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這麼一句話:如果我們的父母越來越孤單,那麼我們長大的意義是什麼呢?你怎麼看?

歐亨利式的結局


子女對父母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傳承,基因的傳承,思想的傳承。所以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講,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孤獨,要有區分,有的是孤,有的是獨,有的是兼而有之。

在我們長大的同時,父母也一點點的衰老了,我可以看父親的兩鬢髮白,母親的身體開始行動緩慢。在我和姐妹忙碌的日子裡,唯有節假日帶上各自的小孩,買點東西去陪父母吃頓飯,團聚一下。每當我們三個姐妹在一起,他們兩個老的就顯得特別開心。

我覺得不僅是父母,每個人都會有孤單的時候,因為我們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陪在他們身邊。父母也好,我們自己也好,都要正面這個問題,我們肯定都會有孤單,但我們儘量讓父母不那麼孤單。


人生無遺憾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不是為了將來從我們這得到什麼或是享受什麼,他們付出的是無怨無悔、偉大無私的愛,大多數家庭裡都是子女平凡地在這個世界裡活著,沒有給父母帶來榮華富貴。你小時候許諾讓父母過上好生日、好日子,這個初衷畢竟是好的,但現實卻是事與願違,你沒能實現,看到逐漸老去的父母越來越孤單,你在反思我們長大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說呢?單純從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來說,我們的長大確實沒能回饋給雙親太多物質上的需求,個人經濟條件的限制使我們有心無力,這些對你來說可能很在乎的事情,也許做父母的並不這樣想,他們的孤單是需要陪伴來解決的,趁著父母健在多一些陪伴比讓他們吃山珍海味還要開心。





農村裡的坐家


俗話說:家有老人,不宜遠行。家有老人是個寶,尤其是在老家,父母在,家還在,父母不在,家已不存!

是的,作為一個男人,要頂天立地,要有一個擔當。

所以,我放棄了遠行再出門闖蕩的衝動,守候著自己的家園和年邁的母親。

家是父母賜給我們的,我們當兒女的要永遠愛惜這個溫馨的大家園。

每年春節,只要母親在老家,我們都要給她快樂和歡笑!

父母在,人生尚有出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