。

“一家一戶的單打獨鬥難以適應農業產業化趨勢,只有‘化零為整’才能有更大發展。”周強說,當前,村集體承包地多以單戶小規模流轉為主,流轉費用最低約每畝每年150元,土地利用率低,對村集體增收是杯水車薪。因此,近年來,花園鎮著力推進土地流轉整合,積極引進產業化項目。

2018年,花園鎮整合小韓、小宋、王道元、故城、範橋、小李、銀子王等7個村的流轉土地,引進佔地792畝的溫氏肉豬規模化養殖小區項目,僅土地流轉費就從每年每畝300元增加到1000元。項目集環保、安全、智能、節能於一體,計劃總投資1億元,主要建設育肥舍52套,配套建設環保工程及公用工程,為溫氏集團提供肉豬上市。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飼養上市肉豬9.6萬頭,預計年銷售收入2.88億元,有效帶動村民增收和集體增收。

去年起,花園鎮又結合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對村內空閒宅基地、閒置土地進行整理,目前正在與天津苗木公司洽談合作,打包流轉土地進行苗木種植,既可以美化環境,又能增加集體收益。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胥愛珍 通訊員|郝坤 劉強

編輯|於春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