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沒了麒麟還有什麼?

Mate40系列發佈快一個月了。這一個月當中風波不斷,可以說高潮迭起。先是周冬雨屏幕門鬧得沸沸揚揚,中間又意外來了個榮耀打包出售。

可以說是一時間街頭巷尾眾說紛紜。各位看官老爺心裡也是各有想法。競爭對手也是各懷鬼胎,甚至要提前慶祝了。

有很多人問,華為沒了麒麟還有啥?其實華為作為全球高科技公司研發投入前五的公司,作為全球通信行業技術專利目前的老大。即使失去麒麟芯片,仍然有很多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

首先,你要知道科技公司是幹什麼的。科技公司生產什麼?拿一部手機舉例,一部手機的零配件有百分之多少是這家手機品牌商自己生產的?答案是無限接近於零。。。。。

那有的人問了,那手機廠商作為高科技公司它一個配件也不生產,那它到底生產什麼?那你想想作為全球科技領頭羊的蘋果公司生產什麼?

蘋果公司做的是A系列芯片設計研發,ios系統優化,音頻技術,視頻解碼技術優化方案,閃存技術優化方案,手機拍照算法優化方案等等。。。。

通過蘋果的案例你可以明白,其實科技公司產出的技術優化方案,技術解決方案。硬件只不過是產品的一部分,還有很重要的軟件部分往往被人們忽略了,或者被一些企業故意帶了節奏讓你忽視了軟件技術部分。

區分一家科技公司的實力,不在於它能買多少供應鏈的硬件堆砌在一起,而是它能提供什麼樣的技術解決方案來優化這些硬件,或者它能提供什麼設計方案來改進這些硬件。

華為沒了麒麟還有什麼?

明白科技公司是生產什麼的,那我們再來回答華為沒了麒麟還有什麼這個問題。

我們以華為最近推出的mate40系列旗艦機舉例,除了大家看到的芯片升級,這次華為還帶來了更快的閃存優化解決方案,sfs1.0,使得華為的隨機寫入,持續寫入速度幾乎是其他安卓手機的兩倍。

華為沒了麒麟還有什麼?

閃存優化技術華為已經追趕上了蘋果,甚至略有超過。

除了mate40系列這次帶來的閃存優化技術,還有一個技術大家幾乎都忽略掉了。

華為沒了麒麟還有什麼?


華為沒了麒麟還有什麼?

這是華為的多網融合技術的最近版本,四網融合技術,除了之前已經實現的wifi與移動數據網絡併發使用,併發下載的雙網融合技術,這次又加入了wifi2.4ghz和wifi5ghz,副卡網絡,再加上主卡5g網絡,四網融合併發使用併發下載。

這是目前只有華為能夠實現的技術。

很多競爭對手目前剛剛能實現雙wifi加速技術,即wifi2.4ghz和wifi5ghz的併發使用。但是還無法實現與移動網絡的融合併發使用。技術尚不及華為兩年前就已經實現的雙網融合技術。

這就是技術實力帶來的全新體驗。舉個例子,你家有線網絡是1.0g,5g路由器最高是960mb/s,正常下載速度也就是120mb/s,但是華為的四網融合技術可以讓你實現240mb/s的下載速度,也就是說超過了你有線網絡和無線路由器所能提供的最快速度(下載速度是你最高網速除以8,因為都是共享網絡)。

這只是mate40系列。華為還有海思,海思很多28納米的芯片設計方案,都是國際頂尖的水準,海思芯片涉及非常廣,有安防,服務器,路由器,手機音頻,射頻,耳機,運動手錶等等。

沒有了海思,還有非外觀專利的8萬多件國內技術專利,非外觀專利的4萬多件國際專利。

其實,華為不倒還好,如果倒了,才是美國的噩夢。因為一家擁有幾萬件核心專利的企業,變身專利流氓公司,會另所有人坐臥不安。

明年,餘大嘴也說了,會全力推鴻蒙2.0系統。高端的5納米,7納米芯片被封了,就在系統上找突破口繼續衝鋒。這樣的精神是值得尊重的。

其實,現在的大國戰爭,就是科技戰爭,美國打壓華為就是為了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在戰爭中,在敵人已經打到家門口的困境中,無論你買與不買,支持與不支持,都請不要傷害。沉默也同樣是對他的最大支持。

相信麒麟重生之時,也是國產整個供應鏈崛起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