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如何除“四害”?疾控專家傳授妙招

朗讀本文

今年4月是全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本週為除“四害”活動周。活動期間,市內愛衛部門將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四害”(病媒生物)綜合防治。 那麼,“四害”是什麼?如何除“四害”?記者昨(20)日就此採訪了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

除“四害”首先要進行環境整治

據市疾控中心專家田洪瑞介紹,“四害”是指蒼蠅、蚊子、老鼠、蟑螂。要除“四害”,首先要進行環境整治。 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目的是給“四害”斷水、斷糧,破壞它們的棲息隱蔽場所,在源頭上控制“四害”的生長、繁殖和蔓延,是預防控制病媒傳染病的最經濟、 最綠色的有效手段。

記者昨日從順慶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愛衛股瞭解到, 近期他們將結合氣候特點和春季鼠、蚊等病媒生物的活動情況,在城區主要公共區域如農貿市場、老舊居民小區、學校、醫院、商場、車站等,重點採取滅鼠防鼠為主的綜合性防控措施,修補、完善防鼠設施,確保鼠藥投放率、覆蓋率和有效性;在越冬成蚊、 成蠅主要棲息處, 如避風、保暖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窨井(缸)等處,開展蚊蟲滋生地清理和成蚊滅殺工作。

記者又從高坪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愛衛股獲悉,高坪區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對各鄉鎮(街道)和城區背街小巷、街道地面、下水道、沿街綠化帶、公交站臺、垃圾中轉站、果皮箱、公廁、農貿市場、公園以及其他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開展了全方位的病媒生物防治消殺活動,並發動各鄉鎮、城區單位以及社區廣泛參與。

記者還從嘉陵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愛衛股獲悉,4月4日起,他們對嘉陵區政府廣場周邊、城區下水道、沿街綠化帶、公交站臺、垃圾中轉站、果皮箱、公廁、汽車站、農貿市場、公園等重點場所進行了以滅鼠為重點的病媒生物防治消殺。

疾控專家教你如何除“四害”

根據市疾控中心以往監測結果發現, 南充老鼠的活動高峰在7月份,密度最高的地方為農村;蚊子的活動高峰季節在6月至9月, 密度以牲畜棚為最高;蒼蠅的活動高峰季節為5月至9月,密度以農貿市場和餐飲環境為最高; 蟑螂的活動高峰季節在3月至10月, 密度以農貿市場為最高。 這提示我們要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治理, 加大對城區環境衛生治理, 完善餐飲業防蠅設施和垃圾收集點配套, 加大對農貿市場和綠化帶的衛生清理工作。

那麼, 市民應該注意些啥呢?田洪瑞說,大家滅鼠必須選用國家允許使用的慢性抗凝血殺鼠劑, 毒餌要投放在有效位置上,讓鼠容易遇到毒餌,並連續投藥, 直到投放的毒餌不再消耗為止。還可採用粘鼠板、捕鼠籠、捕鼠夾等多種方法滅鼠。

市民個人要注意廚房的清潔衛生,及時清理廚餘垃圾,收撿好食物,泡菜壇沿水要每隔5天至7天換一次清水,盛裝清水的容器要加蓋, 室外閒置容器要倒置,避免積水滋生蚊蟲;還要清除天台、陽臺各種積水,消除蚊蟲滋生條件; 對一切可能有蚊蟲滋生的固定場所,定期每週檢查一次,發現蚊蟲立即清除。 滅蠅根據不同的環境,使用化學殺蟲劑,也可用物理方法,如使用滅蠅燈、電蠅拍和人工拍打等。 滅蟑螂可採取滯留噴灑、投放毒餌、藥筆封塗、煙霧燻殺等方法, 也可採用物理方法殺滅,如誘捕、開水燙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