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的宋仁宗以仁治天下,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都有意義

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事變,從此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宋,結束五代十國戰亂紛爭的年代。

可是登基不久,卻被他的弟弟趙光義奪了過去,史稱宋太宗,但北宋時期趙光義的後代只當了兩代皇帝,又重回趙匡胤的子嗣繼承帝位。這兩位帝王,一位是宋真宗趙恆,另一位是宋仁宗趙禎。今天來說說這位北宋時期以仁治天下,守成之君宋仁宗趙禎,看他是否配得上這個“仁”字?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以仁治天下,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都有意義


趙禎出生於公元1010年,早年期間被封為太子,1022年繼位,由於年幼,朝政由劉太后把持,直到1033年開始親政。

近段時間熱播劇《清平樂》,就是以北宋時期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間為背景,向世人展現出宋仁宗文治之下的太平盛世,及皇宮內外的愛恨情仇,朝廷上君臣之間配合,及出現“唐宋八大家”的文化盛世。那麼宋仁宗的“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以仁治天下,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都有意義


對下屬的“仁”,使官員積極納諫

宋仁宗也被後人稱為“千古仁帝”,在那個時代當官是件很幸福的,氛圍相對寬鬆。這樣才出現像包拯那樣,敢於諫言。有一次,在與宋仁宗討論問題時,包拯太激動了,激動之餘竟然噴一臉口水在皇帝身上,宋仁宗也只能笑而不語,輕輕擦去。試問史上這麼有仁慈的皇帝有幾人?也表現出宋仁宗非凡的肚量與胸襟,如果包拯碰上其他皇帝,估計人頭不保。也正因為如此,包拯敢於死諫,為宋仁宗秉公執法,人稱鐵面無私“包青天”。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以仁治天下,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都有意義


對文人學子的“仁”,出現一種文化繁榮

宋仁宗在位期間,出現很多著名的歷史名人,像大家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就是出現這個時期。像蘇軾、蘇轍等,其中蘇轍在一次科舉考試當中,在試卷中寫了這句話:在進京趕考的路上,聽聞皇宮內有佳麗數千,皇帝日夜醉生夢死,不管老百姓死活。監考官看到這句話,極為憤怒,因為涉及到皇帝聲譽問題,滋事體大,於是,將這事上報給皇上,宋仁宗看了之後,覺得不必在意,不就是文人博取關注的方法罷了。

既然蘇轍能夠敢於直言,就封他一個官噹噹。他因禍得福,從此進入官場。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兄弟蘇軾,蘇軾在那個期間,也得到宋仁宗的重用,還進行過變革――永曆新變。

宋仁宗對士大夫文人的這種“仁”,使其身邊圍繞很多文人志士,像歐陽修、蘇氏三父子、王安石、晏殊、富弼等著名的歷史文人。可謂是群星薈萃,他們既是文人又是政客,他們工作之餘,偶爾會來一場詩歌集會,宋仁宗也會參與當中。因此,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這個時期出現了欣欣尚榮的文化盛世。宋仁宗對文人的這種“仁”,造就了當時的文化盛世。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以仁治天下,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都有意義


對老百姓的“仁”,使其國泰民安

宋仁宗在位期間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業績,但使老百姓安居樂業,沒有發生大的暴亂。主要是因為宋仁宗以“仁”治天下,受到百姓的愛戴。

據《宋史》記載,宋仁宗每次在國家遇到災難饑荒時,都要向上天進行祈禱,祈福保天下百姓。並帶頭厲行節儉,親自下基層體恤百姓,體現出宋仁宗好生之德,仁者之心。

有一件事特別值得提倡,宋仁宗在位期間,對死刑犯嚴格審查,不錯殺好人,親自把關。並且對那些官員由於審查不力,犯人被誤判為死刑永不得提拔,有一系列懲戒機制,直到現在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這無不體現出宋仁宗對老百姓的“仁”。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以仁治天下,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都有意義


對芸芸眾生的“仁”,連他的對手都感到驚歎

有一次,宋仁宗晚上辦公辦得很晚,肚子餓得呱呱叫,想吃點夜宵,想吃羊肉,但硬是忍著飢餓處理完國家大事。第二天早上,有位大臣對皇帝說:“昨晚辦公那麼晚,您不餓麼,不叫御膳房搞點夜宵吃,身體怎能扛得住啊?”皇帝說:“我於心不忍,如果叫御膳房宰羊吃,會形成一種慣例,一來會影響廚師們的休息,二來不忍心殘害生靈,宰羊。”這體現出宋仁宗對芸芸眾生的“仁”。

有一次,遼國發生饑荒,有些難民逃到宋朝邊境內。宋仁宗也採取了積極救助措施救濟他們,與本朝百姓同等對待。那些老百姓,無不感恩戴德,他死後,連他的“死對頭”遼國的皇帝,都感到很悲傷,並命後人祭拜宋仁宗。歷史有如此感召力,怕是隻有宋仁宗一人。

公元1063年,宋仁宗駕崩,享年53歲。他死後,全國各地百姓自發組織哀悼活動,連乞丐與小孩都燒紙錢來祭拜他。這裡史書也有記載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以仁治天下,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都有意義


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宋史上也記載宋仁宗的一生,仁治天下。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倖,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

縱觀宋仁宗的一生,在位時間長達42年,是北宋期間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成功的守成之君。雖然他沒有什麼大的業績,但卻出現一個太平盛世。

這與宋仁宗治國理念有關,以仁治天下,不管是對下屬僕人、官員、文人、老百姓都有一顆博愛之心、仁者之心,以自己行動去感化他人,剋制自己的權欲,不愧是宋仁宗。直到現在,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只可惜宋仁宗沒有自己的子嗣繼承衣缽帝位,養子趙曙(趙匡胤的後代)即位,就是後來的宋英宗。人的一生不可能那麼完美,有失必有得,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評論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