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你第一次看漫威電影的感受?

七夕漫遊解說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要說第一次看漫威電影的感受,我就來勁了,雖然不是資深漫威迷,但也蠻喜歡這個系列的電影。

首先說一下我看的第一部漫威電影吧,就是08年的《鋼鐵俠》

《鋼鐵俠》(Iron Man)是由美國漫威電影工作室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改編自同名系列漫畫,由喬恩·費儒執導,小羅伯特·唐尼及格溫妮斯·帕特洛、傑夫·布里吉斯等主演。該作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系列的首部電影。影片講述了託尼·史塔克在遇難後改進了盔甲的功能,化身“鋼鐵俠”,以一個義務警察的身份保護了這個世界和平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電影《鋼鐵俠》,作為一個男孩子,可以說是get到興趣點了,男孩的樂趣不就是這麼簡單嗎,機器人,鋼鐵裝甲,英雄,富豪,科幻,我意識到這就是為男人量身定做的電影,哪個男人不喜歡這些呢,彷彿就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我的夢想在電影中實現了,而且實現的這麼完美,那未來感十足的機械戰衣,華麗帥氣的變身,桀驁不馴的富豪,滿屏的科幻元素,滿足你的一切幻想,看完恨不得自己變為鋼鐵俠去拯救世界。

滿腦子的興趣點被充分滿足,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滿足的呢,說實話,我就是被《鋼鐵俠》帶入漫威宇宙的,漫威因為《鋼鐵俠》開啟的漫威宇宙,沒想到也以鋼鐵俠的死亡結束了漫威宇宙,真的讓人心疼和遺憾,真的希望可以一直看到超級英雄們保護地球,我的青春結束了。


雙面刀剪輯


說出你第一次看漫威電影的感受?您好,我是咕嚕嚕說電影的創作者,下邊我來回答下您的這個問題。我第一次看的漫威電影是《美國隊長》,是在15年的時候,從網絡上看的。那個時候我還不是一個漫威粉,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我粉上了漫威系列電影。

《美國隊長》的故事和其他漫威英雄相比還是有些不一樣的,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又瘦又小的史蒂夫·羅格斯有著一顆心上陣殺敵的心,可是糟糕的體格讓他始終被徵兵辦拒之門外。於是他想到了在體檢上作弊,還被人發現了。不過也正是他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引起了博士的注意。在厄斯金博士的幫助下,他終於踏入兵營,並接受了博士的試驗,化身成為高大健壯、膂力過人的超級戰士。

有些人覺得美國隊長的能力是平庸的,但是我卻覺得,和變異的體格相比,美國隊長的那顆赤誠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我想這也是他成為隊長的原因。其實剛看《美國隊長》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是有些好奇的,這麼一個瘦小的人,為什麼博士會注意到他?但後來博士也給了我們答案,他向正在操練的士兵丟出去一顆手雷,所有人都在躲,只有美國隊長一個人撲向了那顆手雷,我瞬間懂了一切,美隊的心是偉大的。

另外吸引我的就是特效了,我想這是所有看漫威電影的人都會被吸引到的一點。毫無痕跡的特顯才是最引人入勝的,美隊的身材從之前的瘦小變得高大、威猛,而且那麼自然,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

總的來說,我第一次點擊開《美國隊長》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是抱著打發時間的態度去看,可是看過以後卻被深深的吸引,被美隊的赤城所感動,被漫威電影的特效所吸引,成了一個實打實的漫威粉,這就是我第一次看漫威電影的感受了。


咕嚕嚕說電影


說出你第一次看漫威電影的感受?

我是蛋蛋新銀幕,一個專注影視的自媒體人,我現在已經是一個30歲的中年人了,回想起我第一次看漫威電影,是我18歲的那一年,那年正是高考那年,我和同學在學習的強壓下喘不過氣了,約好出去看個電影放鬆下,就選好當期的《雷神》了。



我會以我當時看的感受和後來我步入中年對《雷神》的分析結合來講述《雷神》這部影片,我會以世界觀的把控、劇情、影片的價值意義三大方面講述:

世界觀的把控:

我不打算為這部視覺商業大片歌功頌德,但這部電影的亮點絕對值得肯定。除了充滿想象力的神話世界場景,我發現關於雷神的有趣之處在於它巧妙地結合了科學幻想和神話傳說。



整部影片為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體系增加了詳細的科學理論支撐,以純科幻的形式進行描述,引入蟲洞的概念等,而在建築場景和人體設計中也參考了世界上大量流行的遊戲元素。類似《星際爭霸2》中的神族建築和《魔獸爭霸3》中的群發技能,在影片中可以找到相應的參考。單是觀眾眼中的星河銀幕就足以讓無數動漫遊戲迷興奮不已。



導演肯尼思.布萊納紮實的舞臺劇編導經歷,確實少了許多好萊塢同類電影的廣泛性和泛娛樂性,儘管從本質上來說,這仍然是一項標準商業。在神的世界和地球故事的敘述部分,影片採用了交叉平行敘述的形式,既符合科學概念中的“平行世界”理論,又創造了兩個異質世界不斷變換的視覺奇觀。現實世界的生活氣息與神的世界的金屬質感、冰天雪地大國的深色形成鮮明對比。真的有一種人、神、鬼和生命,對去、現在和未來的迷茫。



優秀的劇情:

雷神"在敘事技巧和節奏把握上這兩個方向上做到清晰乾淨,再加上一些情感元素的點綴,標準卻不容忽視。我不知道西方人怎麼看這樣一部電影。對於大多數對西方神話不太瞭解的中國觀眾來說,在看電影時不會有情感糾結,所以雷神的娛樂元素基本上可以成為一種令人愉悅的配置。


影片中墮入凡間的雷神托爾對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女科學家簡說,他的超能力在古代人來看來是魔法,現在則叫“科學”。這就非常辯證了,可以說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思想"。"許多現代科學發現和發明在古代以神話和幻想的形式出現,現代社會中的許多機械裝置在工業文明誕生之初也被認為是魔法,甚至是巫術。



我認為托爾最有趣的地方是神話和科幻小說的有機結合。托爾在神的世界與冰天國以及地球之間的穿越,顯然是受到"時間旅行"概念的啟發,影片還試圖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與"時間隧道"理論建立邏輯聯繫。來自仙境的"毀滅者"形象是一個變形機械動力與電子設備相結合的鋼鐵巨人。



事實上,它的形象和功能已經脫離了傳統神話的世界體系,更像是人類世界的產物。雷神"不是那種嚴格理論的"硬科幻"電影,而是神話世界背景的改變和角色行為的科幻小說,使電影具有了魔法電影的奇異性和某些科幻電影的現實主義,我認為這是最吸引我的東西。當現代科學誕生時,這是一場與宗教神話的殘酷鬥爭,兩者似乎互不相容,但隨著人類認識世界能力的增強,兩者在某些領域可能有越來越多的聯繫。顯然,托爾在這方面做了一次有趣的嘗試。也許許多年後,當代人類對外星人的猜測將成為另一個神話和傳說,誰知道呢?


《雷神》本片的價值和意義:

《雷神》對於驚奇公司自己的意義非凡,自從《蜘蛛俠》與《X戰警》兩個系列為索尼與20世紀福斯帶去了鉅額利潤後,


驚奇公司才後知後覺,才開始了決定開啟進軍大銀幕的征途,《鋼鐵俠》就是他們的第一個自主品牌。


而首部《雷神》的戰略意義一共有兩點,一就是自主投資旗下的又一個大銀幕漫畫品牌,其二就是為接下去的《復仇者聯盟》做鋪墊。單就這兩點而言,《雷神》都出色的達標了,在西方世界的口碑也已經註定了它的續集將會獲得更大的投資,而影片中神盾組織與《鋼鐵俠》片尾彩蛋的頻頻呼應與展開,也使得本片成為了《復仇者聯盟》誕生前很好的銜接點。可以說,無論是從影片對於美漫文化與商業元素的運用來看,還是從驚奇公司對整個漫畫產品的戰略開發來看,《雷神》都是一部非常標準化的商業娛樂大片,而這也恰恰是內地電影產業所一直欠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