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中山狼的“二木頭”賈迎春究竟是誰

遭遇中山狼的“二木頭”賈迎春究竟是誰

《紅樓隱史》上下兩冊,天貓、淘寶、噹噹、京東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線喜馬拉雅聽書,首度揭開明朝滅亡的真相

賈迎春的渾名是“二木頭”。這“二”和“木頭”可是大文章。

紅樓夢中賈府的“二”很突出,玉璽寶玉、榮國府繼承人賈璉都是二爺,這是為何?

原因有三:

1, 明朝原本是定都南京,在朱棣篡位後遷都到北京,但南京也依然是與北京並列的都城地位,被稱作“兩京”。這是朱明的“二”。

2, 崇禎是明光宗朱常洛兒子中存活下來的序齒二的兒子。這是崇禎的“二”。

3, 明朝以“甲申之變”崇禎殉國為分界點,可以劃分為“前明”和“後明”(包括“南明”和“明鄭”)兩部分。這也是朱明的“二”。

所以朱慈炤在《紅樓夢》中用“二”來代指朱明王權。

前面反覆講了,朱本是“赤心木”, 所以《紅樓夢》中 “木”代指“朱”。

原來,“二木頭”賈迎春乃是朱明帝王,那是哪位朱明帝王呢?接著看。

迎春住在紫菱洲,菱洲是南京皇家園林玄武湖內的五洲之一。菱洲因洲上昔日盛產菱角,且洲形似菱而得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選中玄武湖作為明朝中央政府黃冊的存放地,建後湖黃冊庫(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檔案館)。玄武湖因此成為皇家禁地。“紫”即紫禁城的紫,“菱”即代表南明的香菱的菱,原來“紫菱洲”暗指南明皇宮,那麼住在紫菱洲的迎春自然就是南明的皇帝和監國了。

寶釵給迎春起了個詩號是“菱洲”,都是寶釵起的同一個“菱”字,正是朱慈炤暗示讀者迎春其實就是被寶釵改了名字的“香菱”。

第七十三回,邢夫人對迎春說:“我想天下的事也難較定,你是大老爺跟前人養的,這裡探丫頭也是二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的,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反不及他一半!”由此可知迎春乃賈赦的庶女。嫡庶的差別影射的是南明的皇帝們並非崇禎兒子這樣的正朔,而是朱明的旁系子孫。

看看賈府眾人對迎春的評價:在刑夫人眼中,迎春是“心活面軟,窩囊無能,不及探春一半”;在鳳姐眼中,她是“不中用”的“平常貨”; 在寶釵眼中,她是“有氣的死人,連她自己尚未照管周全”;小廝興兒說她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噯吆一聲”。一句話:老實無用!

這老實無用的迎春是誰?她不是一個人,第八十回交待賈赦使了孫紹祖五千銀子,還不出來就把迎春抵了過去。這五千兩影射的南明四帝一監國的五個政權!朱慈炤對南明採用的是高度概括的手法。

迎春沒什麼才幹特長,圍棋似乎是她唯一的愛好,《紅樓夢》中多次提到她下棋。第七十九回中,寶玉思念出嫁的迎春而為她作詩“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汙棋枰”。詩剛吟完,

南明的另一個代表香菱就出現歡天喜地的說薛蟠要娶夏金桂詩社能添新人了,正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夏金桂就是引狼入室並且勒死永曆帝終結南明的吳三桂!所以才有了寶玉冷笑道:“雖如此說,但只我倒替你擔心慮後呢。”正是譏諷弘光帝妄想聯清平寇、偏安江左和永曆帝乞求吳三桂念及明朝舊恩的好傻好天真!

迎春的兩個丫鬟司棋和繡橘,名字合起來就是“棋橘”諧音“棋局”,迎春喜歡下棋,可實際上卻只是任人擺佈的棋子而已。迎春弘光帝、隆武帝、魯王朱以海、紹武帝和永曆帝被投機之徒、野心家擁立為帝,如棋子一般被軍閥江北四鎮、鄭芝龍、何騰蛟、孫可望等和權臣方逢年、蘇觀生、瞿式耜等操縱擺弄,根本管不了事。

首個南明政權——弘光政權以“聯虜平寇”為基本國策,派出使團與清廷“議和”,謀求與清軍聯合剿滅農民軍,妄圖偏安。史可法是錯誤的“聯虜平寇”的提倡者,直到清兵圍城,他在《復多爾袞書》中,一面是拒絕投降,一面卻仍然幻想與清廷合作,伏乞清廷合師進討農民軍:“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上西秦,方圖報復。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洩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炤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

南明弘光政權後的魯王、唐王和桂王之間的不顧清廷大敵當前而為了爭奪正統地位互相開戰。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得到吳三桂軍進入緬境的消息後,曾寫信給吳三桂:”將軍本朝之勳臣,新朝之雄鎮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於將軍可謂甚厚......朕遠竄粵東,痛心疾首,幾不復生,何暇復思宗社計乎?諸臣猶不忍我二祖列宗之殄祀也,強之再四,始膺大統。朕自登極以來......自謂與人無患,與國無爭矣......將軍猶是中華之人,猶是世祿之裔也。即不為朕憐,獨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獨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獨不念己身之祖若父乎?不知新王何親何厚於將軍,孤客何仇何怨於將軍?”無怪乎黛玉笑評迎春南明諸政權是“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太糊塗!

迎春的判詞中“子”與“系”合起來就是“孫”,這暗示迎春之夫孫紹祖就是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中山狼”!這中山狼是誰呢?看書中描寫:“祖上系軍官出身,乃當日寧榮府中之門生,算來亦繫世交。如今孫家只有一人在京,現襲指揮之職,此人名喚孫紹祖,生得相貌魁梧,體格健壯,弓馬嫻熟,應酬權變,【庚辰雙行夾批:畫出一個俗物來

。】年紀未滿三十,且又家資饒富,【庚辰雙行夾批:此句斷不可少。】現在兵部候缺題升。因未有室,賈赦見是世交之孫,且人品家當都相稱合,遂青目擇為東床嬌婿。亦曾回明賈母。賈母心中卻不十分稱意,想來攔阻亦恐不聽,兒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況且他是親父主張,何必出頭多事,為此只說“知道了”三字,餘不多及。賈政又深惡孫家,雖是世交,當年不過是彼祖希慕榮寧之勢,有不能了結之事才拜在門下的,並非詩禮名族之裔,因此倒勸諫過兩次,無奈賈赦不聽,也只得罷了。”

這因為五千兩銀子將迎春作踐死的中山狼孫紹祖不是具體某個人,而是指曾被朱明救助卻恩將仇報絞殺南明五政權的女真清廷!具體我將在後面的《元春省親點的四齣戲的大玄機》裡細解。

歷史學家孟森在他的《清史講義》中寫道:“太祖以前,為明之屬夷,受明之恩遇獨厚。猛哥帖木兒(即清肇祖)被戕於兀狄哈,其弟凡察及子董倉,求避入遼邊,明允之。其人既久居邊內,久之乃佔為己地,明讓之,反退以撫順為邊。斡朵裡本在朝鮮東北境,至是乃盡移撫順邊門以外,佔舊日遼東境內之地。自是得避兀狄哈之難......直至(清)太祖在建號天命之初,對明尤朝貢不輟。太祖身自朝明者三次,皆見《明實錄》,明寵以高官。既為都督,又進龍虎將軍。”

孫紹祖“雖是世交,當年不過是彼祖希慕榮寧之勢,有不能了結之事才拜在門下的,並非詩禮名族之裔。”乃是影射清廷祖宗女真族最初是為了躲避朝鮮迫害而求助朱明收容,被獲准搬入中國境內東北居住才得以保全性命的歷史。

孫紹祖“祖上系軍官出身,乃當日寧榮府中之門生,算來亦繫世交”,是影射努爾哈赤曾經被明朝封為“都督、龍虎將軍”的軍官出身。努爾哈赤不斷嚮明朝求官,見《明神宗實錄卷之二百五十一》載:萬曆二十年(1592)八月丁酉,“建州衛都督奴兒哈赤等奏文四道,乞升賞職銜、冠服、敕書,及奏高麗殺死所管部落五十餘名。命所司知之,並賜宴如例。”三年後的萬曆二十三年(1595),努爾哈赤終於得償夙願,見《明神宗實錄》內閣文庫本卷之三十六,萬曆三十六年二月癸未,薊遼督臣蹇達疏言:“奴兒哈赤忠順學好,看邊效力,於二十三年加升龍虎將軍。”

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四年(即1616年)在赫圖阿拉正式建國,國號“後金”,建元天命,從此正式與明朝分庭抗禮,並稱明朝為“南朝”。從1616年建國到1644年入主中原開始絞殺南明時隔29年,可不正是“年紀未滿三十”嗎!

明朝對藩屬女真始終是不斷地照顧和接濟,並且尊重女真的民族傳統,從未強迫女真蓄髮。“受明之恩遇獨厚"的清廷不但不感恩明朝對他們兩百多年來的收容和幫助,反而恩將仇報、打著為崇禎報仇的騙人旗號入主中原,並且逼迫漢人剃髮、殘酷屠殺漢民、大肆篡改歷史,可不就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麼!

而“一載赴黃粱”則指代了那些僅僅維持了一年的弘光、隆武和魯監國三政權,至於只存在了41天的紹武帝不提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