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提升系列 | NVC和情緒細化(行為剖析4)

簡單說一下非——暴——力溝通(NVC)和情緒管理之間的一點聯繫。

(1)根據小我和真我的區別,可以瞭解到我們都是被潛意識、性格、習慣、觀念包裹著的,而理性或本真不是直接裸露在外。這是為了降低大腦能量的損耗,為了快速應對生存環境。

(2)因此,我們看待事物時,不由自主的會用小我去給出判斷,這種判斷是受到各種觀念的影響,是不客觀的(雖然做不到絕對客觀)。所以不帶判斷的觀察是智慧的最高境界,說的是你能把小我剝離出來,讓本真的智慧顯露去觀察事物。

也因此,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條是區分觀察和評論,第二條是區分感受和想法。情緒管理裡也強調抽離出來看自己的情緒,探究自己的觀點想法。

(3)在情緒公式(期待-現實=情緒)裡,我們的期待(就是觀念等)本身就是不理性的,由此帶來情緒,而情緒的複雜不只是因為它有負面的,還在於它是混合的。也就是說,你有了情緒,真正引起你情緒的那個期待,很難識別出來。

比如,女朋友看到男生在玩遊戲,就生氣。這裡,女生的期待到底是什麼呢?是期待男生不要玩去做家務,期待他不要忽視女生,還是期待他積極向上?這時就要通過不同的場景假設去探究,到底期待什麼。比如男生不打遊戲,去運動了,你高興了,說明期待他做點有益的事,而不是玩物喪志。如果男生去工作了,你還是生氣,那麼,你的期待可能是他不要忽略你而不是他的積極向上。如果他過來和你聊天,陪你逛街你就高興,就證明了這一點。

這些,都是要訓練的,平常通過一些反省去訓練自己識別期待、管理情緒的能力。

(4)理解了期待和情緒,你就能發現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的需要,那麼就可以想辦法去滿足需要。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和第四條就是需要和請求。

由此可知,非——暴——力溝通的本質是如何降低小我的影響,情緒的影響,而做到理性的溝通,基於理解對方需求的溝通。這需要訓練,需要自我的管理才能實現。

附:NVC非——暴——力溝通四條。

1.區分觀察和評論,能夠不帶預設地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具體指出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物;

2.區分感受(Feeling)和想法,能夠識別和表達內在的身體感覺和情感狀態,而不包含評判、指責等;

3.體會與正發生的事情和感覺相關的需要——所有人共通的需要(如食物、信任、理解等)——是否得到滿足;

4.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而且確實是請求而非要求(希望對方的行為是出於由衷的關心(Compassionate giving),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慚愧、責任等)。

認知提升系列 | NVC和情緒細化(行為剖析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