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條件寫作# 借錢:虛榮與偽精緻下藏著的不堪

#我,無條件寫作# 借錢:虛榮與偽精緻下藏著的不堪

“滴答”

“滴答”

放在身邊的手機突然發出的微信提示聲打擾了我午休的好夢,迷糊之間,睏倦的大腦發出指令:別理會,繼續睡,有急事會電話的!

於是,我翻了個身,打算繼續接茬夢周公。

“滴答”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越來越密集的連環催魂奪命call像炸彈一樣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攻擊著我的聽覺,實在睡不下了,我只能認命的爬了起來。

拿過手機一看,微信是我大舅發過來的。

心裡“咯噔”一下,以我對大舅的瞭解,無事時他是不會聯繫我的,只要聯繫,百分之九十九是想要借錢。

果然,打開微信內容,毫無意外的又一次證實了我的猜測。

“萌,在嗎?有事找。”

“萌啊,江湖救急,你舅媽的爸爸住院了,需要借一萬。”

“萌啊,明天就要啊,一定幫幫忙。”

......

(一)大舅

大舅是個瀕臨下崗的工人,大舅媽是沒有收入來源的家庭主婦,家裡還有一個正要用錢的上學的孩子。按理日子應該過的緊巴巴的,可事實上卻活成了有錢人。有人會說:大舅能掙唄?錯,答案是大舅能借啊!

大舅是個疼老婆孩子的人,平時所掙都儘可能滿足她們的生活需求,只要兜裡有錢,想買就買。至於明天,不去想也不會想,明天的事明天再說了。遇到緊急情況就是一個字:借!

好在大舅的兄弟姐妹多,能幫襯的也多。久而久之,大舅也養成了有事就伸手的習慣。聽大姨說,大舅家孩子上學的學費都是她和我媽每人一年輪流幫著付的。

記得我們都還在用蜂窩煤爐做飯的時候,大舅家第一個買了燃氣灶;之後的BP機、手機,大舅家一個不落,勇爭先鋒。甚至於到後來,手機可以半年換一個,衣服鞋帽非名牌不穿。

大舅媽作為一個無業人員,其花錢灑脫的做派也是可圈可點的。

今天花幾百染個頭發,明天覺得不好看了,又可以再花幾百塊把頭髮染回來。尤其是愛買彩票,總是夢想著一夜暴富,成為擁有五百萬的幸運兒。

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家的孩子畢業後可以分期買蘋果手機,可以花一個月的工資過生日。和他父母一樣,兜比臉都乾淨,遇到急用,就向他父母伸手。

這樣的一個真草根偽富豪家庭,沒有一點抗風險能力,一有風吹草動,所能依靠的就是手心朝上:借!

前幾年,汽車逐漸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大舅是個特別喜歡車的人,做夢都想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看到別人家的汽車夢都實現了,他的心也就更加騷動了。

於是,我接到了大舅借錢買車的電話。理由是,他想跑黑車,掙點錢。

對於大舅積極向上奮鬥的想法我表示贊同,但是我和大舅分析了市場,覺得黑車這個活掙不了錢。作為一個人口不多地方不大的小縣城,放個屁的功夫就能轉遍縣城,況且還有一定數量擁有汽車的家庭,加上公交車、出租車的衝擊,還有政策影響和大舅本身愛玩的個性,跑黑車對於大舅來說不是個掙錢的路子。

於是那一次,我拒絕了大舅借錢的請求。

但是,在我媽等兄弟姐妹的幫助下,大舅還是順利的貸款買了一輛小汽車。

開始,大舅的積極性也高,每個月還能跑回來車貸。慢慢的,周圍有車的家庭越來越多,黑車也越來越多,大舅開始失去積極性了。車子除了代步並沒有發揮出掙錢的功用,跑車掙錢的想法最終只是成了想法。於是,大舅的生活裡除了多一輛揹著貸款的車,沒有任何改變。雖然成功加入了有車一族,但原本就捉襟見肘的生活因為多了養車的各種費用反而更加艱難,有時候連加油都要去蹭別人的。

(二)借錢

我逐條看著大舅發來的密集借錢微信,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起源於大舅媽向她孃家借的一萬塊錢。

前面說了,大舅媽是個不掙錢又花錢灑脫的人,所以每每捉襟見肘。開口借遍了我們這邊的親戚後,又向她孃家父母借了一萬。當時說好一年歸還,但時間到了大舅媽沒有還錢,她的孃家父母也沒有辦法。

如今大舅媽的爸爸生病住院急需用錢,便催著她還錢。可她哪有錢還?只能拆東牆補西牆,開口向我借了。

大舅媽在微信裡的一條語音帶著哭腔,大意是她的父親如今病重,急需錢救命。關乎人命,所以請我無論如何都要借她。

大舅和大舅媽平時借遍了親朋好友,導致現在很多人看見他們都繞著走,生怕他們開口借錢。況且要的又急,幾個兄弟姐妹都不是大富大貴之人,家裡沒有一萬塊的流動資金。於是他們想到了我。

說實話,我是不願意借的。

我一向信守“有多大頭戴多大的帽子”,量入為出。平時也看不慣大舅那種精緻的草根富一代的做派。但凡舅舅舅媽有一點普通人過日子的想法,即便攢不上錢,也不至於欠那麼多的債。

老公勸我說借吧。一來是親舅舅,不好拂了面子;二來也畢竟是救命錢。於是,我語音回覆說好。舅舅舅媽又是一通千恩萬謝,說等他將來一有錢,第一個就是還我的錢。

第二天,我把錢打到了大舅的賬戶。大舅回覆了三個字:收到了。從此他的微信再沒有響起過滴答聲。

(三)“精緻”之下是借錢的潦倒

在中國,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消費觀是量入為出,積穀防荒。因為生活充滿著不確定性,一個家庭如果沒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就會出現各種危機。

而往往會有一些人無視這些潛伏的生活危機,為了繼續披著“精緻”的外衣,完全不顧藉錢時的難堪,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黃渤曾經說過:在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你強大的時候,世界都會對你溫柔友好。

確實如此,你能夠被人仰望的時候,你所有的優點都會被放大。這個“被仰望”指的是你強大到一定程度,包括在某個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也包括你擁有“錢”這個膚淺卻又現實的成功標誌。

但如果你潦倒到去借錢,你才會明白自己在別人的心裡有多不堪。

所以,別用別人對你的不堪去為自己的虛榮和偽精緻去買單。也別把父母親戚當成ATM,沒有人有責任和義務駝起你的人生,每個成年人都必須為自己負責。

借錢是沒有辦法,而不是生活常態。

供個婚房,欠個車貸,生意週轉需要短借數時,都可以理解,這叫沒辦法。但如果生活全憑瀟灑,遇事全靠借,三千五千,三萬五萬,張三借了找李四,李四借了找王五,這就不是正常過日子的態度。

靠借錢來裝扮自己的人生,是對人生的誤解。像我的大舅,穿上了高級時裝,也開上了小車,他就成了周圍人眼裡的有錢人了嗎?

消費有自己的尺度,就是:有多少錢,辦多大事。想過好日子,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奮鬥,靠自己的雙手去賺出一個美好的生活,而絕不是靠借!

畢竟,借錢不是別人的捐款,可以不需要還。借錢更是洞察人品的一個表象,人品遠比錢珍貴。

虛榮與偽精緻的背後是借錢的潦倒,千萬別讓自己的人品毀滅在借錢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