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更放心!農產品也有專屬“身份證”了

“用手機掃一掃包裝上的二維碼,便能知道這茶葉的諸多信息,可以追根溯源到它們由哪個合作社種植基地出品,它的生產單位、聯繫方式以及生產規範、加工實景和質量檢測數據等相關信息。”在淥口區南洲鎮利達茶業紅星生產基地,負責人郭建明自信滿滿地說:“還可以在系統平臺上進行線上銷售,這樣就與產品終極消費者搭建了一個誠信平臺,讓消費者對我們的茶葉質量更放心,吃得更安心。”

吃得更放心!農產品也有專屬“身份證”了

手機掃一掃,便能知道諸多信息(通訊員供圖)

“要想知道自己買來的農產品的品質如何,一掃碼就十分清楚。農產品擁有二維碼質量‘身份證’,這得益於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建立,這也是咱們區裡推進農產品全產業鏈智慧監管的重要舉措。”在株洲明揚農業科技股份公司,負責人朱守官深有感觸地說。“嘀”的一聲, 他拿著手機對準包裝上的二維碼一掃,公司產品紅美人柑橘的品牌名稱、包裝規格、生產許可證、產品描述、生產單位、聯繫方式等信息就出現在手機屏幕上。

株洲明揚農業科技股份公司位於淥口區朱亭鎮浦灣村,是一家集生豬和水產養殖銷售及珍稀果樹苗木和有機蔬菜種植銷售為一體的農牧業綜合開發企業、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該公司首批入駐湖南省農產品“身份證”管理平臺,其系列產品開通使用二維碼,不僅產品有了“身份”,銷量提高了,而且得到了顧客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全區已有24家規模生產經營主體入駐國家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獲得綠色認證的16家示範性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入駐湖南省農產品“身份證”管理系統,涉及40多個農產品品種,面積超過5萬畝,全部自帶質量追溯二維碼上市銷售。這標誌著淥口區農產品在“產”和“管”兩個環節上的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讓淥口區特色農產品真正有了“身份證”,做到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吃得更放心!農產品也有專屬“身份證”了

在線監控設備(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淥口區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建設,投入資金近100萬元,購置了各種農產品檢測設備、在線監控設備和其它硬件設備。全區鄉鎮農產品監管站和重點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配備了農產品快速檢測設備,並安裝了在線監控設施。按照全區“一盤棋”的要求,以高風險農產品為重點,加速推進溯源體系建設及“身份證”管理建設項目。紮實做好農產品“身份證”信息採錄、賦碼標識工作,努力實現區域內所有“兩品一標”農產品、區級以上龍頭企業生產經營主體全部納入追溯網點、農產品賦碼標識和可追溯管理,建立完善的“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體系,全力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掌上淥口 鄧紅)

【來源:株洲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