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硅材30萬噸有機硅項目開工 產能規模有望進入全球前五位

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

4月18日,東嶽硅材30萬噸有機硅項目開工暨東嶽集團項目建設推進誓師大會在山東淄博桓臺縣舉行。《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該項目是一個多月前剛剛登陸A股創業板的東嶽硅材的首發募投項目之一,項目全稱“東嶽硅材30萬噸有機硅單體及20萬噸深加工項目”,總投資29.8億元,將耗時18個月實現竣工投產。東嶽集團董事長張建宏表示,該項目的開工意義深遠,將助推東嶽硅材進入有機硅行業全國前三,世界前五,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有機硅企業。

東嶽硅材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產業基地之一、氟硅行業的龍頭企業東嶽集團的子公司,也是我國有機硅行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規模優勢顯著。根據《中國硅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的統計,按聚硅氧烷產能計算,東嶽硅材位列有機硅行業全球前十。公司通過技改,2019年單體產能已提升至30萬噸(摺合聚硅氧烷約14.1萬噸)。通過長期技術研發和生產實踐,東嶽硅材現已掌握15萬噸/年單體合成裝置設計、運行技術,為單套產能最高的國產裝置之一。同時,東嶽硅材也是國內重要的有機硅深加工產品供應商,產品規格超過120種,位居行業前列。

今年3月12日,歷時一年多的積極運作,早在2007年就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東嶽集團正式實現分拆子公司東嶽硅材迴歸A股,在深交所創業板敲鐘上市,為東嶽硅材的發展揭開新的序幕。

此次開工建設的東嶽硅材30萬噸有機硅單體及20萬噸深加工項目,是公司上市的主要募投項目。據瞭解,有機硅項目承載著我國在該領域打破壟斷、替代進口、滿足高端製造業,特別是航空、航天、醫療、汽車等這些領域材料壟斷的重大使命。作為東嶽集團歷史上建設規模最大、一次性使用募投資金投資最大的建設項目,該項目竣工後,有機硅單體總產能能夠達到60萬噸/年,將進一步完善含硅材料高新技術產業鏈,產能規模有望進入全球前五位。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東嶽在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規模效益進一步凸顯。

《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瞭解到,項目整體建設工期定為18個月,涉及15個專業組。為如期達產達效,項目實行分工協作、節點倒逼任務完成。項目建設實行全過程管理、全過程跟蹤、全過程審核的模式,這是東嶽項目建設流程的重大創新。

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在給項目開工發來的賀信中表示,東嶽新建有機硅項目引進和整合國內外最先進的有機硅及下游深加工技術,單套裝置設計產能國內第一,項目建成後將是全球一流的現代化工廠、智能化工廠和綠色工廠。這是企業發展達到新水平的重要標誌,必將對全行業產生巨大的鼓舞和示範作用。

東嶽集團董事長張建宏表示,“項目對東嶽打造有機硅上下游全產業鏈、打造世界級硅材先進製造業,具有中國力量、中國品牌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張建宏表示。

同時,該項目還是淄博市桓臺縣依託淄博東嶽經濟開發,打造的千億級氟硅新材料產業集群的重點項目之一。據瞭解,隨著有機硅材料、含氟聚合物、新型環保製冷劑、基礎設施配套等一系列項目建成投用,東嶽園區也將為桓臺縣當地的產業實現轉型跨越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面,對於淄博市形成更加完善的高科技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也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還從東嶽集團方面瞭解到,目前,東嶽集團有效克服疫情影響,保持行業最高開車率。在東嶽硅材30萬噸有機硅單體及20萬噸深加工項目開工的同時,東嶽集團所有在建項目也全部處於緊張建設當中。

據介紹,東嶽未來氫能公司150萬平方米/年燃料電池膜項目正處於設備進廠階段,計劃年內完成所有安裝調試工作,其配套項目的所有設備安裝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今年將陸續投產,整個項目投產後可滿足十萬輛離子膜燃料電池車的使用。東嶽化工公司6萬噸/年R125環保製冷劑項目已經完成所有基建工作,目前正處於設備安裝階段,並於將於10月1日前建成投產。所有項目投產後可進一步提升東嶽集團發展潛力和經營效益,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