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中醫?別再信中醫,你也可以

1、可不可以不信中醫?

在當今中國的社交界,有一個話題是千萬不能觸碰的,否則就是朋友翻臉,割席斷交,任你再好的友誼,也難免撕破臉皮,即便勢不兩立也不足為奇。

這個話題,就是中醫。

今天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拋磚引玉,我已經做好了被噴的準備。

首先得表明自己的立場,那就是我信中藥,不信中醫。信中藥不信中醫——你可以理解為“認可中草藥中的某些藥效,但對傳統醫學的方法及理論表示存疑”。

大部分支持中醫的人看到這裡或在辯論時,都會為否定中醫的人冠上崇媚洋外、賣國賊、拋棄傳統之類的高帽子,再激進一點的則會說:要是沒有中醫救死扶傷,你的祖先早死光了,也就輪不到你如今在這否定老祖宗的智慧。

崇媚洋外之說,其實是偷換了概念。中醫行之有效與否和崇媚洋外壓根就是兩碼事,風馬牛不相及。

再者,當今全球頂尖的科學技術知識,其底層結構近乎完全是照搬西方,即便是我們常用的計算機、電話、汽車、交流電……你總不能說使用這些現代科技的人都是崇媚洋外吧?

傳統該不該否定,該不該繼承,這用不著解釋,一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已經足夠。

事實上,“去其糟粕”的理念早已深植人心,往大了說的話,譬如“裹小腳”“割辮子”;往小了說,比如某些惡俗而又低級的傳統婚鬧習俗。

所以,對中醫存疑並不代表不愛國,也並非徹底否定傳統,而是就事論事。

至於激進派,認為如若沒有中醫懸壺救世,咱們的老祖宗就“活不了”的言論,則更是一個想當然的邏輯。

從物種的角度來說,貓、狗、獅子、老虎、麻雀等物種並沒有“醫學”概念吧?但它們在地球上延續了何止千年萬年;從人種的角度來看,白人和黑人並沒有中醫懸壺濟世吧,但他們在現代醫學流行開來之前,仍舊沒從地球上蒸發。

所以你怎麼能說我們黃種人的傳承和延續靠的是中醫(傳統醫學)呢?

如若再從國別的角度來看,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曾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傳統醫學,而中醫,只不過是眾多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類別罷了,其餘民族的傳統醫術,即便在我們的中醫看來也是十分可笑,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百度查資料。

譬如西方傳統醫學中的“放血療法”,患病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放血再說(黃帝內經中也有放血療法,只不過中國傳統認為“一滴精十滴血”,太過寶貴,所以沒有西方放血放得猛……)。再如近日的印度,面對新冠病毒的流行,公然宣稱喝牛尿、吃牛糞就能防治。

你嘲笑印度人喝牛尿,西方人傻傻放血治療時,西方人也看不懂你為啥吃人參。

這裡我們不去爭論牛糞和人參究竟能不能治病。

總之,吃人參的人是不會信牛糞能治病的,而吃牛糞的人也沒怎麼見過人參。

2、中醫的沒落是註定

為什麼我不信中醫,而信中藥?

因為中草藥實在太多了。

根據最新的《中華本草》(1999)記載,共有中藥8980種。如果加上其他少數民族用藥,最新統計是12800餘種。

你能否認當中的某些藥材有治療某種疾病的療效麼?不能!

說句實話,本人就有幾幅家傳跌打損傷的藥方,療效相當不錯,至於傷寒感冒之類的中草藥藥方,我相信大多數的農村家庭也是有的,而且確鑿地醫之有效。

中醫的支持者可能就要發問了,既然醫之有效,你還敢說自己不信中醫?

是的,不信。因為流行於民間的中醫藥方實在太多了,同一種疾病,有無數種藥方,能見效的少之又少,每副藥方的擁有者又都堅稱自己的藥十分有效。

那麼請問,當病者患病之時,究竟先服哪一副中藥?如若是重病患者呢?

許多傳統醫學的支持者,在談及中醫沒落時,往往把沒落的原因歸根於國家不重視、傳統受排擠、古籍遺失、中醫的崛起會讓很很多人丟掉飯碗等。

其實哪有那麼多外在原因,問題根本在於自己。

在這裡我再拋出一個更加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觀點:如若中醫仍舊固步自封,不從理論實際推倒重來的話,將永無出頭之日。

如今還只是“沒落”,要是未來徹底淪為偽科學,如氣功之流連騙人都沒了市場,那才叫悲涼。

“市場”本身是自由的,你強則你崛起。即便是現在,“中醫”這個詞語也是家喻戶曉的,已經是人盡皆知的詞彙,可你為什麼就強大不起來?如若國家不重視,又何來的中西醫結合?如若是被排擠和打壓,又怎會人盡皆知?如若是古籍遺失,難道還能堪比《黃帝內經》?

中醫的沒落是註定!是其他國家及民族的傳統醫學已經走過的路和未來終將要走的路。

當初中醫強大的根本,在於現代醫學還未萌芽,人們沒有選擇。也正因為沒有選擇,患病後管它江湖騙子也好,民間偏方也好,甚至於突發奇想的方法,都用於治病。以至於最後你吃了很多藥,用了很多土方法,治癒後卻不敢肯定究竟是哪副藥起了療效。

在你不能確定哪副藥和哪種方法醫治好了你的同時,所有為你提供藥方和方法的人,都對外宣稱是自己的藥將你治好,這就是很多神奇的民間藥方,能醫此卻不能醫彼的根本所在,因為現代醫學發現,人體自身就有防禦機制,免疫力越強,自愈能力也越強。

“中藥好西藥快”,很大程度上快在了對症下藥,也有很多病人,最終好在了自身的免疫力。

自從“人體免疫力”被發現後,中醫支持者又站出來說了,我們中醫講究的是辯證治療,而辯證治療的本質,就是通過調理你的身體,慢慢增強你自身的抵抗力,從而達到治本。

比如最近的互聯網上,沉淪已久的中醫,又出來群魔亂舞。在新冠病毒爆發初期,大言不慚地說2003年的非典最終是靠中醫治癒,殊不知非典過去了這麼多年,時至今日也沒誕生特效藥。各種中醫一天一個藥方鼓吹能治療新冠病毒,到後來鼓吹治療的風頭過了,又鼓吹“抑制”。

可憐有人出去搶購雙黃連,結果染上新冠病毒。

抑制不等於防治,甚至和“控制”都有細微的區別。

“控制”大有已經盡在掌控之中的意思,而“抑制”,卻是還沒能完全掌控,只是減緩了其發展態勢。

如此一來,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方法可太多了。多喝水,睡眠足,酒足飯飽心情好,都能抑制。

3、中醫缺了什麼?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很可惜,中醫缺乏實踐。

無論是中國的傳統醫學,還是西方的傳統醫學,都來自經驗,而並非實踐。

準確的來說,是缺乏大量的實踐,單一或少量的實驗具有偶然性。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說,那就是“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很多中醫支持者們,當聽到“實驗”一詞時,立馬嗤之以鼻,認為實驗只能應用於自然科學,不能用來解釋更不屬於中醫範疇。主觀地認為中醫就應該玄而又玄,超脫或凌駕於自然學科之上。

很多人也挺喜歡拿“科學都解釋不了”來說事。殊不知,科學本身就是自我否定,科學從來不是用一堆玄而又玄的理論去推翻別人或證明自己,而是試圖讓世上所有人來否定自己,這叫做“可證偽性”。

什麼叫可證偽?可以理解為“能被證明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比如“明天要下雨”,這就是可證偽的,這就是科學的命題,因為只要等到明天就可以知道結果,明天就能證明究竟是對是錯。而“不可證偽”其實就是那種“永遠都不會錯且你永遠無法去證明”的無賴邏輯。

比如“這世上有鬼”,這就是個不可證偽的命題,你既想不出去證明世上沒鬼的方法,也想不出證明這世上有鬼的方法。

所以,科學並不是什麼現代高科技,而是一套面對客觀事物能去反覆驗證的系統。

有人一刀切地將中醫歸納為偽科學,說中醫不可證偽,這太過於狹隘和片面。因為中醫(傳統醫學)的範圍很廣,並不都是不可證偽的。

譬如:某中藥對治療某病有效、從脈象(把脈)能判別孕婦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等,這都屬於可證偽的。也就是說,不論有效沒效、能否辨別,它本身就屬於科學命題,並非玄學。

又如:通過望聞問切判斷患者體內陰陽失調、利用藥材屬性講究君臣輔佐地搭配調節失衡的機體等,這就屬於不可證偽之列了。諸如陰陽五行君臣輔佐之類,你先天就無法證明,也無法反駁。

所以中醫並非全都是不可證偽,只是大多數信奉中醫的人,常常聽到科學就色變,一句“科學解釋不了”就將你拒之門外。

為何我說中醫來自經驗,卻又缺乏實踐?癥結就在上面。

單就中醫(傳統醫學)而言,老祖先們總結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卻沒能“系統”、“科學”地去驗證求真。

《本草綱目》大家都熟悉吧,李時珍研讀了800多種藥物書籍,深入民間向農民、漁民、獵人請教,先後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地考察,行程過萬里,歷時27年寫成。全書共一百餘萬字,記載藥物將近2000種,藥方11000多個。

我相信沒人會否定李時珍寫成《本草綱目》的偉大成就,也沒人會懷疑李時珍的傳統醫學素養。但即便是李時珍這樣的傳統醫學殿堂級人物,經過嚴謹考證後,寫入書中的11000個藥方,後世又能誰能說出確鑿有效的藥方有多少?

李時珍本人不能確定有多少藥方行之有效是正常的,因為一己之力寫出這部醫學鉅著已經耗費了他27年,《本草綱目》成書之時,李時珍已經71歲。他本人無法做到對藥方一一驗證,他是人,不是神。

這並非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遺憾,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是如此,即便是工業革命時期的西方國家,其醫學成就也並不比其他民族高明到哪裡去。“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刀法”大家半斤八兩,誰也別嘲笑誰。

《本草綱目》中有個治療狐臭的藥方這幾年在網上很火,其原文是:

【腋下胡臭,雞子(即雞蛋)兩枚,煮熟去殼,熱夾,待冷,棄之三叉路口,勿回顧。如此三次效】。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如果腋下有狐臭,就取兩個雞蛋,煮熟剝殼之後,趁熱夾在腋下,等到雞蛋冷了就取下來,再把它扔在馬路三岔口,走回家的時候不要回頭看。

如果你覺得這個藥方不靠譜的話,《本草綱目》裡治療狐臭的藥方多的是,下面我再列出幾個(原文及用法用量我就省略不寫了,因為本人認為沒效果。如有願意求真者,可自行查閱資料)。

密陀僧散、醋木香、槲葉燻洗方、薑汁方、辛夷散、石灰糊等。

如果你以上藥方試過了都無效的話也別急,可以再試一下其它醫典上的方法,諸如“尿治狐臭”、“橘子汁治狐臭”“橘子皮治療狐臭”……

見於各種典籍的偏方和藥典裡,治療狐臭的方法少說數十種,多則上百種。如此種類繁多,琳琅滿目,讓醫者如何把握?又讓病患如何選取?

4、屠呦呦獲諾獎能被看做中醫成功的案例?

前幾年,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這是一件好事,功勳卓著,無可厚非。

但緊接著國內就有許多中醫支持者們,把屠呦呦從青蒿中成功提取青蒿素這事,當作中醫的代表性案例來鼓吹,這就再次引發了唇槍舌戰。

那我們就來看看,“青蒿素事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據採訪時屠呦呦說,她是在翻閱東晉名醫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時,得到的方子:“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可以治療瘧疾。

《肘後備急方》中記載有這條治療方子是事實,屠呦呦看到了是事實,屠呦呦提取青蒿素也是事實,一切都是不折不扣的事實,看上去並沒什麼毛病。

但其實,《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的治療瘧疾的藥方一共有32個,其中只有一個藥方提到了青蒿,並且對青蒿的治療效果如何,以及其他藥方的療效如何,《肘後備急方》都並沒有加以說明。

很明顯,葛洪對《肘後備急方》中的藥方是不確定的,甚至有可能就連“青蒿治療瘧疾”這個方子他也從來沒用過。如果他能確定青蒿有用,斷然不會再去記載其餘31個藥方,即便要多記幾個藥方,也一定會在青蒿藥方處註明,此方經驗證有效。

我們再來看看屠呦呦是不是真的只是簡簡單單去翻了下一本醫書,就解決了世界性難題。

1969年1月開始,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藥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藥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這就像愛迪生髮明電燈,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才找到了一種“碳化棉絲”可以持續燃燒45小時

後來,他的團隊到世界各地尋找合適的竹子,大約6000多種。其中,日本竹纖維最為實用,可連續照明1000小時以上,達到經久耐用的目的。那種燈,叫“碳化竹絲燈”。

很顯然,無論是發明大神愛迪生,還是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都是不厭其煩地大量做測試、篩選,以一套科學而又嚴謹的系統方法,才最終攻克了各自領域的世界性難題。

所以,拿這個案例鼓吹中醫的成功,是否有點可笑?

如若你仍舊堅持這是中醫的功勞,那麼,屠呦呦的大量實驗研究豈不是白做了,她這個諾獎的分量也被你大打折扣。

順便在此提及一下,青蒿應該是中藥中的黃花蒿,青蒿中是提取不出青蒿素的。黃花蒿是中藥材,青蒿素可不是中藥。

青蒿素是典型的現代醫學制藥產物,不信請看製作方法以及合成方法:

青蒿素製法:

1.青蒿素在黃花蒿中的生物合成

拿什麼拯救中醫?別再信中醫,你也可以


2.合成

拿什麼拯救中醫?別再信中醫,你也可以


上面的圖看不懂也沒關係,總之“青蒿素”並非中藥是鐵打的事實。非要說它是中藥的話,和指鹿為馬就沒區別了。

好了,言歸正傳。

其實現代醫學也並不應該叫做“西醫”,當初的西醫,更多的是指古希臘傳統醫學。

前文說過,西醫其實和中醫沒啥兩樣,也並不比其他民族的傳統醫學更高明。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刀法,都是立足於憑經驗、直覺、簡單的想象和觀察。

那麼,既然都是差不多水準的“西醫”,為何後來鶴立雞群,遍佈了全世界呢?

首先,近代時期的西方醫學者在否定並且摒棄了古希臘醫學之後,以解剖生理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作為基礎。

其次,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我認為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他讓人們首次“發現”了微觀世界。

最後,前文提到過的“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我認為是現代醫學能遍地開花的重要引擎。

個人認為,中國的傳統醫學即便拒絕了上述的“首先”和“其次”,只要能早些運用上“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那就還能再拖延些“苟延殘喘”的日子。

我給苟延殘喘加上了引號,是因為這裡並非指滅亡,而是指“療效事實”。只要真有了療效,人們認可,就不必再用鼓吹伎倆來展現它的繁榮。反之,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一味的鼓吹忽悠,可得一時之名,於長久卻不利,“療效”也終將消亡。

那麼,究竟什麼是“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呢?它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你可以把“大樣本隨機雙盲實驗”看做一個不斷進化的產物,由於有太多的背景故事,還很有趣,限於篇幅,這裡不去細講,感興趣的自行百度。

簡單來說,一開始發現“試驗”並不一定靠譜,後來加上了“對照”。

後來又發現“對照實驗”也不一定靠譜,因為19世紀發現了“安慰劑效應”。

於是加上了“單盲”,又從“單盲”過渡到“雙盲”。也就是醫生和病人都不知道究竟是真藥還是假藥。

再後來又有大量證據表明,即便是“雙盲對照試驗”,也不一定靠譜,於是再加改進,還得加上“隨機”……

“大樣本”就很好理解了,實驗的樣本數據要夠大。

在瞭解了“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它並沒有什麼特別神奇之處。它只是不斷地完善自我,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拱。

然而正是這緩慢的前進步伐,使它成為了現代醫藥上市的金標準。

此時,再來回頭看看我們的中醫,你提出了許多玄而又玄的理論,搞出了林林總總的藥方。說什麼辯證治療,君臣輔佐,最後卻拿不出數據。

你只要把老祖宗的智慧和結晶、博大精深之類的字眼一提出來,就可以迴避數據。

這和晚清時期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有何兩樣?

只需把國門一鎖,我仍舊是天朝上國。

近代史警醒著我們,閉關鎖國是會落後的,而落後是要捱揍的。

中醫今天的沒落已是註定,怨不得別人。反觀那些客觀理性地批判中醫的人,難道不正是晚晴的“戊戌六君子”?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魯迅對中醫的一句點評很是恰當: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

世人所謂庸醫,大概就是那無意者;前幾天宣稱能治新冠肺炎緊接著被抓的“網紅中醫”李躍平,大概就是那有意之人吧。

5、中醫的未來何去何從?

人們都在講傳承,傳承才能進步。傳統醫學傳承了數千年,卻仍舊止步於《黃帝內經》。

面對這一反常現象時,會否有那麼一瞬,讓你開始懷疑:之所以傳承了卻不能進步,是否是源頭有重大BUG?亦或是壓根就錯得徹底?

以下提供兩種想象場景:

倘若你作為一個後生晚輩,踏入了中醫學的大門,認為中醫無比正確,勤奮鑽研一輩子,你敢說自己登峰造極,超越了李時珍?答案顯而易見,你不敢,也不能。所以你的造詣上限已經被鎖死。

倘若你是後生晚輩,踏入中醫殿堂,鑽研中發現源頭、理論並不靠譜,又該如何拯救中醫?你敢推到重來否?推倒重來後又是否還能稱作傳統醫學?

退出這兩種場景,回到現實。

我們應該有理由認為,在古時候,當初各民族中的醫術,中醫獨步武林。畢竟華夏文明的淵博真不是蓋的,在遠比其餘文明文化厚重的情況下,此種文明下誕生的醫學在同時代差不到哪裡去。

所以我們假定中醫從先秦時期甚至於更早到現在,都是這個地球上的最強醫術。

但由於上限已經被鎖死,你再難進步。

反觀現代醫學,即使我們假定它遠遠落後於中醫,再假定它千瘡百孔,甚至於一無是處,但它能傳承,在傳承,且更能傳承。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一直在進步。

這個是龜兔賽跑的故事,假定它現在差之甚遠,也遲早要追趕上你,把你超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這個時代日新月異,競爭異常慘烈。

英雄遲暮,廉頗老矣。

不論你樂意不樂意,這就是傳統中醫的最終結局。


你對中醫是支持還是反對? 單選

0

0%

支持,中醫遲早會崛起。

0

0%

反對,中醫是偽科學。

0

0%

中立,啥也不懂的我,默默路過。

文字:二人餘

ID:er-ren-y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