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滿族人建立。滿人的前身是在馬背上的民族——女真人,所以清朝成立後,統治者仍然信奉兵強馬壯、對外掠奪那一套。清朝建立後,統治者依舊不斷的南征北戰,這些舉措不僅收復了明朝時期的失地,甚至還有了不小的擴張。

據統計,清朝的疆域面積頂峰時期達到過1300萬平方公里,所以即便是在鴉片戰爭後不斷的簽訂割地賠款的喪權辱國條約,可清朝還是滿打滿算交給了民國一千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正是這些土地,奠定了新中國的疆域基礎。

為何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

1583年時,努爾哈赤"用祖、父所遺的十三副甲冑起兵"。那時,他的麾下也只有不到百餘人。但到了1588年,努爾哈赤已經消滅了建州土地上別的勢力,正式統一了建州的女真部落,成立了"女真國"的雛形,可名頭雖大,那時努爾哈赤的統治範圍內也僅僅只有一萬五千餘人口。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並不滿意現狀,一方面利用與李成梁的關係,另一方面很快的就開啟了統一女真其他部落的征程。當時的女真主要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已經為自己統一,野人女真實力孱弱,並不構成危險,至於海西女真則成為了主要對手,當時的海西女真主要分為四部——葉赫部、哈達部、烏拉部、輝發部,其中實力最強的便是葉赫部。通過數年對海西女真諸部的打擊,海西四部除葉赫部外也都為他消滅。1615年,李成梁去世之後,明朝在遼東地區已經難有可以壓制努爾哈赤的實力,1616年努爾哈赤終於建立"後金"這一大清王朝的前身。

而在宣誓"七大恨"之後,努爾哈赤與大明王朝徹底"撕破臉面"。1619年,努爾哈赤發動對葉赫部的吞併戰爭。大明王朝糾結十數萬大軍剿滅努爾哈赤,但這場"薩爾滸之戰"的確以努爾哈赤勝利告終。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是10萬明軍全軍覆沒,這也標誌著明軍自此在遼東地區徹底沒有了牽制女真人的力量。後來,在努爾哈赤的不斷進攻之下,明軍被迫退離遼東,女真人進一步佔領了整個東北。而東北在後來也成為了女真人的"龍興之地"。


為何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

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之後,後金經過短暫的內部爭鬥,最終皇太極奪得王位,成為新君。皇太極在位時,整個清朝的疆域更是大幅擴張。皇太極先是兩次攻入朝鮮半島,令朝鮮被迫成為了女真人的藩屬國,不僅如此,皇太極還通過三次征伐,打敗林丹汗,征服了蒙古諸部;東海女真部落也劃歸旗下。1636年時,皇太極正式改女真人為滿人,定國號為"大清"。

為何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

1644年,李自成攻滅大明,清軍則憑藉吳三桂的"反水"順利入山海關擊敗李自成,隨即順治帝在北京登基。

也正是從這時開始的"清"就變成了人們印象中的清朝了。彼時的大清王朝,疆域的基本盤擁有東北、蒙古以及一些明朝北部的遺土。在多爾袞、多鐸等人的率領之下,清軍又相繼地擊敗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擊潰了蜷縮在南京的南明小朝廷。

最終,清軍在1664年統一了中原和南方。此時的清朝已經坐擁了60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達到了明朝的國土水平。

為何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

康熙在位時,清朝的疆域迎來了第二次的急速擴張。1681年康熙親政後首先平定三藩,為國內營造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並在隨後,康熙派大將軍施琅攻滅臺灣鄭氏,收復了臺灣,維護了清朝東南海域的穩定。在收復臺灣後,北邊雅克薩也不斷傳來捷報,清軍幾次大敗俄羅斯,最終迫使沙俄退兵,通過《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將外興安嶺以內的土地劃為大清所以,包括今天的庫頁島、海參崴地區。

在中俄談判的時候,康熙帝也在勵精圖治。他三徵準噶爾,將喀爾喀地區地區納入麾下,還乘勝追擊,消滅了青藏的地方勢力,在青藏地區駐軍,擁有了青藏地區的實際統治權。至此,清朝的疆域面積正式突破1000萬平方公里,成為了雄踞東亞的唯一大國。

為何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

康熙帝之後,他的兒子雍正帝、孫子乾隆帝也並沒讓他失望。雍正帝在位時,鞏固了康熙時期國土擴張的成果,還再次與沙俄簽訂條約,確立了大清與沙俄的北部邊界。而乾隆帝更是了不得,在消滅準噶爾之後,找準了時機,一舉佔領西藏地區,設置駐藏將軍,這也是在唐朝之後,大一統的中央政府唯一一次實際性佔領西藏。乾隆帝后來還將西域改名為新疆,並設置伊犁將軍對新疆地區採取有效治理。這時,清朝的全境拓展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並且這個數據一直維持了長達百餘年之久。清朝也成為我國大一統的王朝裡,除元朝外實際治理面積最廣闊的朝代。

為何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

在這之後,清朝的疆土基本是穩定的狀態,直到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從鴉片戰爭開始,我國國土才出現了大量的流失。在《南京條約》之後,清政府相繼喪失了約兩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列強之中攫取我國國土最大的也是沙俄,攫取了至少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直到辛亥革命爆發,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遜位時,清政府還保存有約11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在民國成立之後,這些國土也全都劃歸中華民國所有。正是這1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奠定了近現代我國疆域的最初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