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碰一碰支付是否有商機?

瘋狂的大大大石頭小


“賣傢俱”的格力賣起了“智能手機”、“賣調料”的李錦記集團“戴起了”智能手環、“送外賣”的美團和“路線規劃”的高德都送起了“乘客”、“賣AD鈣奶”的娃哈哈近期也準備開始造新能源汽車了......隨著加入跨界的企業越來越多,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企業跨界漸演變成為一種潮流,且愈演愈烈。

無獨有偶,在如此浩大的聲勢下,“賣手機”的老大哥,華為也已經加入了這場“跨界”的熱潮之中。2018年7月2日Huawei Pay聯合銀聯推出新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碰一碰。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支付市場的一片譁然。畢竟,移動支付市場已被兩位“馬”兄弟“霸佔”多年,華為此次“進攻”莫不是自討沒趣?

華為牽手銀聯進軍移動支付市場,絕非偶然

事實上華為此舉並非偶然,而是“蓄謀已久”。早在2003年,華為就推出了NFC功能,不過由於當時國內技術尚未成熟,推廣NFC這一支付方式受到阻礙,華為因此未能搶佔先機。

2016年,華為推出採用NFC技術支付的Huawei Pay第三方支付平臺,正式進軍移動支付市場。但相比較蘋果、三星和小米來說,姍姍來遲的Huawei Pay市場競爭力稍顯不足。加上,支付市場已經被支付寶、微信捷足先登,且佔據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近九成的份額,Huawei Pay發展空間不大。如今,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華為依舊堅持進場


記住我是神


哈哈,我們想到的都是未來,未來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好像我在3線城市做空氣淨化器,我以為老百姓關心的是淨化效果好不好,結果現實給了我不及格的答卷,因為老百姓關心的是價格還有耗不耗電,哈哈,出乎意料吧?

不過如果你家底厚實,去嘗試下未嘗不可,為你的人生履歷交學費唄


陽科長愛折騰


個人感覺2030年以前是沒有前景的,現在的活生生的例子就是銀聯雲閃付,儘管國家扶持守護,由於微信支付寶的衝擊從曾經談之色變的龍太子變成了人人吐槽的苦逼。HUAWEIpay應該早就開始佈局國外了,攢足實力殺回中國給銀聯又是狠狠一擊。

案例也逐漸體現了國家開放市場自由競爭。競爭才會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