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掛牌督戰這個重要法寶

用好掛牌督戰這個重要法寶

雲南民族貧困山區卡臘村開通了“綠色銀行” 玉溪市委組織部 供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恆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較真碰硬“督”,各省區市要凝心聚力“戰”,啃下最後的硬骨頭。記者在貴州、雲南、四川、廣西、甘肅等地採訪發現,為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各地聞令而動、盡銳出戰,把掛牌督戰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正在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應當看到,脫貧攻堅走到現在,剩下的都是“難中之難、困中之困、堅中之堅”,原本就有不少“硬骨頭”要啃,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勢必會對決戰決勝產生影響。將疫情的衝擊降到最低,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用好掛牌督戰這個重要法寶,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戰”,集中全力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剩餘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乾淨利落實現掃尾清零,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不難看出,掛牌督戰的過程,其實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雲南,通過第一階段督戰推動,解決了一批“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摘帽重點問題;在四川,幹部下沉一線加大對艱苦偏遠鄉村的督戰力度,“懸崖村”進出需要攀爬17段危險的藤梯,如今升級為2556級鋼梯;在廣西都安,當地把未脫貧的65個貧困村全部列為掛牌督戰對象,所有督戰村配齊了突擊隊隊長、突擊隊員……實踐證明,只要緊緊扭住問題這個“牛鼻子”,堅持既“督”又“戰”、以“督”促“戰”,對發現問題逐一對賬銷號,就能在從容應戰中牢牢掌握主動權和制勝權,不斷擴大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俗話說,“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掛牌督戰不是打亂仗,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能撿了芝麻丟西瓜,必須講求正確的方式方法。開展掛牌督戰,既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勁、一往無前的闖勁、百折不回的韌勁,也要善於運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要瞄準重點、精準施策,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和“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等要求,重點督戰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保障情況,到前線、到戰場、到現場,敢於發現問題,善於解決問題,及時查缺補漏,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漏一項,全力以赴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歷史性戰役。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開展掛牌督戰,關鍵是要處理好“督”與“戰”的關係。在此,需要強調的是,較真碰硬“督”,最終是為了凝心聚力“戰”。如果“督”而不“戰”,熱衷於搞“只出題不作答”那一套,就是捨本逐末的“花拳繡腿”,難免會催生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之,如果“戰”而不“督”,只管埋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就是自彈自唱的“閉門造車”,最終影響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只有釐清“督”與“戰”的邏輯關係,既抓督查又打實戰,既發現問題又幫助解決問題,才能把掛牌督戰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從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不竭動力,讓中華民族的千年期盼成為現實。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用好掛牌督戰這個重要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