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發誓不用 龐統 ,真的是因 龐統 長的很醜嗎?

安守-


孫權發誓不用龐統的原因很險惡

先回答問題,孫權發誓不用龐統,真的是因龐統長的很醜嗎?我的回答不是。


《三國演義》中說起智謀之士,評價最高的當然是臥龍和鳳雛,水鏡先生司馬徽有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諸葛亮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說擺足了架子。龐統就比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後是見孫權,最後是歸劉備。在孫權、劉備那裡一開始都沒有得到重用,而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長的太醜,而這個原因,在面見孫權的時候,顯得尤為突出。

  當孫權見到龐統的時候,看到龐統“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就很不高興。為何孫權這麼重視人家的長相呢?

  這就要結合漢朝以來的品評人物的風氣來說了。東漢以來,品評人物有兩大標準,一個是“容止”,一個是“精神”,簡單一點來講,就是很看重一個人的外在美和內在美。外在美人人都看得見,內在美沒有三五個月誰又能知道呢。像諸葛亮第一眼就讓劉備動心?“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在劉備眼中,諸葛亮那就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像東吳的前任大都督周瑜,那也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於是吳人才會稱呼周瑜為“美周郎”嘛。可以說,漢末魏晉以來,但凡官員,長相都至少是平頭正臉,這是品評人物,甚至是選拔官員的一項基本原則。

  於是,長相醜陋,朝天鼻,黑麵孔的龐統,不受歡迎,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過,孫權畢竟是一位有英雄氣質的君主,不會完全因為長相而把龐統一棍子打死。

  龐統真正得罪孫權,是因為貶低周瑜,抬高自己。

  孫權問龐統,平生所學,以什麼學說為主?在當時,無非是儒學,法學,兵學等等。可是龐統卻說:“不必拘執,隨機應變。”這個不必,孫權聽了就更加不開心了。不必就是何必,何必一定要拘泥是什麼派別的學說呢?我龐統是無門無派,隨意應變而已。龐統的這句話,很明顯有輕視孫權的意思。

  但是,孫權依然忍著。

  孫權看到龐統這夢看重自己,就使出自己殺手鐧,抬出自己的偶像周瑜來了。他問龐統,你的學問比周瑜周公瑾怎麼樣呢?

  龐統聽了笑著說:“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龐統的語言中沒有直接說自己如何高出周瑜,但是卻笑著回答,在一向崇敬周瑜的孫權看來,龐統的笑就無異於是嘲諷,無異於說周瑜算什麼呢,怎麼能和我相比。

  於是孫權就很不開心了,告訴龐統,你先下去吧,等以後有機會我再用你好了。

  於是,龐統知道自己沒戲了,長嘆一聲出門了。

  應該說,龐統的狂傲,讓他失去了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

  但是,龐統在東吳出仕的機會並未斷絕。孫權說話也還留有餘地,“待有用公之時,卻來相請”,以後有需要,孫權還是會來找龐統的。

  可是,由於魯肅的一番話,完全堵死了龐統在東吳的仕宦之路。

  魯肅到底說了什麼,讓龐統受到這樣不公正的待遇呢?

  當魯肅知道孫權不準備用龐統時,就進去詢問原因,孫權告訴他:“狂士也,用之何益!”孫權不滿意的,是龐統的狂。其實,狂士未必無才,或許人家是有資格狂傲呢?比如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有人就認為諸葛亮很狂。可是卻也有人認為諸葛亮根本不應該和管仲樂毅相比,那樣太屈才,應該和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相比。狂與不狂,因人而異。

  如果魯肅這麼解釋,孫權未必會生氣。可是,魯肅說了一番話,讓孫權大怒,發誓絕不用龐統。

  魯肅怎麼說的呢?

  魯肅說:“赤壁鏖兵之時,此人曾獻連環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

  魯肅高度評價龐統,認為赤壁之戰勝利的首功當屬龐統,沒有龐統獻上連環計,根本不可能取得勝利。

  可是孫權聽了這句話非常刺耳,尤其是對於“第一功”,極為反感。孫權說:“此時乃曹操自欲釘船,未必此從之功也,吾誓不用之。”孫權認為是曹操自己想要把船釘起來,和龐統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孫權講的話自然是有錯。龐統連環計的高明之處,正在於讓敵人曹操看來,連環計是有利於自己,其實長遠來看,確實重大陷阱。正如老子所推崇的“無為之治”的最高境界,明明君王實行了一些改革,但是百姓們都認為是自己要如此,一點不覺得是官府強迫自己一樣。

  但是,魯肅的話其實也有偏頗。

  赤壁之戰的成功有三大功勞,周瑜作為孫劉聯盟的主帥,施展苦肉計,然後用火攻大敗曹操,當然應該是第一功。諸葛亮借來東風,讓火攻之計策能夠順利實施,可謂第二功。龐統的連環計,讓火攻計策殺傷力更大,可謂第三功。

  我們可以反過來推理。沒有連環計,孫劉聯盟難獲大勝;沒有借來東風,孫劉聯軍無法獲勝;可是沒有周瑜江東主戰,孫劉聯軍都註定了滅亡。

  於是,周瑜才是赤壁之戰第一功臣,這個觀點毋庸置疑。

  那麼,魯肅為什麼要歪曲事實,故意誇大龐統的功勞呢?

  可以從兩方面設想。

  一方面是魯肅一片好心,老好人魯肅繼續扮演著老好人的角色,為了要孫權留住龐統,誇大龐統的功勞,沒想到孫權聽了大怒,結果適得其反。

  一方面是魯肅用心險惡,老好人魯肅也有著奸詐的面目,故意誇大龐統,甚至凌駕於周瑜之上,必然會激發孫權強烈不滿,然後就可以排擠走龐統,自己獨霸江東政壇。

  這樣一分析,孫權發誓不用龐統,並不是因為他長得醜。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赤壁之戰,龐統獻上連環記,曹操幾乎全軍覆沒,在三大戰役中,赤壁之戰是最經典的戰役,也有許傳奇色彩,龐統居功至偉,應該得重賞,孫權見他長得寒磣,相貌古怪,周瑜是孫權最器重的戰將材,語言間看不起周瑜,使孫權心中產生不悅,儘管傳說中的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得天下,曹操對他的到來,來不及穿鞋走到帳外迎接,可見他求賢心切,反觀孫權,劉備以貌取人,良禽擇木而棲,他沒做到,這也是他個人的缺點。


青石5340


其一,龐統不會尊重人。當時孫權最尊重的是孫權,但是龐統骨子裡卻看不起周郎。權曰:”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要知道周瑜力保了孫權的江山,又剛為國捐軀,此時在孫權心中的地位之重,正是不容有損之時,而龐統又似有輕視,正觸了孫權的逆鱗,正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自然在心中把龐統給否定了。

其二,孫權當時人才濟濟,又在赤壁之戰火燒了曹操,一時間躊躇滿志,對於龐統這樣敢唱反調的人自然心裡不喜歡。再加上龐統不修邊幅,自然不喜歡。

其三,孫權一家都是帥哥美女。孫策是有名的大帥哥,孫權的弟弟也是。孫權本人也很有風度。孫權的妻子也都美貌,而且孫權的嫂子大喬也是美女。當年孫權重用的周郎才也是天下少有的大帥哥。而龐統的確長相很醜陋,這自然讓孫權心裡不爽。

其四,龐統過於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