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詩人、藏書家韋應物,少年時卻是一個橫行鄉里的地痞。

大家好,我是風迷一史,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唐朝著名田園詩人韋應物。在眾多唐詩中,有一首叫做《滁州西澗》的田園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就是出自這首詩,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韋應物。

唐朝著名詩人、藏書家韋應物,少年時卻是一個橫行鄉里的地痞。


古往今來,大多的文豪都是從小就飽讀詩書,少年勤奮好學。但是韋應物卻是一個特例,他在少年時,竟然是一個橫行鄉里,鄉人苦之的地痞惡霸。

少年的韋應物為何會是這副紈絝相,這就要從他的出身環境說起了。韋氏,自西漢起,就是關中的名門望族了,在《舊唐書》中有記載“氏族之盛,無逾於韋氏。”

遠的咱們不說,就從韋應物的曾祖父說起,其曾祖父韋待價,在武則天時位極宰相,管居百臣之首。祖父韋令儀,官至宗正少卿,也是從四品上。其父親韋鑾,任宣州司法參軍。如此家族出來的子弟,韋應物理所當然的走上了紈絝官二代的道路。

唐朝著名詩人、藏書家韋應物,少年時卻是一個橫行鄉里的地痞。


出身名門望族的韋應物,少年時期喜歡學習武藝,卻對文學這塊一點也不感冒。即使沒什麼實力,但是人家關係硬啊。仗著家裡的關係,十五歲的韋應物就做了唐玄宗身邊的近衛,不僅可以經常呆在皇帝的身邊,還能隨意的出入皇宮大內。

家裡有權有勢,自己又是皇上跟前的人。於是,年少輕狂的韋應物向來是狂放不羈。下面就簡單列舉一下他的“光榮”事蹟:往家裡私藏殺人逃犯,這在古代可是大罪,一般人肯定不敢幹這事;平時沒什麼事就去聚眾賭博,到了晚上再去翻牆和別人家的老婆廝混。大家聽聽,這哪一件會是一代文人雅士能幹出來的事?關鍵是,這些劣跡並不是別人誹謗他的,而是這位大文豪晚年時親筆所寫的回憶錄,有詩為證:“身作裡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持樽蒲局,暮竊東鄰姬”。

唐朝著名詩人、藏書家韋應物,少年時卻是一個橫行鄉里的地痞。


可惜,世事難料,韋應物這樣的舒坦日子並沒有過多久,就被一場動亂給終結了。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來勢兇猛,長安城被攻陷之後,唐玄宗倉皇跑路,長安城裡的金銀錢財也被叛軍掠奪的片甲不留,韋氏家族自然也在劫難逃。

管丟了,家族也沒落了,這對於韋應物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然而,神奇的是,韋應物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反而決定浪子回頭逆風而行。他開始立志讀書,並且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少食寡慾,經常“焚香掃地而坐,把筆學題詩”。

唐朝著名詩人、藏書家韋應物,少年時卻是一個橫行鄉里的地痞。


“安史之亂”過去以後,韋應物再次入仕,歷任洛陽丞、高陵宰等地方官,他在蘇州做刺史三年,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蘇州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也被當地百姓尊稱為“韋蘇州”。後來韋應物辭官歸隱,過上了愜意的田園生活,可惜,沒能享受多久,在五十五歲時,溘然長逝,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詩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