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影星自稱楊玉環後裔,難道史書記載有誤?專家:她自己搞錯了

引言

杨贵妃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由于其经历与唐王朝安史之乱密切相关,所以在史书上对她的结局记录得非常清楚。《旧唐书》中记载,唐玄宗为了自保:“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但是在中国的邻国日本,杨贵妃的故事却并没有终结于马嵬坡。在日本很早就出现了这种说法:杨贵妃其实并没有在马嵬坡遇难,而是逃到了日本。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还曾经自称是她的后裔,那么历史上的杨贵妃,是否真有可能逃到日本呢?

日本影星自称杨玉环后裔,难道史书记载有误?专家:她自己搞错了

▲杨贵妃剧照

01

杨贵妃东渡日本的故事在日本民间流传多年,因而有着不同版本,其中有两个说法流传范围比较广。第一种说法,日本派到唐朝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搭救了杨贵妃,之后转道高句丽前往日本。而且在这次旅途中,杨贵妃还遭遇了海难,然而又一次大难不死,最后来到了日本山口县,但是当她到达山口县后,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第二种说法是说,杨贵妃为陈玄礼和高力士所搭救,随后阿倍仲麻吕一路护送杨贵妃东渡,到了日本。在杨贵妃到达日本后,不但受到了当时的女天皇孝谦天皇的重视,而且还让她嫁给了大臣藤原刷雄。之后杨贵妃在日本生活了30年,享年68岁。

日本影星自称杨玉环后裔,难道史书记载有误?专家:她自己搞错了

▲阿倍仲麻吕与杨贵妃剧照

1993年,日本的山口县长门市政府曾经邀请中国西安美院,设计制作了一座杨贵妃的汉白玉雕像。就在安放这座雕像的位置附近,有一个五层石塔,据当地人说那里就是贵妃墓。在贵妃墓附近,还有一个相传是杨贵妃登陆地的“唐渡口”。这附近曾经先后发掘出约300个古代人的遗骨,而这些人被认为是中国人。这样看起来,似乎杨贵妃真的在马嵬坡事变后得以幸存,并且到了日本生活。但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典籍记载,还有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02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先从遣唐使开始说起。在前文提到的两种说法中,日本派驻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阿倍仲麻吕是当时日本派遣到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遣唐使,但是根据历史书记载,在马嵬坡事变发生后的几年内,并没有遣唐使回到日本。

日本影星自称杨玉环后裔,难道史书记载有误?专家:她自己搞错了

▲遣唐使画像

其中最有名的日本遣唐使,就是阿倍仲麻吕了。开元五年(公元717年),阿倍仲麻吕来到中国,他对汉学非常精通,还通过科举考中了进士。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多年后,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曾经想回日本,但是当时他乘坐的船在出海后不久便遭遇风暴,失去了音信。他的好友李白以为他已经遇难,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哭晁衡卿》:“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但是阿倍仲麻吕大难不死,当时他随着船漂流到了越南,两年后才回到了长安。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阿倍仲麻吕想要回到日本更是困难重重,所以此后他也没有再做过尝试,就此待在长安,直到终老。所以从历史记载上来看,阿倍仲麻吕实在不可能护送杨贵妃去日本。

日本影星自称杨玉环后裔,难道史书记载有误?专家:她自己搞错了

▲阿倍仲麻吕剧照

03

当时通过海路往返,中日之间的难度非常大,大多数日本派遣往唐朝的团队都遇到海难或者不得不返航,最终能够到达唐朝的是少数。简而言之,就是如果要将杨贵妃送往日本,其风险比将她乔装改扮隐藏于民间要大得多。如果杨贵妃没有死,真的为人所搭救,那么最好的办法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将她送到海上去再经历一次九死一生。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传说呢?这就要提到日本的文化背景了,在中国,杨贵妃不过是古代众多美女中较为出名的一位。而日本却将杨贵妃视为世界历史中的三大美人之一。而杨贵妃之所以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的地位,却是得益于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日本影星自称杨玉环后裔,难道史书记载有误?专家:她自己搞错了

▲白居易剧照

日本深受唐文化影响,曾经长期流行汉诗。白居易是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中国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有一大特色,就是非常通俗易懂。这对日本人来说,不管是阅读还是理解都非常方便,而且白居易的诗歌非常符合日本人所追求的凄凉美感,所以白居易和他的诗歌都深受日本人喜爱。《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爱情悲剧,白居易在诗中想象杨贵妃在死后去到仙山,所以日本人在读到《长恨歌》之后,受其感染,便将诗中的内容发挥了一下,将之演绎成了更为生动的传说故事。

结语

此外,2002年,山口百惠在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时,曾经说过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因山口百惠的祖籍就是传说中杨贵妃生活过的山口县,而这里的许多人的祖先确实可能是来自于中国的杨姓人士,可能山口百惠也认为这就是杨贵妃。但是根据专家证实,山口县的杨姓家族应该是清朝康熙年间从浙江三门县移民到日本的中国人,和杨贵妃没有丝毫关系,是山口百惠自己搞错了。

参考资料:

《旧唐书》

《哭晁衡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