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縣:戰“疫”情,穩生產,確保“糧食十七年增”

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堅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前些年,稻穀託市等扶農惠農的力度較大,吉水縣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比較高,尤其是種植優質稻的積極性更高,糧食產量實現了“十六年增”。面對去年夏澇秋旱的不利天氣,糧食生產損失很大,加上糧食價格持續下降,種糧效益下滑,今年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是怎樣呢?筆者利用春節回鄉走親訪友的時機,進行了調查。因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原因,主要是在本村走訪,有些是通過電話採訪瞭解情況。

今日主要內容丨

吉水縣八都鎮糧食生產基本情況是?

遇到哪些問題和困難?

...

我們一起往下看~

吉水縣:戰“疫”情,穩生產,確保“糧食十七年增”

基本情況

吉水縣:戰“疫”情,穩生產,確保“糧食十七年增”

吉水縣:戰“疫”情,穩生產,確保“糧食十七年增”

吉水縣八都財發農民專業合作社

因建有烘乾廠,主要收購社員的溼谷(用收割機割完後直接運到烘乾廠烘乾的稻穀)2019年收購早稻溼谷4200噸,比2018年少300噸,常規稻均價76元/百斤(2018年是96元/百斤,下跌20元/百斤),優質稻均價95元/百斤(2018年是116元/百斤,下跌21元/百斤);收購晚稻溼谷9700噸,比2018年多3400噸,優質稻均價106元/百斤(2018年是128元/百斤,下跌22元/百斤);同時,也少量收購幹谷,2019年常規稻幹谷收購價117元/百斤(2018年是131元/百斤,下跌14元/百斤),優質稻均價128元/百斤(2018年是159元/百斤,下跌31元/百斤)。

劉九生

吉水縣八都鎮壇上村人,去年共種植了110畝水稻,其中在本村承包了90畝,租金是350元/畝;在外鄉(吉水縣水田鄉)承包了20畝,田塊高低不平,沒有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也沒有水源(望天田),租金是40元/畝。兩季種植的都是優質稻——井岡軟粘,總收入是16萬元。支出為14.35萬元 ,其中購買農藥化肥費用5萬元,機收每畝80元/季、機耕每畝80元/季,共要35200元,人工費用共要19000元(噴施農藥工錢6000元,直播和拋秧工錢11000元,施肥和做秧田工錢2000元),因晚稻乾旱抽水灌溉花費7000多元,田租32300元。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只賺了1.65萬元,因是本村人,對本村的田塊知根知底,也簽了5年合同,今年計劃繼續種植。

劉貴生

吉水縣八都鎮壇上村人,前幾年養殖生豬賺了點錢,前年因環保原因,關閉了養豬場,去年到外鎮(吉水縣黃橋鎮)承包了364畝水田,租金是270元/畝,因有些田塊不是高標準農田,租金稍微要便宜些。上半年早稻洪災水淹了14畝了,而且下雨刮風,倒伏了一些,總產量不高,只有28萬斤左右,總收入26萬元;下半年晚稻因乾旱的原因,164畝因缺水沒有栽下去,另外200多畝雖然栽下去了,但是100多畝絕收,剩下的100畝左右,斷斷續續抽了些水,缺水導致晚稻產量低,每畝只有300斤左右,晚稻總產量不到3萬斤,因穀粒不飽滿,只賣到70-80元/百斤的價格,造成全年虧了4多萬元,因農業保險賠付了2萬元,實虧2萬多元。今年不想再承包了。

嚴小華

吉水縣八都鎮太山村人,去年總共流轉了3000多畝水田,主要分佈在吉水縣的楓江鎮、醪橋鎮、金灘鎮。田租平均在500元以上/畝,晚稻因乾旱的原因,1600多畝沒有栽下去,另外1400多畝雖然栽下去了,但是600多畝絕收,剩下的800多畝,兩季種植的都是優質稻——井岡軟粘,因上半年低溫雨水天氣多,日光寡照,加上井岡軟粘品種本身生育期長,導致成熟期偏晚,造成下半年晚稻很晚播種下去,在立秋過後一個星期(8月14日)才全部播完,又是直播方式,導致晚稻產量低、米質差,每畝300斤左右,晚稻總產量不到30萬斤,因穀粒不飽滿,只賣到70-80元/的價格,造成全年虧了100多萬元,因農業保險賠付了24萬元,實虧80萬元。今年本想全部不種了,但有些田塊是簽了5年期合同,而且還交了定金,沒辦法必須還要繼續耕種1000畝,其餘的2000畝不再承包了。

通過走訪調查瞭解,種植大戶在農業生產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

吉水縣:戰“疫”情,穩生產,確保“糧食十七年增”

吉水縣:戰“疫”情,穩生產,確保“糧食十七年增”

糧食價格低。受稻穀供需關係持續保持寬鬆格局,且陳稻穀庫存銷售壓力較大,再加上稻穀託市收購價格及拍賣底價的下調,使得稻穀市場價格不斷下降。生產成本高。種子、肥料、農藥價格近年卻在高位運行,去年每噸氮肥突破2200元,45%複合肥價格大多在2500元左右,較往年上漲了5%左右。土地流轉費用和農業生產僱工工價格也逐年提高,有的地方田租達到600元以上/畝,僱工一般60歲以上每天都要100至120元,種糧效益空間越來越小。

抗災能力弱。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在大災面前,抵禦自然災害風險能力差,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土地流轉難。由於比較效益低,吉水縣許多青壯年外出務工,全縣土地流轉逐年增多,2019年底全縣土地流轉達32.3萬畝,但流轉並不順暢。種糧積極性差。田租、用工工資、化肥農藥價格逐年升高,稻穀託市收購價格的逐漸下調,稻穀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導致種植效益低下,種糧積極性不高,種糧大戶將越來越少,再加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也在主動調減非優勢產區的水稻面積,水稻種植面積將呈現下降態勢。

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有什麼意見建議?

吉水縣:戰“疫”情,穩生產,確保“糧食十七年增”

吉水縣素有“贛中糧倉”之稱,2019年糧食播種面積139.6515萬畝,總產61.5455萬噸,其中水稻面積117.666萬畝,產量52.4038萬噸。其中八都鎮優質稻最負盛名,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享譽全國,是大米市場上的搶手貨,特別在廣東、福建和港澳地區深受歡迎,糧食價格比周邊縣市每百斤高出2-3元。在吉水縣八都鎮都普遍出現農戶種糧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的現象,“窺一斑而知全豹”,要做到全縣糧食穩面積、穩產量,實現“糧食十七年增”,困難重重、任務艱鉅。

1.提高價格,穩定面積。糧食價格牽動著億萬農民的心,是決定種糧效益的直接因素,直接關係糧食麵積的穩定。糧食價格連續下降,極大地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提高糧食收購價格,調整完善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種植糧食效益,保證農民基本收益,才能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才能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2.強化服務,穩定產量。要鞏固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成果,不折不扣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穀補貼政策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落實稻穀保險和金融支持政策,著力解決理賠難、賠付低和貸款難、貸款貴等突出問題,切實減輕農民種糧風險。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農業項目資金要向種植戶傾斜,不能只扶強持大,扶農業龍頭企業,切實解決種植大戶爭資難、扶助少等問題。

要抓好耕地拋荒整治工作。全面排查、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加強宣傳引導,依法依規協調流轉,採取代耕代種、大田託管、集中流轉等形式開展生產;在習慣種一季稻的地方,宣傳動員農戶“單改雙”種雙季稻,增加複種指數,從而增加產量。要強化糧食生產科技支撐,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合理調整播期和品種,加強農業技術培訓,積極推廣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等增產技術,提升糧食單產水平。大力推廣水稻機播、機插、機防、機烘等農機集成組裝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要加強農資價格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生產企業隨意加價、經銷商囤積居奇等非法牟利行為,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控制農資價格上漲,真正把農資價格降到最低,讓農民得到實惠。要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建設,降低土地流轉成本;建立土地流轉價格與糧食價格相掛鉤的機制,消除農戶田租價格只漲不跌的預期心理,降低農戶對土地的過高期望值,減輕種植大戶的成本壓力;規範流轉程序,明確權利和義務,減少土地流轉糾紛。

3.加大投入,補齊短板。要進一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夯實糧食生產基礎。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加強自然災害和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提前做好防範準備,強化農情災情調度,及時撥付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切實降低災害損失。

來源:吉水縣農業農村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